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偉 孫興蘭 朱夢春 陳 茜
冠狀動脈造影在冠心病病情診斷及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橈動脈是冠狀動脈造影治療的主要路徑,具有穿刺成功率高、術后無體位限制、并發癥少、患者接受度高等優點[1-3]。但術后橈動脈穿刺處壓迫止血會造成患者難以耐受的疼痛,不僅降低患者舒適度,影響心臟康復,也會誘發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護理滿意度,因此應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心理護理是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護理需要使用多種方法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向良好的方向發展[4]。中醫定向透藥療法主要利用儀器產生的電場對中藥離子產生定向推動力,使藥物成分能夠滲入體內,以達到改善血液循環、舒經活絡的功效[5]。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冠狀動脈造影術后疼痛患者應用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心理護理的效果,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用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2組,每組50例。2組上述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獲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滿足《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6]對該疾病的評判標準;精神狀態佳,并且患者理解與表達正常;患者和家屬均對本研究同意。排除標準:肢體存在嚴重缺血壞死;合并嚴重認知及運動功能障礙;合并其他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包括中風及阿爾茨海默病等。
1.3 方法對照組50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向患者常規宣教疾病、造影相關知識,告知配合護理的重要性;囑其以良好的心態參與到自我護理中,密切監護患者病情,防止不良事件發生。
觀察組50例加用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心理護理:(1)實施中醫定向透藥療法:由接受過專業培訓的護士對患者進行中醫定向透藥治療。操作方法:將一次性藥貼覆蓋在治療藥墊(含有丹參、蘇木、肉桂、桃仁等中藥成分)表面,放置在患肢的阿是穴和術肢手三里肌肉兩邊,藥貼與患者皮膚緊貼,用繃帶固定好藥貼,打開開關,遵醫囑設定治療時間、電導、超聲波、電致孔、頻率、每天1次,每次30 min進行治療。(2)操作與活動: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時,應保持動作輕柔并以親切的態度講解操作目的,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術后指導患者抬高術肢,督促其進行握拳活動。(3)疼痛:需要和患者耐心說明術后疼痛出現的因素,并叮囑患者需要使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疼痛;并可以讓患者使用聽音樂、看視頻等方式來轉移注意力;針對疼痛不能忍受的患者,可以按照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止痛。(4)心理護理:①心理疏導:術后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對術后疼痛的認知,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針對性宣教,告知講解心理及疾病之間的聯系,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疾病;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其情緒狀態變化情況,鼓勵其傾訴內心感受,及時發現其心理問題,給予鼓勵與安慰,囑家屬多加探視并給予陪伴,使患者感受家庭的溫暖。②音樂放松:結合患者喜好、年齡、受教育程度、文化修養水平及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等,選取舒緩、輕柔的輕音樂,注意限制電話、聲音及亮度等因素的干擾,為患者提供安全、安靜以及溫濕度適宜的病區環境;需要告知患者選擇舒適的體位,將雙眼閉上并且傾聽音樂,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指導患者進行緩慢、均勻的呼吸,之后進行肌肉放松練習;隨后囑患者結合音樂節奏,幻想自己處于幽靜的森林或寬闊的海邊,30 min/次,以患者感受自身舒適為宜。
1.4 觀察指標
1.4.1 疼痛情況采用長海痛尺對2組護理前后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尺上0~10分次序分別表示不同疼痛程度,其中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疼痛無法忍受,嚴重影響睡眠并伴有其他癥狀。
1.4.2 心理狀態采用患者抑郁問卷9項(PHQ-9)、廣泛焦慮問卷7項(GAD-7)對2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進行評價。PHQ-9:該問卷共9個項目,各項目均采用0~3分評分法,分值0~27分,分數與患者心理狀態呈負相關。GAD-7:該問卷共7個項目,采用0~3分評分法,分值0~31分,分數與患者心理狀態成負相關。
1.4.3 疼痛滿意度采用休斯頓疼痛程度調查表(HPOI)評價,該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52,效度0.862,其中包含疼痛狀態、對情緒改變、對日常情況和身體狀態和疼痛程度4個角度進行評價,百分制。非常滿意:分數大于90分,一般滿意61分以上,不滿意小于60分。

2.1 疼痛情況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疼痛分數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疼痛情況比較 (分,
2.2 健康狀態及心理狀態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健康狀態、心理狀態分數明顯更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心理狀態比較 (分,
2.3 疼痛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疼痛滿意度更優,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疼痛滿意度比較 (例,%)
冠狀動脈疾病對于患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威脅,其發生比例與死亡比例都居高不下,目前來看冠狀動脈造影可以有效地對疾病嚴重情況與病變進行評判[7,8]。因該種介入治療方式是有創性的,手術之后出現的疼痛可能會對患者的身心帶來不可小覷的影響,阻礙了患者的心臟恢復。常規護理內容較為單一,僅能為患者提供基礎性的護理服務,在減輕穿刺疼痛方面效果欠佳[9,10]。
本研究表明患者對于疼痛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減輕冠狀動脈造影患者術后疼痛,有利于改善其抑郁及焦慮狀態,提高疼痛滿意度。中醫定向透藥儀使用醫學儀器定向透藥的特征,可以將中藥作用于病灶位置,以起到消腫、鎮痛的治療效果[11,12]。針對冠狀動脈造影患者術后疼痛,中醫定向透藥將藥物直接置于儀器電極上,并將電極置于疼痛局部的阿是穴與手三里,能夠擴張小動脈與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靶向作用于疼痛部位,進而達到通經活絡、消炎止痛的功效。中醫定向透藥儀具有中藥導入的功效,直接作用于患處穴位,增加藥物滲透性,促進藥液經皮吸收,直達患處,進一步減輕疼痛,降低不適感受,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患者健康水平。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心理護理能夠從生理與心理2個方面共同作用,達到改善患者身心狀態的目的,進而利于提升改善患者預后,提高疼痛滿意度。心理護理側重對患者心理的干預,主要通過利用心理學理論與手段,促進其心理恢復健康,從而達到改善疾病,加快疾病恢復進程的目的[13-15]。為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心理護理通過加強宣教、針對性心理疏導,提升患者對術后疼痛的認知程度,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疼痛;配合音樂放松訓練,運用音樂的藝術手段對其生理與心理進行干預,幫助調節患者心理情緒與生理體驗,使其感受全身放松,心情得到平靜與安慰,進而達到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的目的。同時結合患者疼痛情況指導其進行適當的肢體活動,能夠幫助患者放松肢體,使其心情恢復平靜;配合轉移注意力、用藥等措施,提高患者疼痛閾值,緩解疼痛感受。
綜上所述,對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后的患者在實施中醫定向透藥療法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其臨床效果顯著,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可以調整促進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增加疼痛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