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鐸
我國賽艇項目起步晚,規模小,且素來是歐美各國強項,長期占據其絕對優勢,并大規模壟斷著奧運獎牌榜。我國首次斬獲獎牌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與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單項分別獲取的銀牌與銅牌,僅集中于個別項目的發展,仍與西方各國存在較大差距。若要持續保持增長勢頭,須開拓奪金新領域。一直以來,田徑、游泳與水上項目(賽艇、皮劃艇、帆船)三個奧運會大項少有較大建樹。賽艇運動項目目前已逐步成為潛在的優勢項目和奧運攻關的重點體育項目,并逐步有所突破,但綜合實力仍與國際強國水平差距較大。
以23-32屆奧運會賽艇項目各單項前八名參賽數據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南寧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數據庫庫、萬方數據平臺等途徑對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并利用賽艇聯合會官網、奧林匹克官網等搜集相關數據,為研究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撐。
2.2.2 觀察法
從騰訊體育平臺觀看奧運會賽艇項目的預決賽視頻,并記錄統計各單項前八名參賽國家與地區獲得的最終成績,建立數據庫。
2.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 2013和SPSS 26.0 對歷屆奧運會前八名賽艇項目相關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
2.2.4 邏輯分析法
對選取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統計,得出結論與建議。
賽艇運動競賽設置男子8項女子6項共計14個單項,根據船艇之上運動員體重差異可將其分為男子公開級與男子輕量級項目,而男子公開級為6個項目,輕量級項目為2個。雖然該項目沒有記錄一說,但奧運會作為競技體育的最高賽事,其競賽成績足以代表各國家與地區的最高實力水平。在對競技成績客觀分析后,能夠尋求其賽艇各單項中奧運會競賽成績的變化特征。
3.1.1 近十屆男子公開級項目冠軍成績的變化特征分析
從(圖1)可明顯看出各單項成績呈上升趨勢,但男子雙人雙槳項目增長幅度較小。男子單項競技成績的增長趨勢為: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項目競賽成績提升幅度位居第一名,緊隨其后占據其第二位的是男子四人雙槳項目,而男子四人單槳提升幅度位列第三;由此可見在第25屆與32屆奧運會上表現出了最高的競技水平,各單項也多數均在這兩屆奧運會上獲取了最好成績,部分單項成績有所提升,是在第23與31屆奧運會出現回落現象。

注:為簡化將各賽艇項目名稱用數字表述為槳手人數;字母“M”表示為男子;;符號組合將“+”、“-”、“×”分別表示為單槳有舵手、單槳無舵手、 雙槳。
3.1.2 近十屆男子輕量級項目冠軍成績的變化特征分析
男子輕量級項目重現賽場是在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通過(圖2)這兩個輕量級項目成績的變化趨勢,可明顯看出兩個項目其競技成績的趨勢變化截然相反,在男輕四人單槳項目中競賽成績呈現出下跌態勢,男輕雙人雙槳項目競技成績明顯飆升,于此可見在兩個輕量級項目的判定上,四單項目弱于雙雙項目的發展。在第27屆與29屆奧運會上表現出了較高的競技實力水平,且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成績波動幅度最大,成績最好。

注:為簡化將各賽艇項目名稱用數字表述為槳手人數;字母“M”表示為男子;L 表示輕量級;符號組合將“-”、“×”分別表示為單槳無舵手、 雙槳。
女子賽艇項目同男子賽艇項目分類不一樣,女子輕量級為1個,女子公開級為5個項目,通過對近十屆奧運會冠軍成績的匯總統計分析,可得出女子賽艇各單項競賽成績變化趨勢特征,繼而把握項目成績競技規律。
3.2.1 近十屆女子公開級項目冠軍成績的變化特征分析
通過(圖3)女子賽艇項目冠軍成績趨勢特征發現,在近十屆奧運會均表現出不同幅度的跌降,并且各單項間下滑幅度差距較大。在這5個公開級項目上,其中女子八人單槳位居首位;緊跟其后是女子四人雙槳項目,增長幅度最小是女子雙人雙槳項目。由此可見在女子項目中,女子雙槳項目多數大于單槳增長幅度,多人艇大于少人艇項目,出現該類原因可能在于,賽艇競賽規程較長,時間較充足,各雙槳間允許出現兼項,在第24屆奧運會上競賽成績下降幅度最大,而在第32屆東京奧運會上競技成績增幅波動最大。

注:為簡化將各賽艇項目名稱用數字表述為槳手人數;字母“W”表示為女子;符號組合將“+”、“-”、“×”分別表示為單槳有舵手、單槳無舵手、 雙槳。
3.2.2 近十屆女子輕量級項目冠軍成績的變化特征分析
通過(圖4)可知在女子賽艇中的輕量級項目明顯有別于男子項目,僅映現出一個雙人雙槳的增長率,而從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項目競賽成績的變化趨勢得出,在近十屆奧運會中,該項目展現出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第26屆與30屆奧運會競技成績用時略顯長,隨后其余屆次均呈現出最好成績。

