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
腦血管意外也被稱為腦卒中和腦中風,腦血管意外的主要發病群體為中老年人,屬于一種常見病,傳統西藥治療效果不夠徹底,而中藥、針灸治療對于神經功能缺損則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1]。中醫認為腦血管意外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受到外界風邪、火邪、痰濕引起的肝風內動、火邪上炎、痰濕內生等。運動功能康復能夠提升患者運動能力,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生活能力及勞動能力,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可以有效刺激患者腦組織血流,保證局部血流通暢,消除水腫,使患者神經功能盡快恢復[2,3]。本次研究主要針對中藥、針灸聯合運動功能康復治療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的臨床療效展開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112 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6 例。對照組中男34 例,女22 例;年齡55~81 歲,平均年齡(68.02±4.32)歲;病程0.9~4.0 年,平均病程(2.54±0.52)年。觀察組中男36 例,女20 例;年齡57~80 歲,平均年齡(68.56±3.82)歲;病程1.0~3.5 年,平均病程(2.31±0.4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西藥聯合中藥治療,使用奧拉西坦注射液(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070,規格5 ml︰1 g)治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的氫氧化鈉注射液稀釋至100~250 ml,靜脈滴注,1 次/d。使用中藥治療,配方為生黃芪12 g、當歸尾6 g、赤芍5 g、川芎3 g、紅花3 g、炒地龍6 g,用水煎服2 次,早晚各1 次。連續治療3 周。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使用針灸治療及運動康復訓練,選擇頭針和體針聯合,重點針灸穴位為河谷、足三里、環跳、天柱、極泉、三陰交等位置。在消毒后,應采取0.25 mm×40 mm 的一次性針頭作為體針,按照正確手法施針,保證留針時間在20~30 min。頭針應選擇患者功能障礙對側頭皮(運動區、言語區、感覺區、平衡區)施針。采取提插捻轉手法,在患者出現針刺感后,留針30 min,針灸1 次/d。在患者經過針灸治療病情較為穩定后,采取Bobath 技術進行運動功能康復治療。患者需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體位,進而對關節的活動功能進行改善,實施立位及坐位平衡訓練及身體轉移訓練,進一步提升患者肌力與關節活動功能,使患者肌張力盡早恢復。實施抗痙攣運動和分離運動,從而增強患者運動能力。此外,還應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在訓練后,需為患者進行按摩,逐漸控制按摩力度,使患者肌肉放松,可以針對一些特定關節采取被動訓練。康復治療30~60 min/d。連續治療3 周。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與治療前后NDS、FCA 評分。治療效果按照中風病診斷標準進行判定,患者可正常運動、語言溝通,認知無障礙、能夠完成一些精細動作為顯效;患者運動、言語及認知功能有明顯改善,為有效;患者運動、言語及認知功能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分別采用NDS、FCA 判定患者神經及肢體功能,NDS 分別從意識、言語、上肢、下肢、行走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分。滿分為45 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功能恢復越好。FCA 從認知功能及運動功能對患者進行評分,總分108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越好[4]。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2.2兩組患者NDS、FCA 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NDS、FCA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DS 評分低于對照組,FC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NDS、FCA 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患者NDS、FCA 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近幾年,腦血管意外發病率逐年上升,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常見合并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經臨床研究表示,一些發生腦血管意外后的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例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意識模糊、言語混亂等癥狀[5,6]。腦血管意外后遺癥還會降低患者肢體功能,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生活質量。所以,為了降低患者生活難度,需采取正確的治療手段[7,8]。臨床主要采取西藥合并中藥治療,雖然能夠緩解患者存在的臨床癥狀但不夠徹底[9,10]。中醫方面認為腦血管意外患者中氣虛血瘀、經脈痹阻患者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四肢無力、面色枯黃、肢體麻木、舌呈淡紫色、存在瘀斑。而中藥、針灸聯合運動功能康復不但能夠刺激患者大腦皮層功能,促進腦部供血,還可以恢復患者神經功能,進一步改善患者存在的腦部功能及肢體功能障礙[11,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NDS 評分低于對照組,FC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藥、針灸聯合運動功能康復治療可有效改善腦血管意外后遺癥。
綜上所述,采取中藥、針灸聯合運動功能康復治療可以改善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加速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