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瑤
糖尿病多見于中老年人,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及不良生活習慣增多,使得老年人2 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發病率逐漸上升,其臨床總發病率已經達到12.12%以上,近年該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患者發病年齡較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1]。如果患者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嚴重的心臟、腎臟并發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且目前尚未發現治愈方法,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減少并發癥,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其是一種終身疾病,患者隨著年齡的延長病情逐漸惡化,僅僅依靠口服降糖藥無法完全控制血糖,因此,許多學者開始研究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其是治療復雜糖尿病的常用藥物,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2]。臨床報道其藥物種類繁多,成本很高,且存在低血糖的風險,臨床療效也不盡相同。如何保證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用藥安全及經濟性,是糖尿病治療研究的重點。近年臨床應用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為此作者選取2 型糖尿病作為試驗對象,觀察分析其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沈陽市蘇家屯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 例。對照組男15 例,女15 例;年齡52~73 歲,平均年齡(66.24±4.75) 歲。試 驗組 男14 例,女16 例;年 齡51~74 歲,平均年齡(66.81±5.2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診2 型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 h 血糖≥11.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7.0%~10.0%;患者口服降糖藥5 個月以上,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患者或家屬自愿配合治療;認知功能正常,能與醫務人員溝通;了解注意事項和用藥,有進行醫療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意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胃腸道、心肺腎疾病的患者;高血糖引起的酮酸中毒患者;存在認知障礙,或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治療配合不良的患者;存在其他如消化、神經系統性疾病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有用藥禁忌的患者。
1.3方法 治療前所有患者停止使用其他降糖藥物2 d,并進行飲食和運動指導,兩組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飲食習慣盡量保持一致。對照組給予常規胰島素降糖治療,于早餐和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初始劑量為0.4 g,根據患者實際血糖情況進行調整。試驗組給予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患者于早、中、晚飯前服用瑞格列奈片(規格:1.0 mg),初始劑量為0.5~1.0 mg/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初始劑量為0.2 U/(kg·d),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情況隨時調整,治療2 個月。在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的表現。當患者出現心悸、出汗及饑餓等癥狀時,在三餐前及餐后、睡前檢檢測血糖,以預防低血糖,及時停藥,并給予患者葡萄糖等輔助手段調節血糖。患者血糖達標后,隔天檢測1 次,每周至少檢測2 次。治療期間每7 天應檢測其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出院后每個月復查血糖,并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所用藥物劑量。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以及臨床血糖指標。臨床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改善,血糖達標;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血糖值基本達標;無效:癥狀無改善,血糖值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2.2兩組臨床血糖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空腹血糖(6.92±0.15)mmol/L、餐后2 h 血糖(8.65±1.13)mmol/L、糖化血紅蛋白(6.82±0.15)%均低于對照組的(7.49±0.19)mmol/L、(10.42±1.20)mmol/L、(7.79±0.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血糖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臨床血糖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 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內分泌系統疾病,屬于臨床慢性病,其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50%,其早期癥狀并不明顯[3]。患者血糖長期處于大波動狀態時,極易引起患者腎、心腦血管及足部等多種組織功能損害,引起并發癥,從而威脅其生命安全,加重患者疾病。在治療方面,糖尿病尚無根治方法,臨床以控制血糖、減少并發癥為治療方法,臨床認為其發病機制與患者胰島素抵抗,以及β 細胞分泌異常有關,加強糖其血糖控制效果對預防并發癥、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患者胰島功能并未完全喪失,只是降低,表現為相對缺乏狀態,改善其胰島素功能是臨床治療主要手段[4]。目前,多數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使病情逐漸加重,更加復雜。部分患者口服降糖藥無法很好控制血糖,導致許多并發癥的發生,病情進一步加重,故一般降糖藥很難對此類患者達到良好降糖效果。相關研究表明,確診10 年以上患者,有55.32%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因此如何控制此類患者血糖,成為臨床工作重點[5]。胰島素強化治療是對此類患者的一種新方法,能有效控制血糖,使血糖達標,但可能出現低血糖等。預混胰島素是由短效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組成的混懸液,能有效控制血糖,但藥物成分具有明顯的峰值效應,夜間易發生低血糖[6]。本研究中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是30%短效人胰島素和70%中效人胰島素的混合物,是一種長效胰島素,但用藥后可形成六聚體,再分解成二聚體和單聚體,在提高基礎胰島素水平的同時,抑制患者肝糖原釋放,而控制血糖,且患者血藥濃度平穩,基本無峰值,使血糖更加平穩。瑞格列奈是一種苯甲酸衍生物,屬于非磺酰脲類短效口服降糖藥,治療后能有效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降低餐中血糖峰值,用來控制餐后高血糖,具有吸收快,并通過肝膽排出,在體內基本沒有蓄積,并能刺激胰腺釋放胰島素,彌補患者胰島素的不足,從而降血糖,兩者聯用可為患者補充外源性胰島素,并持續降低血糖,促進內源性胰島素釋放,能有效提高降血糖效果,抑制肝糖原釋放,維持血藥濃度,使血糖更穩定。
綜上所述,采取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顯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