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言立 馮海霞 陳 潔
(兗州區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6801)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消化系統疾病的一種,引文名稱UIcerativecolitis簡稱UC,發病機制目前尚無定論,部分醫學研究認為uc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疇,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黏液血便等,發病位置作為直腸或乙狀結腸位置。最近10年來,UC疾病的發病率近些年來逐漸增加,特別是經濟發展較為迅速的地區,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普遍下降,給生活和工作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對于uc疾病要給予及時的關注和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預防腸道出血,穿孔甚至癌變的發生,降低疾病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現階段來說,UC疾病的主要臨床治療原則有改善臨床癥狀、促進潰瘍面愈合和減少復發為主,治療手段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傳統的UC疾病臨床治療往往使用單一藥物治療的方式,療效不是非常理想。等人的研究顯示:聯合用藥,能彌補單一藥物治療療效欠佳的缺陷,增強藥效,臨床癥狀改善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和借鑒。本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114例患者的基礎資料,旨在分采用康復新液聯合美沙拉嗪灌腸加口服美沙拉嗪的方式對UC(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展開治療對臨床療效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產生的影響,詳細情況做如下介紹。
1.1基礎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114例UC患者,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聯合治療組(n=57,治療方式為康復新液聯合美沙拉嗪口服加灌腸治療)和單一治療組(n=57,治療方式為單純使用康復新液口服治療)。聯合治療組57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37例、23例,年齡區間為18~71(49.32±13.51)歲,病程0.3~6(2.30±1.62)年;發病位置:全結腸7例,右半結腸5例,左半結腸5例,直腸和乙狀結腸15例,直腸25例。單一治療組57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39例、18例,年齡區間為18~78(53.82±13.80)歲,病程0.5~6(2.50±1.65)年;發病位置:全結腸8例,右半結腸6例,左半結腸5例,直腸和乙狀結腸13例,直腸25例。提出兩組基礎資料納入統計學系統中進行運算和比較發現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存在,符合研究資料的進本要求(P>0.05)。本次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落地執行。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經結腸鏡檢查以及臨床病理推斷確診;患者簽署知情同意協議,且臨床資料較為完整。114例UC患者均屬中醫濕熱證,符合主癥中的其中2項(包括第1項)和次癥的2項,或主癥第1項與3項次癥。主癥:①腹瀉有黏液性大便;②舌苔黃厚;③腹痛;④肛門灼痛。次癥為:①口干口苦;②身熱:③小便短赤。
1.2.2排除標準:①對研究所用藥物有既往過敏史者;②近期服用過對凝血功能有影響的藥物;③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結腸炎者;④有風濕性疾病或惡性腫瘤合并者;⑤存在嚴重精神性疾病者;⑥治療前有過消化道切除手術史者。
兩組患者均開展營養支持、抗炎、酸堿平衡調節等臨床治療。
單一治療組患者使用康復新液開展藥物治療。康復新液(生產廠家:昆明賽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3020054,規格:50ml),使用方法:5-10ML每次,3次/d,療程30天。
聯合治療組使用康復新液聯合美沙拉嗪口服加美沙拉嗪灌腸治療。康復新液使用方法同單一治療組。美沙拉嗪(生產廠家: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80148,規格:0.25g)口服用法用量為:每次1片,每日3次。灌腸前半小時將1支美沙拉嗪灌腸液加熱并融入150ml氯化鈉注射液中,使用灌腸管吸入美沙拉嗪灌腸液并置入肛門10-15cm處進行灌腸,1次/d,每次20分鐘之內,療程為30天。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需合理休息和飲食,避免熬夜和使用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1.3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開展為期半年的隨訪調查,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疾病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炎性因子水平檢測: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30天在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5mL靜脈血,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對IL-6、IL-8、以及TNF-a等炎性因子水平進行檢測。
根據結腸鏡檢查結果對臨床療效進行判定:①結腸鏡下顯示黏膜處于正常水平判定為完全緩解;②結腸鏡顯示黏膜有輕度的充血水腫現象,但無出血、潰瘍等現象發生為有效;③結腸鏡顯示黏膜有明顯的充血水腫及潰瘍出血現象判定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2.1內鏡下觀察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復發率比較(覽表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聯合治療組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96.49%>75.43%),兩組疾病復發率比較,研究組明顯低于單一治療組(5.26%<19.3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存在(x2=10.469,5.211P<0.05)。

表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2.2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覽表2)
治療后聯合治療組患者的IL-6、IL-8、TNF-a等炎性因子水平與單一治療組相比明顯較低,組間數據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復發率比較(覽表3)
在臨床治療階段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發現,聯合治療組有1例肛門局部刺激不良反應,但尚可承受,單一治療組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原因復雜多與感染、免疫等因素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病程長,且容易復發,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炎性反應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此疾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美沙拉嗪對機體分泌炎性介質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夠抑制結腸黏膜釋放白三烯,增加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利于腸道黏膜修復。康復新液提取美洲大嫌干燥蟲體的黏糖氨酸、多元醇類、肽類等有效成分,能夠去腐生肌、抗菌消炎,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促進細胞增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創面修復。本研究中對聯合治療組患者采取康復新液聯合美沙拉嗪口服加灌腸治療的方式開展治療,藥物灌腸能夠將藥物直接送至病灶位置,藥物吸收率高,藥物作用時間長,能大大提升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聯合治療組明顯高于單一治療組(96.49%>75.43%),兩組疾病復發率比較,研究組明顯低于單一治療組(5.26%<19.3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存在(x2=10.469,5.211P<0.05)。說明在康復新液口服治療的基礎加用美沙拉嗪灌腸加口服治療能夠增使療效增強,加速大腸黏膜修復速度,有利于病情的改善,預防復發。美沙拉嗪對機體分泌炎性介質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并且通過灌腸使藥物直達病灶,藥物起效快,作用時間長,藥效更佳。說明在康復新液口服治療的基礎加用美沙拉嗪灌腸加口服治療能夠對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顯著提升,與單一療法相比聯合療法的效果更強,病情緩解更為明顯。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存在,說明聯合用藥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總之,采用康復新液聯合美沙拉嗪灌腸加口服美沙拉嗪的方式對UC患者展開治療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減輕炎性反應,降低疾病復發率,療效顯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