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珊
(北京路橋瑞通養護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1500)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技術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為了提高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必須結合工程實際,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并應用新的道路、橋梁建設技術,以避免不良道路、橋梁施工的危險。因此,本文重點就道路、橋梁工程技術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給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
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范圍都在市區的中心地段,由于城市道路中央地帶的地下管道數目眾多,且在實際工程中會有不同的管道交叉排列,如果不清楚管道的具體布置,盲目趕工期,進行各種施工工序,就會對地下管道造成損害,造成安全事故,使得道路橋梁建設的難度加大。因此,在建設之前,必須對周邊交通狀況和地質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此外,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加之橋梁工程自身的工程量比較大,會造成施工難度的增大,從而影響到工程的工作效率。目前,國內城市道路橋梁施工中,必須對城市道路橋梁的施工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充分運用其施工工藝,以提高其在城市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應用。對道路橋梁的建設和施工的效率和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路基建設是道路施工的起點,它直接影響到道路建設的質量,在道路、橋梁建設中,應注意這方面的技術細節問題,如果這個工作做不好,很可能會造成路基的壓實不到位。在填筑路基時,若未進行足夠的碾壓或填筑不均勻,則最終完工的路面很容易出現不均勻沉降,從而影響工程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雨天,由于雨水的沖刷,會使路床、路基變得松軟,更容易導致路面產生不均勻的沉降,從而導致路面的穩定性不能得到保障,嚴重的話,還會對工程的施工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在橋梁與道路連接的地方,路基出現問題,導致路面塌陷,路面與橋梁之間的位置差異,將會對車輛的運行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在道路、橋梁建設中,路橋過渡段是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如果這一地區的施工存在明顯的問題,將會導致橋隧事故的發生,嚴重危及行車安全。在通過此路段時,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必須對車輛的行駛速度進行有效的減慢。此外,還必須對軟基采用新的設備和技術,以保證施工者在施工過程中的注意,否則很可能導致軟基不能滿足施工的要求,導致路基高低不平,道路平整度不好。圖1所示為九江大橋的路橋過渡段處理效果。

圖1 九江大橋的路橋過渡段處理效果
在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開裂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而在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發生概率很大,對混凝土的強度有很大的影響,不但會使結構的整體強度和剛度下降,而且還會使結構的承載力大大下降。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裂紋,那么,當外部壓力增大時,裂紋就會繼續增大。另外,混凝土開裂還會對道橋的美觀度和整體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還會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有:一是原料的質量不高。混凝土是道橋常用的建筑材料,施工隊伍在施工時會適當添加一些輔助材料。如果輔助劑的添加量不能滿足工程的要求,將會對橋梁的伸縮性能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會增大路面裂縫的危險。二是由于混凝土質量達不到規范和要求。如果工人不注意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檢查,那么混凝土的質量和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混凝土開裂的可能性很大。
在道路、橋梁等工程中,鋼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在以后的施工中會受到氣候、溫度等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腐蝕,從而縮短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圖2所示為鋼筋銹蝕圖。

