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2 13164)
隨著紡織行業快速轉型升級,現代智能制造技術在紡織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高職紡織類專業人才培養同樣面臨著快速提升的課題?!?+3中高職銜接”貫通人才培養這一現代職教體系改革為高素質紡織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途徑,中職對接高職構成連續遞進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但由于學生在中高職轉段升學、轉校就讀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因而做好中高職銜接班主任工作對于學生快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準確規劃人生和職業目標無疑發揮著關鍵作用。
職業院校中高職銜接班主任工作有別于普通高中和普通本科的班主任,職業院校班主任工作重點要放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職業情感以及對學生的職業指導方面,助力中高職銜接職業性的貫通培養,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首先要以“德”、“能”、“誠”樹立威信,充分發揮自己在班級中的影響力,行使管理和育人職責?!爸鷲凵笔前嘀魅喂ぷ鞯氖滓蝿?,是促進中高職銜接貫通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
所謂“知生”是班主任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從每一位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習狀況、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交友范圍、情感活動、社會認知、教育反饋、職業訴求等等做一個全方位信息的了解,尤其需要關注中高職學生的心理活動,立足主流意識形態,用自己的學識人品、工作態度去影響和感染學生,運用不同途徑、形式和方法正面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正能量充盈學生成長。要了解學生現階段在想什么?做什么?追求什么?有什么困惑和難題等等。對這些問題班主任可以立卡、立表進行記錄,并將具體的幫扶、引導和解決方案安排到日常工作計劃中予以落實,需要上一級學生管理部門共同參與時應提前反饋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或建議。
班主任“愛生”工作不是“溺愛”和“放任”,更不是幫助學生掩蓋錯誤規避責任,而是合理合法、適度得當的“人性化管理”,對于尚處于“后叛逆期”的中高職學生,班主任應從分析學生成長軌跡入手,堅定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意識。通過組織各種班級活動加強師生間溝通,增進學生間友誼,形成良好的集體氛圍。遇到班級管理問題時要根據學生個體和群體的特征換位思考,循循善誘,讓學生能講真心話,做學生的知心人。要預先推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流程,有針對性地啟發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正確認識,通過正面教育、班會集體研討、個別交流和學生干部骨干帶頭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組織協調任課教師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班主任更多應該擔當本班任課教師群體的組織協調者和教師集體的帶頭人。在產教融合項目課程日常教學中,院校教師和企業導師共同組成了混編式教學團隊,教學過程校企兼容,對此,班主任要熟悉課程教學進度,與不同的任課教師建立溝通、保持聯系,參與探討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方法,重點關注和強調安全教育及其措施的落實。教學過程中廣泛了解學生群體、個體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從而擔當學生和任課老師之間的橋梁,成為化解教學矛盾的妙手、提升教學質量的推手。
現代紡織智能制造大量融合了計算機和機電技術,紡織材料、工藝和產品檢測教學過程同樣大量運用了先進科技,知識技能更新已經成為常態。班主任可以圍繞教學,據此開展助學工作,設計各種主題班會,在班會活動中邀請任課教師和企業導師講解安全知識和指導預習,介紹學習方法,使學生通過預習找到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新問題走出教室,伴隨著對問題的探索和發現而不斷提升技能,使課程教學體系內的師生關系由教學指導逐步進展為師生互助和共同探討。
助人的目的在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紡織類專業的中高職學生,大部分來源于紡織產業區域的商企從業人員家庭,中職階段通過企業實習課程對紡織產業有一定的了解,班主任應順應這個勢態,從紡織產業未來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這個高度進行重點引導,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班級集體活動,鼓勵學生通過產教融合項目課程和實驗實訓過程加強與外界交往,提高組織合作和溝通、表述、演講和報告的能力,創造機會讓學生展示才藝特長,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對于特困生,可以根據國家和學校的相關規定,一方面組織幫扶和慰問,爭取相關資助;另一方面激勵學生自立自強,在學生學有余力的前提下協調校內勤工儉學崗位,為學生尋求工作機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廣博的知識和優秀的技能是職業院校教師的本職所在,高尚的師德更是教書育人的前提?!傲⒌隆笔切枰嘀魅我陨碹`行、持續踐行的個人修為。“立德”的目標是為了“樹人”,正所謂“有樣學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對于學生個體的“立德”和班級學生群體的“立德”,班主任自身的“立德”無疑起著引領示范作用。
“立德樹人”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中高職階段是學生性格和品德的養成期,能否將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學校教育起著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正是教育工作中最貼近學生的教育主導者之一,由于學生個體成長的家庭和環境不同,價值判斷和行為習慣存在差異,學校教育就是要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使學生樹立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標準。“立德力行”還要求班主任工作重點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學生個體差異客觀存在,對于個別突出的問題,班主任必須支持教務管理、學生管理部門,配合心理輔導員和家長共同分析解決問題,要“整體掌握+嚴格要求+循循善誘”。另一方面,如何做好“班風”和“學風”建設,引導學生群體成為具備優良品德的職業人。
“班風”是指一個班級具有的穩定特色的作風,是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思想等方面的共同傾向。“學風”指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總體風格,沒有良好的班風就沒有良好的學風,要抓學風,首先要抓好班風。“班風”作為班集體的群體作風,直接影響著班級成員“為學”和“為人”,按“班風”往下細分還可以解析出宿舍群體形成的“舍風”;網絡社交群形成的“群風”;以及校內文體社團或學生兼職企業群體形成的“社團風”等等,這些群體的風氣導向是否符合主流核心價值觀,是否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是否影響當前某個課程項目教學的時間進度安排以及是否積極、樂觀、向上充滿正能量都需要班主任老師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投入大量精力去了解、去關注,去思考如何教育引導,從成功經驗來看,采用“細分關注+大力引導+重點指導+個別糾正”對于中高職院校學生進行管理較為有效。
中高職銜接院校班主任工作承擔著紡織類專業貫通人才培養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職責,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班主任是學生最貼心的引路人,知生愛生、助學助人、立德力行既是班主任工作的任務和原則,也是人才培養中必須履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