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埃及旅游,游客們一定會去位于首都開羅的埃及金字塔,那里是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在金字塔里,游客們可以感受到古埃及墓葬的習俗。其實,在開羅還有一片更為獨特的墓地。在這片墓地上,活人和死人居住在一起。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死人城。
死人城位于開羅市郊區,整個片區的總面積約有6 平方公里。
據資料記載,死人城的建設大約在14 世紀,最初是開羅當地的一些達官貴人在此處修建家族墓地。為了防止盜墓賊侵入,保護墓地不被破壞,這些家族專門雇了一些人或者派遣家族內部落魄支系的子弟住在這里看守墓地。所以,在這些墓地旁會修建一些房子給這些守墓人居住。
就這樣,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在這里建設墓地的家族越來越多,生活在此處的守墓人也逐漸增多,死人城的規模也隨之擴大。
據統計顯示,死人城的居民最多時達到了上百萬人。如今,仍有數十萬人居住在這里。除了守墓者外,還有大量貧窮人口居住在這里。
有人不禁會問,埃及的經濟如何?為什么有人會因為買不起房子而被迫住在死人城?
歷史上的埃及曾是中東地區的糧倉,長期以實體經濟聞名于世。但隨著西方殖民者入侵,埃及的傳統產業迅速衰落。此后,埃及先后開啟了兩次實業改革,成功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農業體系。尤其是在薩達特任總統期間,埃及推行了對外開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進入,形成了由僑匯、石油出口、蘇伊士運河過境稅和旅游組成的四大創匯行業,加上中東戰爭的爆發使得國際油價增長,埃及的經濟開始向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然而,隨著國際油價暴跌以及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先后爆發,嚴重影響了埃及四大外匯收入。此外,埃及私有化也嚴重扭曲了埃及的經濟結構,埃及內部由此爆發了激烈的政治沖突,經濟持續惡化。
經濟下滑帶來了嚴重的失業問題。由于埃及人口增長迅速,遠遠超過了埃及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導致埃及國內就業崗位不足以滿足勞動力的需要,進一步導致貧困人口增加。有許多人因為買不起房或交不起房租而被迫進入貧民窟,甚至進入死人城。
同時,開羅隨著發展也聚集了大量人口,其城區住房嚴重短缺。據2003 年的數據顯示,開羅的地價為1000 至3000埃鎊(約合400 至1200 元人民幣)每平方米,而市中心的地價則為3 萬埃鎊(約合1.2 萬元人民幣)每平方米。
然而,埃及的房地產稅也很高。在2010 年以前實行的房地產征稅條例中,埃及的城市是將房產與土地一同征稅的,其中非居住房地產的稅率高達10%。除此之外,對自建的房屋也會收稅。因此,埃及房地產開發商為了獲取利潤,多是成片建造150 平方米及以上的豪華住宅和100 至150 平方米的中等標準的多層公寓。而對于低利潤的低標準住宅,他們很少進行投資。沒搶到低標準住宅的人只能租房子住,或者進入死人城居住。
如今,開羅市區的人口超過2200 萬,已經嚴重超過了適宜居住的警戒線(800 萬人口)。預計到2050 年,人口將達到4000萬。
2015 年,埃及政府開始在開羅以東沙漠地帶規劃一座新行政首都,占地約700 平方公里。按照埃及政府規劃,新行政首都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包括政府辦公區、商務區和外交區,其中政府辦公區包括10座綜合體,政府內閣、議會和34個部委將搬遷至此;二期和三期主要是住宅區,建成后預計容納超過650 萬居民。新行政首都未來將成為埃及新的政治及金融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埃及的這個百年大計中,與中國進行了合作。早在2016 年1 月,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集團)與埃及住房部簽約,承建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CBD)項目。這一項目總占地面積約50.5 萬平方米,包含20 個高層建筑單體及配套市政工程。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標志塔項目,其塔冠最高點達385.8 米,建成后將成為非洲第一高樓。
去年11 月23 日,埃及總理馬德布利在內閣會議上表示,政府遷往新行政首都不僅是辦公地點的改變,也意味著埃及將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數字化服務水平,在面臨諸多挑戰的當下穩步邁向美好未來。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趙軍指出,埃及政府遷都的動機中還有政治因素。目前,埃及的政治權力機關都處于市中心,在以往歷次事變中,抗議的民眾都會涌到市中心,圍困政府機關。如今,將行政機構遷往遠郊,更有利于安全保衛。目前,已有部分埃及部委工作人員進駐新都的辦公大樓。
中建集團總經理常偉才說:“項目建設期間,我們大量聘用埃及工人,大量使用當地產品,直接或間接帶動了3 萬余人就業,帶動了埃及建筑產業的發展。等項目結束后,這個項目培養的技術工人和當地的工程師將會繼續為埃及的建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