圖2 鋼筋銹蝕圖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由于施工工藝中存在著許多細節問題,比如排水管的質量、排水設計等問題。一旦此類問題發生,就會造成最終的道路橋梁排水不暢通,妨礙了交通的發展,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出行。如果排水管道的質量不達標,則會出現太多的裂縫,甚至會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在施工排水管道的設計中,也沒有辦法確保施工設備的設計是否科學、是否符合要求,這將會對路面的施工平整度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從而給道路的安全帶來更多的危險。
道路與橋梁建設項目施工之前,要對項目進行實地勘察,并結合項目規模、結構和地形特征,選用合適的測量手段。道路與橋梁工程范圍大,地形復雜,工程結構復雜,因此,研究與安裝都要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放樣。在施工期間,要經常對控制網點進行復查,保證控制點在指定的精確度之內,保證各個部件的精確設計。完工后,對已完工的項目進行測量,并將資料進行整理,并按照竣工的測量要求進行施工,且必須保證測量精度不小于施工精度,按照已經完工的工程進行竣工實測,應將其作為工程竣工圖繪制的依據。
首先,施工隊伍要充分關注路床的碾壓工作,并根據碾壓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施工中要綜合考慮路床的標高,對工程的邊坡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提高各種施工參數的精度,可以極大地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并且在連續調整的過程中,極大地提高了路面技術的應用效果。其次,在排水處理方面,必須注意路面的問題,從而有效地解決道路積水的問題。最后,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注意路床的緊固性。加強監督,確保項目建設的正確方向,確保項目按時完成。
首先,要對道路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在清掃施工道路時,可以采用切割機械,提高道路清掃的質量。清理完畢后,對鋪裝材料進行合理的布置。在鋪設時,工人必須確保道路的切向方向是垂直的,從而使施工的安全和質量得到最大的提高。其次,在鋪裝完畢后,施工隊伍要將合適數量的瀝青均勻地鋪在地面上,以提高路面的耐腐蝕、防水等綜合性能。最后,作為鋪裝工人,要充分了解各種施工資料,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使接縫的質量得到全面提高,與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相適應。
如果因作業中斷,鋪面混合料的末端已冷卻,或次日繼續作業,則會出現橫向施工冷縫。在鋪裝當日混凝土冷卻,但還沒有凝固時,用切割機將其切割成垂直于上下兩個平面的平縫,但不能損壞底層路面。上、下兩層之間的間隔應大于200mm,下層的施工縫應盡量避免基層施工縫的出現。在橫縫碾壓之前,將預熱好的料漿、漿液等清除,烘干后再用粘結劑覆蓋,然后沿著橫向裂縫進行碾壓。先把壓路機放在壓力一側,再把壓路機往下推20cm,直至兩個鋼輪都壓在新的路面上,再換成縱向的壓力。在瀝青路面與瀝青路面、地基與瀝青路面之間噴灑橡膠瀝青。針對被污染的底層瀝青,應先清除上面的污垢,然后再鋪上一層的瀝青,如果有粘性的土塊,則用清水沖洗,待地面干燥后再噴布。
首先,要對建筑材料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水泥、骨料、砂石等,并對攪拌程序、強度、抗壓性能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降低裂縫的發生。同時,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保證混凝土的配比,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與實際工程的要求;混凝土的澆筑,采用二次振搗,以保證最終的工程質量。其次,加強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包括施工環境溫度、混凝土強度等多種影響因素。在溫度變化方面,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運輸、澆筑等工序,從而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另外,要有效地控制其內外溫差,必須選用適當的摻入劑,以減少其水化熱。在完成相關工藝后,進行混凝土養護,以防止后期出現混凝土開裂。比如為降低天氣因素對混凝土的影響,必須在夏季進行有效的維護,在夏天進行散熱,可以用噴水來冷卻。冬天的時候要注意保溫,可以用保鮮膜和草墊來保護。最后,在施工技術上,要加強對工藝技術的研究,以提高施工技術水平。而有關施工單位則要嚴格控制工程的技術質量,以避免沉陷或質量問題。
