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浩洋 楊 亞
(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亞麻雖然強度很高,但彈性較差,在紡紗的過程中不易抱合,比較容易散開,紗線的毛羽也較多,因此損失的質量多,耐磨性表現差。而棉的織物風格柔和細密,穿著舒適性好,較為柔軟,耐磨性也優于亞麻。為迎合市場需求,綜合棉與麻的優缺點,棉麻混紡面料成為了一種常用的服裝面料。本文針對混紡比對亞麻/棉混紡面料耐用性的影響展開實驗與研究。
本次實驗選用五種規格相同但混紡比不同的亞麻/棉混紡面料,顏色為原色,織物組織結構為平紋組織結構,五種面料混紡比率分別為:100%亞麻、100%棉、70%棉30%亞麻、50棉%50%亞麻、30%棉70%亞麻。
(1)耐磨性測試
實驗方法:本實驗依照GB/T 21196.3-2007《紡織品馬丁代爾織物耐磨性的測定 第3部分:質量損失的測定》的要求,使用馬丁代爾耐磨儀將要測試的試樣剪成直徑為38.0±0.5mm圓形試樣夾在夾具內,在質量為(595±7)g的摩擦負荷下與標準磨料進行摩擦,夾具在摩擦過程中繞著與水平面垂直的軸轉動,到達規定的摩擦次數之后測試試樣的質量,根據試樣損耗的質量與初始質量的比較,從而確定織物的耐磨性。用到的實驗儀器有:馬丁代爾耐磨儀、電子天平。
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1 不同混紡比面料的耐磨性測試
實驗結果分析:70%棉30%亞麻面料的質量損失率最低,純麻的質量損失率最高,五種混紡比的面料耐磨性大小排序為70%棉30%亞麻>30%棉70%亞麻>100%棉>50%棉50%亞麻>100%亞麻。究其原因,是由于亞麻纖維的強度很高,但是斷裂伸長率低,且彈性差,紡紗加捻的過程中不易抱合,比較容易散開,紗線的毛羽也較多,因此損失的質量多,耐磨性表現差。加入棉以后,由于棉的天然轉曲使得棉纖維具有一定的抱合力,因此面料兼得了亞麻強度高的優點,改善了亞麻紗線容易散開的缺點,所以質量損失率減少,耐磨性得到了增強。
(2)拉伸性測試
實驗方法:按照GB/T3923.1—2013的要求裁剪試樣,將處理好的試樣放置在恒溫恒濕室內靜置24小時,恒溫恒濕室用三級標準大氣進行調濕。使用等速伸長試驗儀測量面料的拉伸斷裂強力。把等速伸長試驗儀的隔距長度設置為200mm±1mm,伸長速率設置為50 mm/min,拉伸速度設置為100mm/min,對面料樣品進行拉伸,直至其發生斷裂。根據樣品斷裂時所施加的力和樣品的伸長率,記錄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用到的實驗儀器有:等速伸長試驗儀、裁剪用剪刀、拆線器。根據記錄的測試結果,每塊試樣測后取平均值,得到的拉伸斷裂強力值與伸長率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混紡比亞麻/棉混紡面料的拉伸斷裂性能測試
實驗結果分析: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知,各試樣經向的拉伸斷裂強力都大于緯向的拉伸斷裂強力,但是徑向的伸長率都小于緯向。其中100%亞麻的拉伸斷裂強力最大,100%棉經緯向的拉伸斷裂強力最小,隨著亞麻含量的不斷增加,經緯向的拉伸斷裂強力也不斷增加。就拉伸斷裂的實驗來看,100%亞麻可承受的拉伸斷裂強力最大,在日常的穿著中更加耐用,究其原因是因為亞麻的纖維強力大于棉的纖維強力。
(3)撕破性測試
實驗方法:依據GB/T 3917.1—2009要求裁剪試樣,使用擺錘試驗儀對試樣的撕破強力進行測試。校正儀器的零位,將擺錘放置到初始位置,選擇合適的擺錘質量,之后用夾具夾住試樣,點擊啟動,銼刀對試樣的切口進行切割,保證切口不出現粘連,可以順利沿著紗線撕開。再次點擊啟動,擺錘開始擺動,當試樣被完全撕開,擺錘開始回擺時,用手抓住擺錘,放回初始位置,以防擺錘破壞指針。每種樣品的經緯向都要測試5次。用到的實驗儀器有:沖擊擺錘試驗儀、裁剪用剪刀、試樣模版。根據記錄的測試結果,每塊試樣測后取樣品數據平均值,得到的撕裂強力如下表所示:

表2 不同混紡比面料的撕破性測試
實驗結果分析: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得出亞麻/棉混紡面料的經向撕裂強力都大于緯向撕裂強力,麻的撕裂強力大于棉,隨著亞麻含量的提升,撕裂強力也隨之提升。因此亞麻面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有效地應對撕裂、撕破等情況。
亞麻/棉混紡面料的混紡比率對其耐用性有明顯影響。根據以上三個實驗,得出以下結論:(1)五種混紡比的面料耐磨性大小排序為70%棉30%亞麻>30%棉70%亞麻>100%棉>50%棉50%麻>100%麻。(2)100%亞麻的拉伸斷裂強力最大,100%棉經緯向的拉伸斷裂強力最小,隨著亞麻含量的不斷增加,經緯向的拉伸斷裂強力也不斷地增加。(3)亞麻/棉混紡面料的經向撕裂強力都大于緯向撕裂強力,亞麻的撕裂強力大于棉,隨著麻含量的提升,撕裂強力也隨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