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娜 項春蕾 初金芝
(1 哈爾濱工程大學醫院口腔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2 攀枝花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牙周病是一種牙齒支持組織疾病,一旦發作會嚴重損傷到牙齦、深層牙周組織,口腔會反復出現炎性反應,不僅會對口腔咀嚼系統功能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還會誘發風濕類疾病,嚴重損傷患者的身心健康[1]。現階段臨床中對牙周病患者主要使用牙周基礎治療,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并不能把其病因徹底根除,也不能糾正牙頜畸形與牙列不齊等問題,同時牙周病具有較高的復發率,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2]。正畸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改善口腔衛生和降低牙周病復發率,本研究分析了正畸+牙周基礎治療在牙周病臨床中的應用及對咀嚼效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進行研究,并采取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資料(P>0.05),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只采用牙周基礎治療。(1)進行保護口腔健康方面的宣教。(2)讓患者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線的方式。(3)如果通過探診確定患者牙周袋深度≥4mm,需要對患者齦下使用噴砂潔牙機進行刮治(甘氨酸噴砂)。治療人員在進行刮治的過程中,噴嘴和患牙表面呈30°-60°,對牙體表面5mm處進行噴砂,治療時間在1小時左右,治療頻率1次/半年。(4)齦下刮治完成后,向患者牙周袋注滿鹽酸米諾四環素。注入頻率1次/周,共注入4次。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牙周基礎治療(同上)+正畸。(1)采用的托槽和保持器必須以保護患者口腔健康為主,符合口內牙齒和牙周的實際情況;如果有齲齒,需要實施填充術;如果存在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等癥狀,需要實施根管治療。(2)完成根管治療6個月左右,實施正畸治療。(3)完成正畸治療后,為更好的保持牙齒的效果,可以使用舌側固定的方式進行保持,叮囑患者半年到醫院徹底清潔一次口腔。
1.3指標觀察
(1)對比兩組牙周情況。以牙周袋的深度(PD)、齦溝出血指數(SBI)、探診出診(BOP)、平均附著喪失(AL)、菌斑指數(PLI)。(2)對比兩組牙齒美觀情況,以齦乳頭高度、牙前牙覆蓋距離、牙間隙評價。(3)對比兩組咀嚼效能。咀嚼效能計算方法為稱量法,咀嚼效能=(總量-剩余量)/總量×100%。給患者5g花生米(烤熟、去皮)讓其充分咀嚼(正常頻率),咀嚼30s后使用篩網篩咀嚼后的食物殘渣,烤干未過篩的食物殘渣,并稱重。(4)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以SF-36量表中的軀體、社會、情緒、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功能,活力情況以及精神狀態評分評價。每項以100分為滿分,分數和生活質量成正比。(5)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徹底恢復咬合功能、牙齒間隙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咬合功能、牙齒間隙顯著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咬合功能、牙齒間隙無改善。(6)對比兩組治療滿意度,治療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3]。
1.4統計學分析
2.1對比兩組牙周情況[1]
PD、SBI、BOP、AL、PLI:治療前兩組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2 對比兩組牙周情況
2.2比較兩組牙齒美觀情況
觀察組齦乳頭高度、牙前牙覆蓋距離、牙間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牙齒美觀情況
2.3對比兩組咀嚼效能
兩組治療前咀嚼效能兩組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咀嚼效能
2.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活力、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狀態評分:治療前兩組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分)
2.5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n,%)
2.6對比兩組治療滿意度
觀察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7:

表7 對比兩組治療滿意度(n,%)
牙周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4]:牙齦發炎、牙齦出血、形成牙周袋、牙齒出現松動、移位、脫落等問題、咀嚼障礙、口臭、局部牙周膿腫等。現階段臨床中主要使用牙周基礎治療+正畸對牙周病患者進行治療,如果沒有將牙周炎癥徹底控制就開展正畸治療,不僅不能完成骨改建運動,還會導致牙周炎癥進一步惡化[5]。牙周病能夠通過正畸治療而遏制病情發展,對牙周實際情況進行改善,正畸治療成功的關鍵點是將咬合關系恢復正常,確保牙周健康。
正畸治療實施的前提條件是對牙周病完全控制,并詳細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不能食用的食物,叮囑患者確保口腔衛生達標,不然會影響到骨改建的形成,同時還可能導致牙周病病情加重[6]。對牙周病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后再聯合正畸的治療方式,能夠對牙周炎病癥的發展有效抑制;能夠對牙齒咬合錯位問題有效糾正。通過正畸能夠增大牙齒咬合面積,這樣能夠對患者咀嚼功能有效恢復,對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吸收營養等方面具有重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研究數據表明,牙周基礎治療聯合正畸的治療方式能夠提高牙周組織穩定性。牙周病會使牙槽骨出現不同程度的的骨質喪失,可以是水平向的也可以是垂直向的,導致骨質疏松,破壞牙周纖維組織,造成牙周情況十分差,導致BOP陽性明顯增高,并且增大PLI、AL、PD、SBI的指數[7]。通過牙周基礎治療,不僅能夠對BOP陽性率有效降低,還能夠對PLI、AL、PD、SBI指數有效改善。然后在進行正畸治療,能夠復位移位牙齒,改善咬合關系和咀嚼功能,降低繼發性牙頜創傷發生率,改善牙周情況,促使牙齒保持穩定,恢復面部美感。
相關研究文獻顯示[8],通過正畸手段能夠對患者牙齒錯位、唇傾、移位等情況有效的治療,重建良好的咬合關系,使牙齒受力均勻避免咬合創傷,更好的讓咀嚼力傳遞給牙周組織,減輕對牙周組織的損傷,從而更好的改善牙齒的咀嚼功能。本研究數據表明,兩組患者通過治療都顯著提高了咀嚼效能,觀察組改善咀嚼效能的程度更高(P<0.05)。正畸治療后的牙齒清潔更容易且徹底,能夠有效地降低口腔中殘留的細菌總數,避免牙周炎癥的復發,同時能夠提高面部美感。牙周基礎治療后聯合正畸能夠有效地糾正牙齒錯位,恢復正確的咬合關系,提高咬合有效面積和牙齒穩定性。
綜上所述,對牙周病患者先采用牙周基礎治療再進行正畸治療,能夠大幅度改善牙周情況,提高美觀度、生活質量以及咀嚼效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對治療效果更加滿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