王芙蓉
膝骨性關節炎為常見的骨科疾病,中老年人發生該病的風險較高,該病在臨床中多采取藥物療法進行治療,常規西藥治療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中西醫結合治療近些年來被逐步引入到該類患者的治療中[1]。本研究選取新泰市人民醫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肝腎虧虛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就獨活寄生湯加減療法聯合PRP對其治療效果詳細介紹于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得到新泰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以新泰市人民醫院在2019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肝腎虧虛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36例)與對照組(36例)。觀察組中男、女各有20例、16例;年齡40~75歲,平均(54.45±3.58)歲。對照組中男、女各有22例、14例;年齡41~77歲,平均(54.66±3.62)歲。2組患者上述基礎資料對比P>0.05,試驗可行。
1.2 診斷標準①均確診為肝腎虧虛型膝骨性關節炎;②經中醫診斷為肝腎虧虛證,患者舌質淡紅苔白,脈細或弱,主癥為膝關節屈伸不利、隱隱作痛、輕度腫脹等,次癥為耳鳴、腰酸等。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認知能力良好者;②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②精神異常、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③入組前2周內使用過其他藥物治療者。
1.4 脫落標準中途退出試驗者;失聯、死亡、無法配合治療者。
1.5 方法
1.5.1 對照組采取玻璃酸鈉(上海景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643)注射治療,每周注射1次,每次2.5 ml,連續治療5周。
1.5.2 觀察組觀察組采取獨活寄生湯聯合PRP治療:①獨活寄生湯組方:黃芪30 g,桑寄生15 g,獨活、杜仲、川牛膝、秦艽、茯苓各12 g,熟地黃、肉桂、防風、川芎、人參、白芍、當歸各9 g,甘草6 g,細辛3 g。隨證加減:虛火上炎者加知母、黃柏、女貞子;久病不愈者加乳香、沒藥、全蝎、蜈蚣;肝腎虧虛者加鹿角膠、枸杞子、山萸肉。以上諸藥加水煎煮,取藥汁服用,每天1劑,分早晚2次溫服,連續治療5周時間。②PRP治療。首先采集患者靜脈血液50 ml,將其置入含有枸櫞酸鈉的無菌注射器中,之后以1800 r/min的速度離心15 min,分離出紅細胞,之后以35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所得到的血小板濃縮物即為PRP,然后將其注入到膝關節腔中?;颊呷⊙雠P位,完全伸直膝關節,經外上穿刺點注射藥物,每次注射劑量為5 ml,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6周時間,注射完畢后給予冰敷,如患者疼痛明顯,可給予非甾體藥物口服。
1.6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臨床療效評價標準[2]:患者癥狀消失、膝關節活動能力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癥狀顯著改善,膝關節功能有所恢復,生活基本能自理為有效;患者癥狀和膝關節功能均無明顯改善,生活無法自理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中醫癥狀評分?;颊咧嗅t癥狀評分涉及關節壓痛、關節腫脹、關節活動、關節疼痛4個維度,癥狀嚴重、中等、輕微、無分別記6分、4分、2分、0分[3]。③疼痛程度、膝關節功能改善情況。疼痛程度以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評價,10分為滿分,得分越低療效越好;膝關節功能改善情況以IKDC評分評價,滿分100分,得分越高療效越好[4]。④炎性因子水平。在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置入離心機中分離出血清后,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其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⑤不良反應情況。包括胃腸道刺激反應、面部潮熱等。⑥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采取SF-36量表對2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共涉及8個維度,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療效越好[5]。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4.44%)比對照組(72.22%)更高,組間比較,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狀評分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各項中醫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各項中醫癥狀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癥狀評分對比 (分,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 IKDC評分對比2組治療前VAS評分、IKD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IKDC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 IKDC評分對比 (分,
2.4 2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2組治療前各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hs-CRP、IL-6、TNF-α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例,
2.5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例,%)
2.6 2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表7。

表6 2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分,

表7 2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分,
膝骨性關節炎在中國的發病率較高,外傷、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過度勞累等因素為其主要病因,該類患者多會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膝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其日常生活會受到很大影響[6,7]。中醫將膝骨性關節炎歸入到“痹證”范疇,認為該病的發生與外邪入侵、肝腎虧虛、筋骨失養、氣血瘀積等有關,患者多數為肝腎虧虛證型,肝腎虧虛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以滋補肝腎、舒筋活絡為主[8]。PRP為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新方法,PRP中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可促進軟骨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可針對性改善患者病情,且PRP的應用一般無免疫排斥反應[9,10]。獨活寄生湯由多種中藥組成,方中獨活可除痹止痛、祛風除濕。其中細辛能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秦艽可祛風濕;防風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肉桂能溫陽通脈、鎮痛;黃芪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人參、茯苓能健脾益肺;桑寄生、牛膝、白芍、杜仲能強筋骨、補肝腎;川芎、熟地黃、當歸可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甘草能調和主要。在此處方基礎上還能根據患者實際病情辨證用藥[11]。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獨活寄生湯加減療法聯合PRP治療肝腎虧虛型膝骨性關節炎的總有效率高達94.44%,患者治療后中醫癥狀評分、VAS評分明顯降低,IKDC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提升,各項炎性因子水平明顯下降,且上述指標均優于采取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者(P<0.05),田小軍等[12]的研究結論與此結論相似。
綜上,獨活寄生湯加減療法與PRP聯合治療肝腎虧虛型膝骨性關節炎安全、有效,此治療方案適宜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