注:為簡化將各賽艇項目名稱用數字表述為槳手人數;字母“W”表示為女子;L 表示輕量級;符號組合將“×”分別表示為雙槳。
在近十屆奧運會賽艇運動項目競賽設置的14個單項中,有6個小項的競賽成績未得到提升,尤其是女子雙人雙槳項目最終競技成績表現最為差強人意,其余8個賽艇單項中成績均呈現出不同幅度的全面提升,排在核心首位的當屬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與女子輕雙雙項目;排在中間位置的為男子輕四單、男子四雙與男子四單項目;此外剩余各單項競賽成績增長率相差無幾。目前已形成公開級與輕量級項目競爭激烈的局勢并非偶然,其背后的成因主要在于力量訓練方面兩個項目的側重點不同,公開級選手主要著重在大力量項目的訓練,而輕量級選手卻偏向于肌肉耐力訓練;在體重方面輕量級選手比公開級較小,注重技術輕巧性培養,因此項目技術的靈敏性、協調性和平衡性明顯優于公開級,在競賽中可持續保持較高槳頻,有利于成績的大幅度提升。而在身體形態方面上,公開級女子運動員在維持與增大身體圍度和體重去脂同時,應盡可能的降低自身體脂含量;輕量級在通過訓練 時適當去降低大腿的圍度,打造身體形態的組合關系。在身體機能方面上,兩種比賽方式應同時關注運動員肌肉能力代謝和氧運輸系統功能的訓練。在身體素質方面,公開級的運動員注重增強速度力量訓練比重,而輕量級應強調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間的相關性,尤其是女運動員今后應當適度增加這一方面的訓練比重。
4.1.1 近十屆奧運會我國男子賽艇運動員前十名成績分析
從橫向統計看表,在第23-24屆奧運會上我國男子賽艇項目運動員均未進入前八行列,表明我國賽艇運動項目的開展處于落后狀況。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中我國雖未晉級前八,但我國男子運動員在四人單槳無舵手競賽中獲得第十名。直到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四人單槳有舵手中國隊才獲得了第八名的成績。至此之后,在第27屆與28屆奧運會均未在前十中排名,直至第29屆的北京奧運會,我國作為東道主占據其天時地利人和優勢。中國隊張國林、孫杰在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進入決賽并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五名的成績,男子項目能否持久性神速發展的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在里約奧運會上,我國賽艇選 手獲取了一定的成績。
從縱向統計看表,在歷屆奧運會中,晉級前十名席位的有2個輕量級四人單槳、1個輕量級雙人雙槳、1個四人單槳有舵手、1個八人單槳有舵手、2個四人單槳無舵手,經簡略表述進而表明出我國男子賽艇項目的實力單薄。男子賽艇項目運動員均未獲得一枚獎牌。獲得第五名成績的僅有第29屆北京奧運會,均與第六名無緣;位列第七名的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晉級前八席位;位居第八席位的屆次有三個,分別為第25屆的男子四人單槳有舵手、第29屆的男子輕量級四人單槳無舵手、第31屆的男子輕量級四人單槳單項晉級。在賽艇項目這一體能耐力要求甚高的體育項目中,中國隊員已可以同歐美選手比肩,第32屆東京奧運會中國男子雙人雙槳“亮宇”組合斬獲銅牌,這是中國奧運史上首枚男子賽艇獎牌,這一結果充分說明我國也是可以與歐美選手在公開級項目上相抗衡,而這枚銅牌則是里程碑式的標志。

