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成,夏忠芳,李雋,夏志杰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湖北武漢 430015)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學齡前兒童是高發人群,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為8.7%~18.3%[1-2]。分泌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兒童長期甚至終身聽力下降、語言發育障礙,進而影響兒童生活學習能力及身心健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類疾病,可誘發兒童心血管疾病、行為問題及生長遲緩等[3]。分泌性中耳炎是兒童OSAHS 的主要病因之一,中耳積液流入后鼻孔,可壓迫咽鼓管,亦可刺激咽喉及下呼吸道組織,增大OSAHS 的發生風險[4]。
外科手術是治療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是目前臨床治療OSAHS 的常見手術方式,手術操作精準性高、創傷小、患兒術后恢復相對較快[5]。目前臨床多將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開展,以保證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效果。目前國內外研究[6-8]已證實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同時行鼓膜置管、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同時行鼓膜CO2激光打孔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獲得一定效果,但是哪種方式更適合仍未有定論。目前臨床尚缺乏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外科治療的明確術式指南和共識。鑒于此,本研究擬比較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同時行鼓膜置管、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同時行鼓膜CO2激光打孔治療兒童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以便為臨床選擇合適術式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為前瞻性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21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收治的102 例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兒(152 耳)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1 例,74 耳)和研究組(51 例,78 耳)。兩組的性別構成、年齡、病程、患耳、合并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n=51)
納入標準:①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治指南(基層版)》[9]的診斷標準;②符合《兒童中耳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10]的分泌性中耳炎診斷標準;③首次手術治療;④發育正常;⑤年齡<12 歲;⑥無麻醉禁忌證;⑦患兒監護人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頜面部畸形、鼻咽部腫瘤;②合并免疫缺陷、傳染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③慢性鼻炎、鼻腔狹窄;④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先天及后天性中耳膽脂瘤;⑤感音神經性聾;⑥伴有耳占位性病變;⑦既往有扁桃體、腺樣體手術史;⑧伴有先天解剖結構異常、遺傳性疾病或代謝性疾病;⑨自然失訪者。
所有患兒對癥治療,均接受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取平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暴露鼻咽部、腺樣體位置,等離子刀頭連接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美國施樂輝等離子手術系統,型號:RF12000),在鼻內鏡輔助下經口進入等離子刀頭,由腺體下緣、側緣至鼻咽頂部切割消融去除腺體組織,合并扁桃體肥大的患兒用等離子刀沿扁桃體包膜完整切除扁桃體。對照組在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后行鼓膜置管:常規消毒外耳道、鼓膜,耳內鏡下于鼓膜緊張部前下方切開約2 mm,將鼓室內積液吸出,鼓膜切開處放入T 型通風管。研究組在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后行鼓膜CO2激光打孔:常規消毒外耳道、鼓膜,顯微鏡下使用CO2激光機(大通激光深圳有限公司,型號:LS-QT30)CW 激光模式,功率10~15 W,曝光0.2 s,在患兒鼓膜緊張部前下象限打直徑約2 mm 的圓形小孔,吸出鼓室內積液。兩組患兒術后均常規抗感染治療3 d,視個體情況給予抗組胺藥、黏液促排劑及糖皮質激素。
1.3.1 咽鼓管功能兩組患兒術前、術后1 個月、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分別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礙問卷-7(eustachian tube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11]評價咽鼓管功能,ETDQ-7 總分7~49 分,分數越高提示咽鼓管功能障礙越嚴重。
1.3.2 臨床療效參考《兒童中耳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10],兩組患兒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行聲導抗、純音聽閾檢查評估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消失,鼓膜標志清晰,鼓室導抗圖形為A 或As 型,純音聽閾檢測顯示氣骨導差<10 dB HL;有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減輕,鼓膜標志基本正常或鼓室導抗圖形為A 或As 型,純音聽閾檢測顯示氣骨導差≥10 dB HL;無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鼓膜標志不清,鼓室導抗圖形為B 或C 型,純音聽閾檢測顯示氣骨導差≥10 dB HL。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3 呼吸情況術前、術后6 個月使用多導睡眠監測儀監測兩組患兒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最低血氧飽和度(LSaO2)。
1.3.4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術前、術后3 個月采集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3 mL,5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人表皮生長因子(hEGF)、內皮素-1(ET-1)水平。
1.3.5 并發癥術后6 個月內兩組患兒中耳感染、鼓室出血、鼓膜疤痕鈣化、鼓膜穿孔不愈、耳漏等并發癥。
1.3.6 復發情況術后隨訪6 個月,統計兩組患兒分泌性中耳炎復發例數,復發率=復發耳數/總耳數×100%。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或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術后1 個月、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的ETDQ-7 評分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結果:①不同時間點的ETDQ-7 評分有差異(F=6.092,P=0.000);②兩組的ETDQ-7評分無差異(F=0.248,P=0.561);③兩組的ETDQ-7 評分變化趨勢無差異(F=0.413,P=0.518)。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前后ETDQ-7評分比較 (n=51,分,±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ETDQ-7評分比較 (n=51,分,±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術前18.84±2.52 20.01±2.49術后1個月9.08±1.41 9.11±1.38術后3個月9.01±1.35 8.92±1.29術后6個月8.76±1.04 8.83±1.02
對照組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6 個月的總有效率高于術后1 個月;研究組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個月、6 個月的總有效率高于術后1 個月。對照組和研究組術后1 個月、3 個月、6 個月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例(%)
兩組術前、術后6 個月的AHI、LSaO2差值比較,經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術前、術后6個月的AHI、LSaO2差值比較(n=51,±s)

