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宇諾
我的朋友最近失戀了,一向清醒理智的他,形象完全坍塌,借酒消愁,不醉不休。我對他不停地懷念前任、反復咀嚼痛苦的行為嗤之以鼻,在我看來,這簡直太愚蠢了。曾經,卡夫卡聽聞有人因失戀而自殺,與朋友討論時說:“什么是愛情?答案很簡單!愛是一切能強化、擴展、豐富我們生命的東西,是能通往所有峰巔與深淵的東西。愛情就像交通工具那樣沒有問題,問題出在駕駛員、乘客與道路上。”
駕駛員、乘客與道路皆出現問題或其中部分出現問題,熱戀可能就會轉化為失戀。但失戀一定是痛苦的嗎?這要看人們如何定義“失戀”。挪威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搬到斯德哥爾摩并遇見琳達的那個春天,充實感增強的速度堪稱驚心動魄。他與琳達坐在長椅上,手牽著手,深陷于愛情,周身洋溢著幸福。如若那時有人對他談起意義的缺失,他一定會不屑置辯,因為他認為一切充滿了意義。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半年,然后慢慢失去了光澤,克瑙斯高重新與世界產生了疏離感。
克瑙斯高失戀了嗎?如果狹隘地定義失戀,將它與那些一拍兩散、痛哭流涕、食不下咽、痛徹心扉的故事及畫面緊密聯結,那么,克瑙斯高無疑沒有失戀。在此之后,他與琳達生了幾個孩子,成為一個父親,為平衡育兒與寫作的時間而焦頭爛額。而對敏感又高傲的他來說,這樣的生活無疑也是另一種意義層面上的失戀——失去熾熱灼人的戀愛,邁入穩定的常規跑道。要想化解此類失戀,我們只能送上祝福,希冀他能永久獲得細水長流的溫和日夜。
戀愛是零食,失戀是自律,人生是需要自律的。日本著名漫畫家西原理惠子說,人在拼命工作時通常會想吃點零食,對她而言,戀愛在她的生活中相當于零食,而目前的她已經吃了太多零食。這真是精妙的比喻。零食并不是人生及身體所必需的,而且,從健康的角度而言,一直吃零食并非好習慣,適當吃一點兒,及時停嘴才是正確的。毫無節制的貪吃會給身材及健康造成不可忽視的困擾,停嘴的自律能磨煉心志,使人警醒,亦能為下一次的零食賞味之旅提供新的契機及感覺。
失戀時,不要回頭觀看和反復回味,而要向前走,尋找新的目標。意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記得她的初戀又高又瘦,但很多年后,費蘭特充滿了疑惑,他真的有那么高嗎?他們真的經常在汽車站后面的小巷里見面嗎?最終,她承認,關于那段戀愛,她只記得當時紛亂的心情,所有與他相關的細節,她不知道是真的發生在與他的戀愛中,還是發生在后來長長短短的戀情中。如此看來,所有事關舊愛的、令人念念不忘的過往,都只是記憶模糊的一片混沌。凝視逝去戀情中散落碎片的時間不要過長,主動出擊,踏入新的戀愛河流,感受不同河水帶來的不同溫度及速度,這才是正解。

(清 彈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22年第30期,辛 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