表1 近十屆屆奧運會我國男子賽艇項目前十名成績統計一覽表
4.1.2 近十屆奧運會我國女子賽艇運動員前十名成績分析
相較于男子賽艇項目成績而言,女子在賽艇項目中的成績較為卓絕。在第23屆奧運會中,中國運動員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首次晉級決賽,獲得第八名,雖未獲取獎牌,但其影響重大,表明我國賽艇運動員具備其競技實力比賽,繼而拉開通往沖擊國際水平的序幕。第24屆奧運會,相比于洛杉磯奧運會其賽艇項目的進展得以提升,且獲得1枚銀牌與1枚銅牌,其單項分別為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與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女子雙人雙槳獲得第五名,可見我國女子賽艇項目以逐步作為這一突破口。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在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與四人單槳無舵手分別列居第五名和第四名;賽艇項目持續保持一定程度的優勢,在女子雙人雙槳中國隊位列第三名,持續延續上一屆獲得獎牌的傳奇神話。在第26屆奧運會中,賽艇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隊憑借曹棉英和張秀云的出色發揮,在女子雙人雙槳競賽中獲得了第二名;2000年第27屆悉尼奧運會中,因遭遇滑鐵盧,我國女隊員未派出最強陣容出戰,其成績不容樂觀,僅獲得了第八名和第十名,其成績一度跌至低谷。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中,獲得了第七名、第五名和第四名的成績,雖未能收獲獎牌,但成績稍有所轉機,同時也開創了好的開端。第29屆北京奧運會,女子四人雙槳榮獲首枚金牌,作為東道主憑借著天時地利人和,我國在賽艇項目中獲得突破性進展,8人進入決賽,打破了原有歐洲壟斷格局的現狀。
在近十屆奧運會女子賽艇項目的成績匯總統計中,賽艇設置項目為14項,我國賽艇項目的競技實力擁有發展優勢,女子雙人雙槳最為突出獲得1銀1銅,其整體競技實力最為迅猛強勁,共獲得1金4銀4銅的成績。榮獲金牌的僅為第29屆奧運會中的女子四人雙槳;位居第二席位的屆次有四個,分別為第24屆的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26屆的女子雙人雙槳、29屆的女子雙人單槳無舵手、 30屆的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單項晉級;獲得銅牌的有三屆,而在第31屆里約奧運會中出現了兩個單項均榮獲第三稱號;段靜麗在女子單人雙槳中獲得的這枚銅牌,同時也改寫了我國賽艇隊在奧運會中一直未能在該項目上染指獎牌的歷史;雖然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在國際大賽中屢屢收獲佳績,但該項目進入奧運會后,中國隊也是經多年努力才最終在上屆獲得 1 枚銀牌,說明這一項目已進入高水平發展時期。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隊女子四人雙槳項目橫掃所有國際大賽冠軍。

表2 近十屆奧運會我國女子賽艇項目前十名成績統計一覽表
從當前縱向統計的女子賽艇項目來看,我國女子隊伍有八個單項列入奧運會前八席位,中國賽艇隊創造歷史最終拿到一枚銅牌。其競技成績最為剛勁雄厚的當屬為女子雙人雙槳等項目,其次為女子單人雙槳和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此外在女子四人單槳無舵手方面仍具有一定實力。相較于其他排名結果而言,排名為第五與第四的成績最多,可見我國女子項目具備晉級沖擊前三的抗衡實力,其潛力不容小覷。而從我國男子賽艇運動員前十名成績分析結果來看,僅四個項目晉級決賽序列,其名次最佳一次為北京奧運會獲得的第五名,而女子榮獲冠軍與亞軍。進入前八行列的男子單項為輕量級雙人雙槳、輕量級四人單槳無舵手、男子四人單槳有舵手及八人單槳有舵手,但與女子項目實力較量屬實明顯遜色。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第29屆中榮獲第五名的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八人艇也擁有一定競技實力,在奧運中獲得了第七名的成績,是我國今后持續發展的重點男子項目。

表3 近十屆奧運會我國女子賽艇項目前十名分析表
4.1.3 近十屆夏奧會我國賽艇項目運動員前十名成績分析
近十屆奧運會中國軍團晉級前十名共43次,其中北京奧運會次數最多為8次,,整體競技實力最為強勁。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首次晉級決賽,并獲得第八名,在前十名成績統計分析中有二次入圍行列;第24屆與28屆奧運會均有三次晉級前十排名;26屆、30屆與31屆均具五次晉級前十席位;實力最為強勁的當屬第29屆北京奧運會,其數目最多共計八次;賽艇項目實力最為削弱的屆次為第 27 屆奧運會,僅一次獲得第八名。在第29屆奧運會中榮獲了首枚金牌,女子四人雙槳中國隊四金花榮獲第1名;東京奧運會迎來了奧運會開賽以來第一個高潮,6場A組決賽同日進行,而我國軍團也迎來了開賽以來最重要的一天,3支隊伍出戰決賽、一支隊伍沖擊了決賽席位。銀牌獲得的屆次為四個分別為第24屆、26屆、29屆與30屆奧運會,北京奧運會作為東道主憑借著天時地利人和,獲得了突破性進展,成為首個躋身亞洲行列的賽艇金榜國家,在該項目中徹底打破歐美國家壟斷的競技格局,賽艇運動項目目前已逐步成為潛在的優勢項目與奧運攻關的重點體育項目。