首先,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中,要想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期的檢查排水管的流暢度,然后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選擇合適的管材。其次,在建設排水管項目之前,要嚴格控制施工管線的質量,保證工程質量達到要求,才能正式投產。在選用排水管道時,必須保證所用的材料具備合格證明,并嚴格對照驗收標準。在實際施工中,對排水管的安裝要進行細致的檢驗,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必須將其封存,并對其進行銷毀。其次,為保證充填期的處理效果,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施工,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要求,選用最先進的施工工藝,以保證工程的設計質量。在進行排水管界面填充時,應嚴格遵守有關規范,合理地控制物料配比,并借鑒新技術,以彌補目前技術上的不足,以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一般情況下,對界面的清潔要更加重視,應選用不同的界面填料,并根據規范對其進行綜合處理。在填筑完畢后,要組織專業人士對灰泥的飽和度進行檢驗。針對部分混凝土界面填充物,應采取濕法,避免產生不良影響,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有效的分析。再次,在進行灰泥噴涂施工時,還應著重注意結構的維護,如果在施工中受到地下水的沖刷,必須修建砌體,然后再進行勾縫。最后,在完成了水泥砂漿涂裝后,要將管線與井筒的結構連接起來,必須確保結構的濕潤,在濕度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刷獎施工。
1)樁基施工措施,在工程建設之前,應對現場進行清理、平整,在鉆孔位置設置護樁,并在配制泥漿時加入一定數量的碳酸鈉,以減少對地下水的酸蝕。護筒埋設采用人工開挖法,由4~6mm厚的鋼板制成,內徑比樁徑大10cm,上部離工程地面30~40cm,護埋深20cm。護筒埋設豎直準確,并保證其垂直傾斜不超過1%。在施工中,首先要對各個區段進行鉆孔實驗,依據地層情況和鉆機的特性,選擇適當的泥漿配置、進尺速度、清孔方式及時間。通過分析鉆探數據,調整鉆探工藝參數,保證鉆探質量。在鉆進過程中,要對泥漿的稠度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孔內水位的穩定,及時補充泥漿,確保孔內水頭差,防止塌孔。在鉆孔清理后,立即進行混凝土的灌漿。在注漿時,若有氣體進入管線,則隨后的混凝土應該緩慢地經過滑道進入,但不能從上面向下澆注混凝土,以免形成高壓氣囊,擠壓套管間的橡膠密封,導致漏水,記錄和記錄灌漿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最后對樁基進行檢驗,并用超聲波檢測其質量及承載力,以確保其質量符合設計規范。
2)橋墩施工措施,橋墩采用實心鋼筋砼,8m以下一次灌注,8m以上分段澆筑。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達到設計要求、剛度、強度、穩定性好、安裝簡便、接縫緊密、無滲漏。在澆注期間,要時刻注意安裝的預埋螺栓、預留孔、預埋支撐的位置,如果出現位移,應及時糾正。注意模板、支座等支撐的狀態,由專門人員進行檢測,如果出現變形、位移、塌陷等現象,應及時糾正和加強,然后再進行澆灌。
3)支座施工措施,所有支座均應按設計圖要求進行,并保證其平面定位準確。在安裝支座之前,應先對其技術指標和規格尺寸進行檢驗,如果與設計不符,則禁止使用。在橋墩、平臺上安裝支座的地方,要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平整,使整個區域內的壓力均勻。除了高度滿足設計要求之外,還應確保兩個水平面的水平,四角高度差不應超過2mm,否則會影響其工作。支座的上端和下端的相應部件的縱向水平應在中,并且支撐的中線和主梁的中線應該是平行的。瓷碗,在安裝支座之前,用丙酮或乙醇清洗支座的各個相對滑動表面及其他部位。
4)現澆箱梁施工措施,現澆箱梁的施工方法是滿堂支架或小支架。混凝土由商砼、混凝土運輸車、泵送混凝土等組成。為了方便拆除內模,并保證箱梁的外形質量,可以在箱室頂板設置順橋向1m、橫橋向0.8m、四角設0.2×0.2m倒角的人孔,并布置倒角鋼筋。常用的鋼筋有承載梁和垂直梁兩種。它的構造是多種多樣的。首先,將一般的鋼筋加工為一個平面的或三維的框架,并在該模型上進行骨架的制造。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采用墩式直螺紋連接,直徑小于25mm的鋼管采用直螺紋連接。采用一次傾斜法,以確保箱形鋼筋的整體性能,并獲得較好的受力。混凝土由泵入模具,分層斜推,層間厚度為30cm,上部和下部同時澆筑,上部的前端與下部的末端距離大約2m,最少不少于1.5m。采用插入式振桿進行振搗,使振桿分布均勻,并逐步振搗,避免與波紋管發生碰撞或發生泄漏。因一次澆注量大,作業時間較長,搗實作業不能超過6h。避免由于工作強度大而引起的疲勞、過振和漏搗。澆筑2~3h后,用塑料膜覆蓋,并安排專人24h不間斷地在塑料膜內進行澆水,尤其是前3d。養護期應在14d以上。
目前我國對道路、橋梁的建設技術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為了進一步加強道路、橋梁施工的質量,必須對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狀況進行全面的認識,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和問題,不斷完善、引進道路、橋梁施工技術,增強施工者綜合素養,使得最終的施工技術標準符合規定,并在實踐中提高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