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慧

很多地方的人對鴨子是情有獨鐘的,甚至將它當成了城市美食的代言,北京人愛吃烤鴨,南京人愛吃鹽水鴨,湖南人愛吃啤酒鴨……在嶺南地區,情況有所不同,與鵝、雞和鴿子的風光無限相比,鴨子似乎顯得有些落寞,粵人選用食材講究正氣,性平或性溫之物最受推崇,鴨肉寒涼,肉質雖然比較細膩,卻有臊味,不太受待見。
順德人的喜宴上,一般見不到鴨子的蹤影,因為鴨嘴又扁又長,好像受了委屈、正在哭泣的孩子,意頭不太好。順德樂從道教村的人平時不殺鴨,也不食鴨,這個習俗,從南宋一直延續至今。據村里的老人說,南宋末年,將軍康主帥及其部下,因避元兵追擊逃至該村,在村中張氏先人引領下,前往灘涂處躲避,轉移時剛巧遇到下雨,道路泥濘,路上留下了腳印,行蹤暴露無遺。元兵追至此處時,一群鴨子突然涌出,大搖大擺地從路上走過,將這些腳印掩蓋得一干二凈,使康主帥及其部下躲過一劫。
在嶺南人的餐桌上,鴨子雖然不是主角,但也有不少特別的做法,比較出眾的有潮蓮燒鴨、霸王鴨、八寶窩全鴨、白切鴨、鴨五件和南雄酸筍鴨。
正所謂,南燒北烤,一說到鴨子,大家立馬就會想到北京烤鴨,其實,廣東的燒鴨也很有名,其中,又以江門的潮蓮燒鴨最為出眾。北京烤鴨,講求是皮脆,而潮蓮燒鴨不僅講求皮脆,還講求肉嫩汁美。一般選用皮厚的白鴨,廚師會將干濕醬香料填于鴨胸,再以棉繩扎緊。將填好料的光鴨入滾水燙幾秒,上鉤,刷脆皮水,風干七個小時左右,再用炭火燒四十至四十五分鐘,因工藝獨特,每一塊肉,都充盈著濃郁的醬香,帶著迷人的炭香味。正如古詩所云:“尚未出爐已飄香,三分已醉味芬芳。入口酥綿沁肺脾,食過多時留余香。”
佛山南海里水鎮有一道傳統名菜叫霸王鴨,霸王鴨原名蓮王鴨、鳳凰鴨。相傳,清光緒年間,重臣李鴻章的母親八十壽辰,召集大批南北名廚為其母擺壽宴,名廚師每人煮一味菜以顯身手。當里水一位廚師做出這味蓮王鴨上席后,大家稱贊不絕,壓倒群芳,雄霸全席。人們給予這個稱號——霸王鴨。其制作工藝繁復,最重要的一環是將胸腔內鴨骨去掉,釀入綠豆、栗子、蓮子、火腿等餡料,肉香、菇香、豆香融為一體。
惠州八寶窩全鴨與霸王鴨做法有相似之處,用糯米、香菇、蓮子、蝦米、魷魚、肉粒、咸蛋等各種原料做餡,填入鴨腔內,經過氽、煲、蒸等工序巧制而成,加上湯佐食,濃郁芳香,軟滑可口。
紫蘇燜鴨,也是很常見的,紫蘇是個妙物,不但可以去腥,還能為鴨子增添獨特的香味。西檸煎軟鴨,外酥里嫩,酸甜可口,鴨肉的油膩被檸檬的清香味化解,每一口都是沁香。中山沙溪的廚師更是異想天開,將豬皮與鴨子結合,做成了皮膠燜洋鴨,鴨肉軟嫩芳香,豬皮豐腴香濃,堪稱一絕。
澳門有一道綠柚鴨,選一只沙田柚,開皮取肉,放入缽內,加清水煮,鴨子開邊油爆,移入柚子湯中煲制兩三個小時,鴨肉酥爛可口,湯味鮮美醇厚,柚子的清香在舌尖婉約綻放,經久不散,讓人仿佛漫步在溫軟的春風中,沐浴在柔膩的春光中。
白切鴨是湛江的傳統名菜,湛江人有句俗話叫“生雞熟鴨”,雞吃的時候,最好要有少許鮮紅的“胭脂”,鴨則一定要煮透。白切鴨有三個要素,一重選鴨,二重煮鴨,三重配味,肉嫩骨香,汁液豐富,潤滑清甜,此外,用鴨湯熬制的鴨仔飯也值得一試。
鴨子在韶關地區有一種比較流行的吃法,叫鴨五件,所謂五件,指的是鴨頭、鴨脖子、鴨下巴、鴨掌和鴨翅膀五個部位,燜得軟爛入味,吃起來極香口,用來佐酒,堪稱一流。我曾在南華寺附近的農家菜館吃過一回,至今難忘。我的大女兒平時吃飯很不認真,總像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可那天卻分外安靜,專心致志與鴨較勁。她一塊接一塊地啃,啃到最后,打了一個響亮而夸張的飽嗝,然后將油光閃亮的手指一根根吮吸干凈,讓人忍俊不禁。
粵菜大多清淡雋永,但地處粵贛湘三地交界的南雄卻是個例外,當地人非常喜歡吃辣。民間甚至流傳著一句話,叫“湖南人不怕辣,南雄人則是怕不辣”。
南雄菜的酸筍鴨是一道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菜式,我去佛山的南雄餐廳吃飯,必會先點此菜。菜中的酸筍,由脆嫩的冬筍泡制,水則要用清冽的山泉水,如果水不干凈,筍會發黑。泡酸筍的水金黃清亮,是千萬不能倒掉的,和鹵水一樣,酸筍水時間越久越香醇,它可是南雄人家的寶貝,以前,冰箱還沒有大面積普及,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吃不完的菜,只需澆上一勺酸筍水,就可以保鮮了。鴨子要選用本地的水鴨,切成麻將一般大小,先猛火爆炒,至金黃色,再燜至爛熟,據說隔餐再吃,味道更佳。
酸筍鴨一定要有足夠的辣度,一口下去,額頭立刻沁出汗來,我雖然在貴陽待過六年,接受過辣椒的長期考驗,但還是覺得辣,而且,越吃越覺得辣,辣到臉都變了形,頭發都豎了起來,仍不肯鳴金收兵,一邊像狗一樣直吐著舌頭,一邊不停地下筷。
一年深秋,去南雄,我滿懷期待,以為當地的風味還會更加正宗一些,沒想到,大失所望,味道居然不如佛山吃到的好。后來,我不解地問南雄的同事,他笑著告訴我,我在佛山所吃的其實是南雄鄉村的風味,只有在鄉下才有這種奔放豪邁的做法。他還告訴我,在南雄油山一帶,鴨子還有一種更為粗獷的做法,將光鴨砍成四大塊,像鍋貼一樣貼在鐵鍋上,不加水,蓋上鍋蓋,直接用大火炙烤。鴨油逼出后,鴨塊在鐵鍋上歇不住腳,紛紛跳入鍋中,滿屋飄香,掀蓋加料,煮至入味。吃的時候,也不改刀,每人抓住一大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梁山好漢一樣。他的描述,讓我口水噴涌,恨不得馬上驅車再去南雄一試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