表4 近十屆我國賽艇運動員前十名成績表
4.1.4 近十屆夏奧會我國賽艇項目運動員進入前十的人次分析
近十屆奧運會我國賽艇進入前十名的人次波動幅度較大,自洛杉磯奧運會的“2”到亞特蘭大奧運會的“5”,再到悉尼奧運會的“2”北京奧運會的“8”,最終趨于平穩再次逐步上升。我國賽艇項目在歷屆奧運會中經歷了急速飛騰至急劇跌至谷底,再到平緩增加至高峰狀態,最后驟然下降于穩定發展的趨勢過程。以第23屆奧運會為起點,我國賽艇運動員進入前十的有2人,截至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呈現大幅度增長趨勢,形成初步小高峰狀態,跌至低谷期的2人為第27屆奧運會,人次占比值為4.65%,其人次顯著銳減。至此后又呈現跨越式登峰態勢,其占比最大值為第29屆奧運會,占總人次的18.6%。直至第30屆后我國賽艇項目人次占比逐步趨于平穩狀態,其中最為明顯的屆次為北京奧運會,該屆躍居前十名人次明顯高于前六屆,表明我國對這一項目的重視程度。我國作為東道主憑借著天時地利人和,我國在賽艇項目中獲得突破性進展,8人進入決賽,同時也昭示著我國賽艇項目在全面進步基礎之上,也能夠創造出更多爭金點,有望加入到我國的優勢項目行列,進而最大限度的貢獻出金牌與獎牌。

圖5 近十屆奧運會賽艇運動員進入前十人次統計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我國第一次與國際強隊交鋒,最佳成績是在女子四人單槳有舵手競賽中獲得的第8名。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的停滯水平從跌至低谷中艱難振興崛起,在漢城奧運會中取得了1銀1銅的優異成績。近十屆奧運會中我國總計榮獲2枚金牌、4枚銀牌、6枚銅牌12枚獎牌,其中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在該項目中獲得1枚金牌與1枚銀牌的突出成績,到達了我國賽艇 事業的巔峰時刻,該屆獎牌分別是女子四人雙槳和雙人單槳無舵手這兩個單項,表明我國對這一項目的重視程度。以第23屆奧運會為起點,該屆并未獲得獎牌。第24屆奧運會我國榮獲1枚銀牌與1枚銅牌,其獎牌覆蓋率為15.38%。截至第27屆呈現出驟然下跌趨勢,29屆奧運會有重新呈現出大振幅的巔峰狀態,該屆實現了1金1銀的突破,是最為突出的崛起時刻。倫敦奧運會中國隊的徐東香、黃文儀在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中榮獲了第二名的成績,獲得了1枚銀牌,其獎牌占比為 7.69%,與上一屆相比競技實力呈下滑趨向。里約奧運會雖獎牌覆蓋率為15.38與北京奧運會占比一致,但本屆僅在女子單人雙槳與輕量級雙人雙槳單項中獲得2枚銅牌,無緣金牌。東京奧運會獲得1枚金牌與3枚銅牌,其獎牌占有率最高為30.77%,其中女子項目斬獲1金2銅。

圖6 近十屆奧運會我國賽艇項目獎牌榜統計分析
從近十屆奧運會總體結果分析看,獎牌數均在女子項目獲得,其競技實力明顯優于男子項目,公開級優于輕量級項目,仍與世界優勢國家存在較大程度差距。其性別始終處于相對失衡狀況。公開級賽艇項目與女子項目是該項目運動的突破口,我國女子賽艇項目在奧運會中起到中流砥柱的影響。實現女子賽艇項目整體的提升可進而改革賽艇各單項競賽體制,以使賽艇運動的持續性發展。將競賽規則向女子項目及單人項目傾斜,支持鼓勵各省市多報名單人艇項目和女子項目,繼而帶領賽艇隊員進行針對性訓練。
1.從各單項冠軍成績看,男子公開級項目的各單項成績呈上升趨勢,僅男子雙人雙槳項目增長幅度較小;在兩個輕量級項目的判定上,四單項目弱于雙雙項目的發展,兩個項目其競技成績的趨勢變化截然相反,在男輕四人單槳項目中競賽成績呈現出下跌態勢,而男輕雙人雙槳項目競技成績明顯飆升。女子賽艇公開級項目在近十屆奧運會均表現出不同幅度的跌降,并且各單項間下滑幅度差距較大,女子雙槳項目多數大于單槳增長幅度,多人艇大于少人艇項目;女子賽艇中的輕量級項目明顯有別于男子項目,僅映現出一個雙人雙槳的增長率,該項目展現出很大程度的提升。
2.從近十屆我國賽艇項目成績特征看,中國軍團晉級前十名共43次,其中北京奧運會次數最多為8次,占據總人次的18.60%,其性別始終處于相對失衡狀況,公開級優于輕量級項目。男子項目雖取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成績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強;相較而言,女子在賽艇項目中的成績較為出色,在奧運會中起到中流砥柱的影響,但仍與世界優勢國家大相徑庭。
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推進專項技能發展;拓展賽前選材渠道,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整合力度;堅持創新與求變理念,實施項目精準訓練;科學規劃競賽組織體系,不斷完善項目競賽模式;優化運動訓練體系,持續加強體育系統科學管理水平;重視科研攻關與科技服務工作,不斷提高科學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