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張 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共青團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做好共青團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共青團要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就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組織動員廣大青年支持改革、促進發展、維護 穩定。
城市公交企業共青團組織如何引領廣大公交青年為企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西安公交集團公司團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委和上級團委的各項工作部署,探索推行“12345工作法”(突出“一個根本”,強化“兩項服務”,建設“三型組織”,打牢“四個基礎”,實現“五個提升”),帶領企業團員青年高揚理想主義風帆、厚植愛國愛企情懷,在助力西安公交集團高品質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展現新擔當、做出新貢獻。
“一個根本”即始終不渝地堅持把團結引領青年跟黨走作為根本準則,以堅定青年理想信念為核心,不斷涵養共青團組織的政治屬性。
“兩項服務”即服務大局,服務青年。自覺把團的工作融入到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進程,滲透到青年成長成才的方方面面。
(1)矢志不渝地將青年的調查研究工作作為一項例行和長效性工作,定期深入一線,走近青年職工,及時、真實地了解基層團組織和青年職工的所思所憂所盼,認真分析共青團工作的現狀和青年人的特點,最大限度滿足青年職工的實際需求。
(2)繼續完善團組織的育人機制,深入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創建工作,提高青年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努力將團組織建設成為基礎扎實、凝聚青年、充滿活力、作用突出的優秀青年大本營,為公交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備人才保障。
“三型組織”即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青年組織。
(1)大力營造重視學習、崇尚學習、堅持學習的濃厚氛圍,牢固確立團組織全員學習、團干部終身學習的理念,以“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和“青工課堂”“車廂團課”為載體,推動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2)把服務作為永恒追求,豐富服務項目,強化服務手段,構建服務體系,不斷增強服務青年工作的覆蓋面和實效性。
(3)把創新作為動力源泉,以“智慧團建”系統為平臺,不斷優化共青團工作的組織體系、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
“四個基礎”即組織基礎、資源基礎、制度基礎、作風基礎。
(1)打牢組織基礎,努力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團的工作,哪里有團員哪里就有團組織,哪里有團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
(2)打牢資源基礎,爭取黨政資源,用活社會資源,整合團內資源,把更多資源向公交一線青年職工傾斜。
(3)打牢制度基礎,抓住制度安排、制度落實和制度創新三個關鍵環節,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為團的工作、建設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4)打牢作風基礎,認真落實集團公司黨委、紀委和上級團委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規定,大力弘揚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五個提升”即提升組織活力、提升業務水平、提升貢獻力、提升影響力、提升滿意度。
(1)提升基層團組織活力,明確團建工作是在所屬黨組織和集團公司團委的雙重領導下,由基層團組織獨立開展,充分調動團組織自身建設的主觀能動性。
(2)提升團干部隊伍業務水平,通過大力開展團干部業務培訓,明確團干部的管理身份和工作職責,提高團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
(3)提升大局貢獻力,堅持在集團公司發展大局中找準企業需要、青年關切、共青團力所能及的切合點,合理設計并持續打造具有服務企業中心工作功能的團建項目載體,創新開展主題團日活動,重點實施崗位建功行動,不斷激發團員青年履職盡責的激情與活力。
(4)提升共青團影響力,高度重視團的宣傳引導和信息交流工作,通過專題培訓學習,提高團員青年的公文寫作水平,以及對新興媒介資源的使用能力,從而拓寬宣傳渠道,提高宣傳品質,充分展示團的形象和作為。
(5)提升青年滿意度,堅持把青年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共青團工作的最高標準,站在青年視角審視和改進工作,真正使共青團工作和活動為青年所喜愛、所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公交企業團組織,為公交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新生力量,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努力和探索,需要引領青年不負青春年華,永葆青春朝氣,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在公交企業轉型發展征程中,共青團工作再做新奉獻,再立生力軍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