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宇
項目進度管理又稱為項目工期或項目時間管理,是對項目范圍內的各項活動及其關系進行分析,并估計各項活動所需要的時間,以便按工期合理安排和控制活動的起止時間。在實際工程中,因為各項工作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所以為滿足計劃編制的需求,需要采用非確定型進度計劃方法,以便實施高效的進度管理。計劃評審技術是應用較廣泛的一種非確定型進度計劃方法,利用該技術可以根據項目活動持續時間的數學期望計算項目時間。下面結合項目進度管理的實際情況,就計劃評審技術進行探討。
項目進度管理是指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為了確保項目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程項目建設任務,對項目進度及日程安排等全部活動事項所進行的管理過程。它包括進度計劃的編制、進度計劃的跟蹤檢查、進度控制措施的制定以及進度計劃的調整等一系列工作。由于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階段都離不開項目進度,所以項目進度管理屬于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全方位管理[1]。具體可以從6 個管理層次來理解:一是對整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設計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招標階段及施工階段等各個階段的管理;二是對土建工程、設備安裝、給水排水、采暖通風等所有工程內容的管理;三是對項目建設中施工準備、材料設備供應、施工進度控制等工作的管理;四是對人員素質、施工工藝、材料供應狀況、設備運行狀況等諸多因素的管理;五是對工程實施進度計劃的動態管理;六是對其他工作的綜合管理。
項目進度管理主要涉及組織建立、制度制定、計劃編制、進度控制和工作總結5 項任務。
(1)建立項目進度管理組織機構。該任務是項目進度管理體系的核心,要求組建相應的管理組織機構,主要負責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工作。建立一個完善、高效、靈活的項目進度管理組織機構,可以有效保證項目進度管理目標的實現,積極應對外部挑戰,切實滿足項目實施各種需要,確保施工項目進度管理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2)制定項目進度管理制度。該任務是做好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求在建立項目進度管理組織機構的同時,制定完善的項目進度管理制度,并將其納入項目管理制度體系中,以便更好地進行項目進度管理。建立一個完善、健全的項目進度管理制度,可以讓項目管理更清晰、更高效、更實時、更精確,促使項目管理事半功倍,進一步有效管控項目進度和質量,切實提升項目管理水平。
(3)編制項目進度計劃。該任務是在前期收集資料和調查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工程建設任務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及施工工期等事項,并依據工程合同、實施方案等相關資料編制項目進度計劃,以確保實現項目進度目標。
(4)控制項目建設的進度。該任務是消除或減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各種干擾因素對項目建設的影響,以便工程項目按計劃進度實施,確保按期完成目標任務。
這些干擾因素的影響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人為因素造成的項目計劃進度與實際進度脫節;第二,勞動力、原材料、機械設備、建設資金等資源斷供造成的項目進度計劃延誤;第三,不利的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外界因素造成的項目進度計劃受阻[2]。所以,工程項目啟動實施后,要隨時監控各種干擾因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減少干擾因素對項目按計劃進度實施的影響,并時刻關注項目建設的實際進度是否符合計劃進度,如有偏差,應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并按照調整后的實施進度進行后續工程建設,直至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5)總結項目進度管理工作。該任務是對工程建設任務的全面總結和全方位梳理,既要肯定成績,也要查找不足[3]。所以,在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后,要及時總結項目進度管理工作,以便積累成功經驗,補齊管理過程中的短板,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水平。通過總結項目進度管理工作,可以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成績、獲得的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形成一次總體評價,進一步積累成功經驗,避免風險隱患。
進度計劃編制依據包括施工合同、工程設計圖、項目實施方案、工期定額、工作進度及其他參考依據等關鍵資料。
(1)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也稱為工程合同或包工合同,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書面協議,用于約定工程項目施工任務,明確雙方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施工合同是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間的紐帶,也是確定項目管理目標的前提和基礎。因此,通過施工合同可以了解項目建設任務的具體內容,明確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目標。
(2)工程設計圖。與施工合同相比,工程設計圖不只是對工程項目建設任務及內容的概括性敘述,還能更細致地體現工程項目建設任務內容,即只要對工程設計圖進行深入剖析,就能得到工程項目建設任務相關內容的詳細信息。因此,工程設計圖常作為編制工程項目進度計劃的資料。
(3)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方案一般包括工程建設項目的總體目標、工作內容、方法工藝、工作步驟及預期效果等內容,與工程建設項目進度密切相關。隨著項目實施方案中某些內容的變化,會出現不同的項目進度。例如:在工程項目的工作內容、工程量不變的情況下,施工工藝發生了變化,則工程項目的進度也會相應改變;工程項目的工作內容、施工工藝和工程量都不變,操作人員和機械設備進行了調整,工程項目的進度也會隨之改變。因此,為了更好地編制項目進度計劃,有必要仔細分析項目實施方案[4]。
(4)工期定額。工期定額是按照國家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圍繞施工條件制定的,也是編制工程項目進度計劃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編制進度計劃人員通過分析工程項目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情況,制定工程項目各項建設任務的工期,再根據各項建設任務間的內在聯系,進一步確定工程建設項目的進度計劃。
(5)工作進度。工作進度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某些相關工作的進度計劃和實施情況,會直接影響項目實施進度。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進度不但與施工單位有直接關系,還與其他相關單位有密切聯系,如建筑施工圖編制單位的出圖速度會直接影響建筑施工的進度,一旦出圖速度無法滿足施工要求,會造成項目施工無法按期完成。因此,只有充分掌握與工程項目建設相關的各項工作的進度情況,才能制定合理的工程項目進度計劃。
(6)其他參考依據。其他參考依據指影響工程項目實施進度的外界因素,如地質條件、氣候、周圍環境等因素。收集更多更全的外界的影響因素資料,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工程項目進度計劃。
項目進度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編制項目進度計劃,而計劃的制定需要科學的方法,因此針對項目的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活動持續時間受各種隨機變化因素影響而具有的不確定性,應采用非確定型進度計劃方法。該方法有兩種廣泛使用的技術,即計劃評審技術和圖示評審技術。
(1)計劃評審技術。該技術以工期為中心,找出從開工到竣工所需時間的最長路線,并圍繞關鍵路線對項目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以及對各項活動的完成進度進行嚴密控制,力求用最少時間與資源消耗來實現項目預定目標的一種計劃控制方法。通過該技術可以實現對項目的現代化管理,有效協調整個計劃的各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工期、資金等資源,使項目能夠盡早完成。同時,該技術側重于對項目時間的動態控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主要使用正態分布估計每項活動的工期,快速估算出項目時間。
(2)圖示評審技術。該技術集合了網絡理論、概率論、模擬技術和信流圖理論,是適用于系統分析的一種非確定型進度計劃方法[5]。同時,該技術能解決一般網絡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具有更大的應用范圍。目前,該技術已應用于開發研究、空間研究、油井鉆探、維修和可靠性研究等方面。
計劃評審技術是推算項目歷時的非確定型進度計劃方法,主要利用網絡順序邏輯關系和加權歷時估算來計算,并假設項目持續時間以及整個項目完成時間是隨機的,且服從某種概率分布[6]。該技術適用于不可預知因素較多以及從未做過的新項目和復雜項目。各個項目的完成時間按以下3 種情況進行估計。第1 種是在任何事情都進展順利的情況下,估計完成某項活動所用的時間,即樂觀工期,假設用p表示。第2 種是在正常情況下,估計完成某項活動所用的時間,即最可能工期,假設用m表示。第3 種是在最不利的情況下,估計完成某項活動所用的時間,即悲觀工期,假設用q表示。
若上述3 種估計服從貝塔分布,則可算出每個活動的期望工期hi。

