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思源,饒從穩,2,韓坤煌*,陳欣欣,詹巧玲,李菲艷,李華民
(1.寧德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閩東水產品精深加工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寧德 352100;2.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namei),學名凡納濱對蝦,又名白肢蝦、白對蝦,為廣溫、廣鹽性熱帶蝦類,原產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灣沿岸,是世界三大經濟蝦類之一。南美白對蝦也是我國主要的蝦類養殖對象,是一種經濟效益高的養殖品種,其肉質鮮美,含肉率高,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隨著南美白對蝦養殖規模日漸擴大,病害、食品安全等諸多問題也開始顯現。一方面由于養殖過程中過多使用藥物,造成蝦代謝系統紊亂,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是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引起的各種病害增多。近年來,綠色、環保藥物、益生菌等在水產養殖中大量應用,效果良好。
乳酸菌是一類能利用可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乳酸的異氧厭氧型細菌,具有提高養殖對象的攝食量、促進其腸道消化、增強機體抗病力、強化肝臟功能和調節水質等優點,在南美白對蝦養殖生產中被廣泛應用。目前,在基礎餌料中添加乳酸菌對南美白對蝦生長影響的研究報道不多,現通過添加不同質量分數的乳酸菌混合餌料,喂養南美白對蝦蝦苗,分析其對南美白對蝦蝦苗生長性能的影響,以期為生產實踐中合理使用乳酸菌喂養南美白對蝦提供理論依據。
2021年3月24日—4月23日。
試驗地點位于福州市長樂友豐養殖有限公司蝦苗場,共有12口高位池,面積均約300 m,高均約2 m,前期只使用4口高位池。投苗前,用火槍噴射火焰灼燒4口高位池地面與墻壁,進行高溫消毒。對火焰噴射不到的地方,使用氫氧化鈉溶液消毒。投苗前7 d內,選擇陰天或雨天,將被火焰灼燒過的4口高位池洗凈,每667 m按1 m水深使用漂白粉50 kg,嚴格消毒,其他8口高位池亦要在分苗前完成相同的消毒程序。
1.3.1 試驗蝦
試驗蝦苗購自廈門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始平均體長(0.33±0.06)cm,平均體質量為(0.049±0.014)g,投放密度約為666尾/m。將12口高位池分成4組,分別為A、B、C、D組,A組為對照組,每組3口高位池。蝦苗養殖的第20天開始分苗,將蝦苗平均分至12口高位池進行養殖,以保障成活率以及平行樣品數據的準確性。用分別添加質量分數為0%,0.75%,1.00%和1.25%乳酸菌的混合飼料進行飼養。
1.3.2 試劑和設備
生理鹽水,亞硝酸鹽氮,氨氮試劑盒;溶氧儀,pH計,電子天平,高精度數顯電子鹽度計,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試管,100 mL燒杯,100 mL容量瓶等。
1.4.1 乳酸菌用法
乳酸菌來自廈門優必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質量分數1.00%的量,以接種擴培的方式接入菌種,依次加入3%的糖蜜和96%的水充分攪拌直至完全融解,密閉發酵3 d左右,直至產生芳香氣味。使用pH試紙測得pH值為3~4即可,然后分別按照質量分數0%,0.75%,1.00%和1.25%的比例與對蝦飼料混合,待用。
1.4.2 水質指標測定方法
每日測量高位池水溫3次;使用高精度數顯電子鹽度計,定期監測鹽度;使用廣泛pH試紙檢測pH值;用水質檢測試劑盒定期測定亞硝酸鹽氮、氨氮含量,溶氧儀檢測水體中溶解氧(DO)含量。
1.4.3 水樣采集時間
水質指標測定時間為每隔5 d于10:30取樣測定,12口池中每口取樣至少3次,取其平均值用于統計。每天06:30、12:30、18:30各測量水溫1次,取平均值進行統計。
1.4.4 肝臟壓片觀察
試驗過程中,發現A組中的一口高位池蝦苗肝萎縮比較嚴重。隨機抽取5尾肝萎縮比較嚴重的幼蝦以及其他組正常健康的幼蝦,用解剖器取出肝臟,放入裝有生理鹽水的載玻片,蓋上蓋玻片進行壓片處理,顯微鏡鏡檢觀察。
1.4.5 不同組別的生物學特征測量
養殖期結束后,取A、B、C、D 4組蝦苗,每口池取30尾,測定蝦苗體長、體質量,計算質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長率。采用SPSS 15.0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數據進行統計,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質量增加率(%)=100%×(末均質量-初均質量)/初均質量;
體質量特定生長率(%·d)=100%×(ln末均質量-ln初均質量)/飼養天數;
體長增長率(%)=100%×(末均體長-初均體長)/初體長;
體長特定生長率(%·d)=100%×(ln末均體長-ln初均體長)/飼養天數。
試驗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中ANOVA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各組間數據兩兩比較,對其差異進行分析。
4組高位池的水溫見表1。由表1可見,4組高位池的水溫變化為21.3~26.8℃,各組間水溫差異較小。4組高位池的鹽度為0.420%~0.470%,說明水體的鹽度比較穩定,滿足對蝦生長需求(表2)。DO是水產養殖動物重要的水質影響因子,4組高位池的DO為6.12~7.60 mg/L,滿足對蝦生長需求(表3)。4組高位池在加入乳酸菌之后,養殖水體pH值變化范圍不斷變小,D組的數值最穩定,為7.55~7.75(表4)。乳酸菌對降解水體中的亞硝酸鹽氮具有明顯效果,在4月3日開始,C與A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D組A組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在4月18日之后,C組和D組的測量值已趨于穩定(表5)。

