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國外兩名極限運動愛好者盧克和安迪,進行了“飛機互換”極限挑戰。他們各自駕駛一架小型飛機,飛到3000多米的高空后,兩人開啟自動駕駛系統,同時跳出各自的機艙,并分別跳進對方的飛機,重新飛行。最終,盧克完成挑戰,安迪因故障選擇了跳傘,并安全著陸。
看這條新聞時,起初覺得,這倆人是在“作死”。當他們在急速墜落的過程中,竟真地調換了同樣急速墜落的飛機,恍惚間,如同見到了真實的孫悟空,在高空翻著筋斗……腦子里不免冒出這樣一個問題:現代人還有所謂“局限性”嗎?
如今,人們經常說的兩句話,一句是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我已經達到了人的極限。”另一句是:“只有你沒有想到的,沒有人做不出來的。”這兩句話的含義也可以這樣來解釋:一般人的身體是有極限的,而人類大腦的想象力卻沒有局限。
極限,本是一個物理學概念,用以說明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臨界點。即便堅硬如鋼鐵,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也會熔化,改變成分。人更是無處不受到自身極限的制約,生命有極限,自古至今,還沒有萬壽無疆的角色。人的體能有極限,在體育運動中,世界紀錄便是人類的極限。人的精神也有極限,超過極限就會崩潰,或做出極端反常的舉動,或成為抑郁癥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
人類的能力也有極限,生活中有許多盡人皆知的不如意,卻就是不能預防或消除,普通人有普通人的難處,成名成家有成名成家的尷尬,連明星們“明”到一定的程度,也難再發出新的光亮……
然而,命運還賦予人類一個永遠的使命,就是不斷地向自身的極限挑戰。這也是歷史所證明,人類不得不遵循的生存法則:承認極限,又不囿于極限,而是千方百計地突破極限。否則,人類自身以及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心理環境與物質條件,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進步。
事實證明,人的極限并非不可突破的。生命有極限,同時,又有巨大的潛力。人類醉心于體育運動,就是公開宣告,向體能的極限沖擊。沖破極限,就是勝利。
看盧克和安迪在高空挑戰調換飛機,讓人想起當年看伏明霞、郭晶晶跳水,無論空中怎樣驚險翻騰、花樣迭出,到入水前的一剎那,總是把身體調整得像一根針一樣,筆直地插入水中,幾乎是悄無聲息。其他人做不到,是受到身體的局限,屬于正常。而體育追求完美,她們的動作無可挑剔,等于突破了人體的局限。在這一點上,她們就是天才。
百年奧運的歷史,留下了一系列人類成功突破自身局限的紀錄。突破了原有的極限,就創造了新的紀錄。于是,新的紀錄隨之又成了新的極限。人類的使命似乎就是,不斷沖擊舊的極限,創造新的極限,哪怕就是短短的一瞬間。生命需要每一個瞬間,更需要輝煌燦爛地突破人類極限的瞬間,它激勵自己和別人,證明人的潛力是無窮盡的。
這樣的瞬間是美麗而永恒的。人類的文明史就是被無數個這樣的瞬間所推動。愛因斯坦的大腦,被認為是突破了人類極限。前兩年,有一名男童能口算微積分,被檢測出智商相當于三個愛因斯坦的大腦。不知此童將來會對人類作出何等貢獻。當然,也有一些神童,長大后卻“神氣”不再,悄然消失了。
印刷、火藥、飛機與火車等所有人類重大的發明創造,無一不是突破了人類正常思維極限的結果。前輩大師們不朽的經典之作,也都是沖破人類自身極限的成果。有些人忍受著病痛而投入工作的熱情和毅力,就突破了正常人的極限。曾獲得2006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獨臂英雄”丁曉兵,在一次軍事行動中被炸斷右臂,為了順利完成任務,他以驚人的毅力把還連著皮肉的殘臂割斷,走了三公里,看到前來接應的部隊后,因失血過多昏倒,當時已經沒有了呼吸。戰友們以為他犧牲了,含淚為他洗去臉上隱蔽時涂抹的油彩,緊緊抱著他不忍離去。幸而野戰巡回醫療隊經過,野戰醫生有經驗,切開他小腿部血管,強輸進兩袋血漿,送到醫療站搶救三天才蘇醒過來。
突破了人的極限,凡人就成了超人,超過了正常人在正常狀態下的極限。極限是一種艱深,一種完美,一種常人難以忍受的勞苦。突破極限,又是少有的、極大的快樂與幸運。保持一種臨界狀態,敢于向人的極限挑戰——生命的美麗在于此,人生的魅力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