式中,pi表示第i項活動的樂觀工期,mi表示第i項活動的最可能工期,pi表示第i項活動的悲觀工期。
依據貝塔分布方差計算方法,第i項活動的持續時間方差為:

下面以一個項目管理系統的建設為例,具體分析計劃評審技術。假設某項目管理系統的建設由需求分析、編碼設計、運行測試和安裝調試4 個活動組成,且各項活動依次進行,互相沒有重合的時間。已知需求分析的3 個工期估計分別為5 d、9 d、13 d;編碼設計的3 個工期估計分別為14 d、23 d、38 d;運行測試的3 個工期估計分別為3 d、6 d、9 d;安裝調試的3 個工期估計分別為3 d、11 d、13 d。若計劃整個項目在60 d 內完成,則可以通過推算完成概率進行可行性驗證,具體過程如下。
各項活動的期望工期為:


計劃評審技術中規定項目的完成時間是其各項活動完成時間之和,且服從正態分布,故整個項目管理系統完成時間的期望H、方差σ2和標準差σ分別為:


通過查標準正態分布表,可得到整個項目管理系統在60 d 內完成的概率為:

綜上,整個項目管理系統在60 d 內完成的可能性很大,只要調整好各項活動進度,不斷優化項目活動工期,就可以進一步保障項目按期完成。
鑒于工程項目的建設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等實際情況,只要將項目進度管理落實到位,才能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
因此,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及時跟蹤、調控實際進展情況,以便制訂出一份行之有效的進度計劃,確保工程項目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