表4 兩組術前、術后6個月的AHI、LSaO2差值比較(n=51,±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AHI差值4.45±0.71 4.67±0.73 1.543 0.126 LSaO2差值/%10.31±1.53 10.03±1.62 0.897 0.372
兩組術前、術后3 個月的TNF-α、hEGF、ET-1差值比較,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前、術后3 個月的TNF-α、hEGF、ET-1 差值均高于對照組。見表5。
表5 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的TNF-α、hEGF、ET-1差值比較 (n=51,ng/L,±s)

表5 兩組術前、術后3個月的TNF-α、hEGF、ET-1差值比較 (n=51,ng/L,±s)
組別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TNF-α 34.44±5.21 36.89±5.47 2.316 0.023 hEGF 0.73±0.11 0.78±0.14 2.006 0.048 ET-1 29.14±3.25 30.97±3.68 2.662 0.009
對照組中耳感染4 例,鼓膜疤痕鈣化2 例,鼓膜穿孔不愈1 例,耳漏1 例;研究組中耳感染1 例,鼓膜疤痕鈣化1 例。兩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91,P=0.046),研究組低于對照組。見表6。

表6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n=51,例(%)]
研究組復發6 耳,復發率為7.69%(6/78);對照組復發5 耳,復發率為6.76%(5/74);兩組復發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50,P=0.824)。
針對保守治療無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兒,臨床多采用外科手術干預,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鼓膜穿刺、鼓膜切開、鼓膜置管、鼓膜CO2激光打孔等方案是臨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見方案。鼓膜穿刺、鼓膜切開治療分泌性中耳炎鼓膜愈合相對較快,但中耳通氣引流時間不足,復發風險較高[12]。鼓膜置管是臨床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經典術式,中耳通氣時間充足,復發風險低,但術后易出現出血、耳漏、鼓膜萎縮、感染等并發癥[13]。鼓膜CO2激光是近年來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新技術,可準確定位穿孔位置,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14]。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術前、術后1 個月、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的ETDQ-7 評分比較,不同時間點的ETDQ-7 評分有差別,兩組的ETDQ-7 評分無差別,兩組的ETDQ-7 評分變化趨勢無差別,提示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置管治療兒童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均可有效改善其咽鼓管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礙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發病基礎,腺樣體肥大是造成咽鼓管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①增生的腺樣體可機械性阻塞咽鼓管口被,導致鼓室內負壓,增大血管壁通透性,最終出現鼓室積液;②鼻腔被增生的腺樣體阻塞后,鼻咽部壓力變高,造成咽部分泌物向咽鼓管返流進入中耳;③腺樣體表面具有大量細菌生物膜,適宜細菌聚集、繁殖,可逆行至中耳誘發炎癥反應[15];兩組通過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切除肥大的腺樣體,均可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兩組術后1 個月、術后3 個月、術后6 個月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與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置管治療兒童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近期療效相當。鼓膜CO2激光打孔可在孔洞邊緣局部炭化,使鼓膜傷口愈合時間變長,保障中耳積液充分排出,進而促進咽鼓管、中耳功能恢復,與兩組不同時間點的ETDQ-7 評分無差異相互印證。曾薇等[8]比較了鼓膜CO2激光造孔與鼓膜置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患兒中的效果,發現兩種手術術后6 個月的有效率相近,與本研究結果相近。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前、術后6 個月的AHI、LSaO2差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置管治療兒童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均可有效改善其呼吸癥狀。研究組術前、術后3 個月的TNF-α、hEGF、ET-1 差值均高于對照組,提示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置管治療兒童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均可抑制體內炎癥反應;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治療兒童OSAHS伴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性更高;筆者認為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鼓膜CO2激光打孔定位準確,打孔邊緣整齊,不僅有效解除中耳負壓作用,還使中耳引流通暢,降低術后中耳感染等并發癥風險,此外,鼓膜CO2激光的熱效應可抑制術區出血、提高新陳代謝,促使傷口周圍受損細胞恢復,保護中耳腔及結構損害,抑制炎癥反應,降低感染、鼓膜穿孔不愈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兩組的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兩種術式術后復發風險均較低。SAAD 等[16]的研究顯示鼻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是分泌性中耳炎反復發作的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與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置管治療兒童OSAHS 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近期療效相當,但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聯合鼓膜CO2激光打孔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納入樣本量有限,隨訪時間較短,后期可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量研究,并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佐證本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