表1 4組高位池的水溫 ℃

表2 4組高位池的鹽度 %

表3 4組高位池的DO mg/L

表4 試驗期間四組高位池的pH值

表5 4組高位池的亞硝酸鹽氮① mg/L
4組高位池中氨氮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在3月24日—4月13日,氨氮數值有所增加,C組和D組的增加幅度明顯較小;A組在4月8日達到峰值,B組在4月13日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2組間的數值比較接近。在4月18日時C組值已明顯下降,D組值為0,到4月23日時C和D組的檢測數據均為0(表6)。

表6 4組高位池的氨氮 mg/L
乳酸菌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7。由表7可見,隨著乳酸菌劑量的增加,在飼養30 d后,C組末體長、末體質量比A組均有顯著提高(P<0.05),而D組末體長、末體質量則比A組均有極顯著提高(P<0.01)。說明乳酸菌在促進其生長性

表7 乳酸菌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性能的影響①(n=30)
能方面效果顯著。
患病、正常蝦苗肝臟壓片結果見圖1(a)(b)。由圖1可見,正常蝦苗和發病蝦苗兩者都寄生有大量弧菌,發病蝦苗肝臟壓片顯微鏡觀察附有更多異物,且有明顯萎縮現象;而正常蝦苗的肝臟壓片干凈、無異物,且肝臟組織紋理清楚。

圖1 患病、正常蝦苗肝臟壓片結果
乳酸菌是一類無芽孢、革蘭陽性菌的總稱,可在機體腸道內產生維生素和促生長因子,從而實現促進對蝦生長的目的。張家國等研究發現,乳酸菌在水產動物的養殖方面具有改善水質、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和替代抗生素藥物治療疾病等功效。文獻[16]研究表明,從皮皮蝦、南美白對蝦腸道及養殖池底質活性污泥中,分離具有水質凈化功能的乳酸菌,可有效降低水中亞硝酸鹽氮和氨氮,具有顯著的水體凈化效果。本研究中,拌喂乳酸菌飼料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水溫、鹽度、pH值、DO值均無顯著性差異,但添加較多劑量乳酸菌的D組,水體中溶解氧含量更高,水體pH值更穩定,氨氮和亞硝酸鹽氮測定值更低,說明隨著養殖時間延長,乳酸菌在改良水質方面的功能逐漸顯現出來,與黃浦江等的研究結果一致。
文獻[18]研究顯示,南美白對蝦養殖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可顯著增加機體腸道有益菌數量、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提高機體病原菌的抵抗力。本研究顯示,隨著乳酸菌添加劑量增加,對蝦蝦苗體長和體質量的增加幅度亦提高,并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肝臟的顯微壓片結果顯示,乳酸菌可有效提高對蝦機體抗病能力,減少有害物質引起的蝦苗肝萎縮。Kongnum等研究發現,南美白對蝦飼料中拌喂乳酸菌可顯著提高質量增加率、特定生長率、免疫力、成活率及抗弧菌效果。張玲研究表明,日本囊對蝦和中國明對蝦的養殖過程中口服或浸浴乳酸菌,均能改善水質、提高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文金順研究表明,提高南美白對蝦養殖環境中的乳酸菌含量可顯著提高蝦體生長速度。汪海燕等研究表明,南美白對蝦發酵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可顯著提高對蝦生長速度,體長比對照組增長0.5~0.8 cm。Sha等研究表明,乳酸菌不僅可以促進對蝦生長,還可提高對蝦的免疫應激和抗病能力,成活率顯著提高。鄭玉等在南美白對蝦餌料中添加蝦體質量3%的乳酸菌,飼喂8周后,對蝦的終全長、質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長率均具有顯著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美白對蝦蝦苗淡水養殖過程中,投喂添加了1.25%乳酸菌的飼料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蝦苗生長速率更快,活力更強,水體環境更好,水體pH值更穩定,溶解氧含量更高,肝萎縮現象更少,說明飼料中拌喂乳酸菌可以促進南美白對蝦蝦苗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