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星,袁 磊
上世紀50年代,我國乒乓球選手將近臺快攻打法和顆粒膠皮完美結合,創造性地形成了正膠近臺快攻打法,在推動中國乒乓球迅速崛起的同時,也使乒乓球運動進入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期。近年來,乒乓球弧圈球技術逐漸成熟并完善,在當今乒壇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但這一現象對于乒乓球傳統打法的傳承與多元化發展是負面的,大大降低乒乓球運動的文化價值。針對特殊打法的衰落,我國乒乓球高層提出了相關政策,在《中國乒乓球運動第三次創業計劃綱要》和《乒乓球項目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2014-2024)》中都明確提出了要倡導百花齊放的方針,努力扭轉橫板反膠單一打法的局面,積極培養和扶植直板、顆粒膠和削球等特殊打法運動員,發揚我國乒乓球項目在技術打法和風格特點上的鮮明特色。隨著瑞典優秀乒乓球橫板正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運動員法爾克在201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取得亞軍、2020乒乓球世界杯取得前八名,并在比賽中戰勝多名中國著名選手,法爾克帶領橫板正膠這一打法又重新出現在世界先進水平隊伍之中,其打法特點與優勢十分值得研究。
乒乓球技戰術統計“三段法”是一代又一代乒乓球科研工作者不斷探索、總結的結晶,推動了我國乒乓球的輝煌長盛[1]。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在三段法基礎上衍生的新技戰術統計方法出現,新方法的運用與實踐有助于乒乓球科研服務更好地服務實戰需要,有效解決了舊方法中雙方數據不能對應等問題[2]。目前,我國關于乒乓球技戰術的研究重點仍然是運用傳統三段法或新方法對優秀運動員進行技戰術分析,對乒乓球顆粒膠的打法分析及技戰術研究有但不多,需要對該研究鄰域進行填充[3]。本研究以該打法代表性運動員法爾克為研究對象,分析法爾克在2019—2020年對陣不同類型優秀運動員時技戰術存在的規律性特征,進而深入剖析法爾克的得分手段與技戰術策略,為正手正膠打法的技戰術體系革新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本文以2019—2020年期間世界優秀橫板正膠乒乓球運動員法爾克在10場世界大型比賽中的技戰術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和整理關于乒乓球正手正膠近臺快攻打法及其技戰術等方面文獻資料并進行歸納和分析,為本文研究奠定理論依據。
1.2.2 錄像觀察法
本文選取了以法爾克2019-2020年在各種國際級大賽中的重要比賽錄像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技戰術運用情況,具有一定直觀性、真實性、代表性和說服力,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法爾克錄像統計表
1.2.3 四段指標評估法
楊青、張輝(2014)針對比賽雙方運動員技戰術數據統計不對應的問題,從比賽中的第五板劃分入手,提出了乒乓球比賽技戰術“四段指標評估法”。將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的第5板失分與發球和第三板共同劃分為發球搶攻段,將第5板得分與第7板及以后劃分為相持I段,然后將接發球輪中的第6板及以后劃分為相持II段,接發球輪的第二板與第四板為接搶段的統計方法[4]。本文通過四段指標評估法對法爾克技戰術特征進行全面分析,并將技術和落點結合進行量化分析,以百分比的形式計算技術得、失分率和落點得分率[5]。
1.2.4 數理統計法
通過比賽錄像觀察法爾克對陣國內外不同類型打法優秀運動員的重要比賽錄像,得出關于法爾克的各項技戰術數據,輸入EXCEL數據庫,完成各項數據統計工作。
作為近年來最為優秀的橫板正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運動員,法爾克自2019年嶄獲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亞軍以來,陸續在各類大賽中戰勝多位世界名將,受到了乒乓球界極大的關注。“瑞典黑馬”選手法爾克右手橫板握拍,正手使用在發球、臺內控制有大幅度增強的YASAKA rakza po正膠,反手使用同系列YASAKA rakza X反膠,具有上手能力強、回球速度快且下沉,且兩面不同膠皮讓對手難以判斷和控制的主要優勢。除此之外,法爾克相較于以往正膠選手還具有前三板控制能力強、反手技術全面和中遠臺相持能力強的突出技術特點。本文運用四段指標評估法對法爾克的10場比賽進行技戰術分析,通過分析法爾克各段數值及表現情況,從而總結法爾克技戰術整體特征。

表2 法爾克十場比賽四段指標評估
對于乒乓球運動員的研究,應首先針對某類型打法進行分析,然后制定技戰術在各段進行具體運用[6]。如表2所示,法爾克各段實力較為均衡,四段整體評估均為“良好”。表明法爾克在發球搶攻、接發球搶攻以及相持球階段無明顯薄弱環節,相較于以往正膠快攻打法運動員專注于前三板搶攻來說,相持能力明顯提高。其中接搶段得分略高于發搶段,評估得分接近高評價,表明了法爾克在比賽中更擅長從接搶段找到自己的得分點。相持Ⅰ段得分明顯高于Ⅱ段,表明了雖然法爾克在自己掌握發球權時,因為發球質量較低導致前三板直接得分較少,但到相持球階段能夠掌控比賽節奏,把握住機會實現得分。在使用率評估方面,法爾克在四段的使用率均為 “中”,表明法爾克整體競技狀態穩定,技術使用合理,能較好地適應對手的技戰術,并發揮出自己的技戰術特點。
在法爾克的技術武器庫中,依靠正手正膠進行大力搏殺是他的一大得分手段,能夠使法爾克在全盤戰略上取得先手。并且與大多數歐洲選手前三板技術粗糙不同,法爾克短球控制技術較強,能夠利用兩面球拍膠皮性能不同的特點,使回球旋轉變化多端。另一方面,法爾克秉承了歐洲選手反手拉球旋轉強、質量高的優點,其反手彈擊、快撕和反拉等各項技術掌握的較為全面,不論在近臺還是中遠臺在反手相持中都具有極強的對抗性[7]。整體來說,法爾克不同于以往的正膠快攻打法運動員,除保留了傳統快攻的主要特點外,還多了控制、反手進攻以及中遠臺相持的能力,呈現“近能快攻,遠能相持,正反手實力均勻”的打法特點。
2.2.1 法爾克發搶段的技戰術運用分析
1.發球落點使用分析
乒乓球最基本的技術形式是單一技術,如發球技術。乒乓球戰術最基本的戰術形式是指單一技術的戰術化所形成的戰術單元,比如策略地使用某種發球而直接得分[8]。發球的動作方法、怎樣用力就更旋轉等是技術問題,而發球至什么落點、怎樣配合,屬于戰術問題[9]。選手可以根據自己的戰術意圖將球合理地發至對方球臺的任何位置,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10]。法爾克的發球方式主要以側身位正手倒板發球為主結合臺中位反手發球,因為其發球整體來說旋轉不強,所以本文主要從落點入手進行研究。

圖1 法爾克發球落點使用率
從圖1中可看出法爾克的發球落點使用率最高的為中路短球,其次為正手短球,符合現在大多數運動員以短球為主、以長為輔的發球特征。通過比賽觀察法爾克的發球旋轉與質量并不高,但其技戰術意識明確,發球落點變化合理,比賽中將大量短球發在球網附近,限制對方上手挑打,為自己第三板創造機會。并且會輔以對手底線長球牽制對手,迫使對手需要左右、上下移動中接球,增加接球難度[11]。在2019年和馬龍的比賽中,從第二局開始使用反手發球,雖然旋轉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因為發球方式的改變,為自己創造了較多的搶攻機會。在2020年和張本的比賽中,從第三局開始頻繁的站在正手位進行發球,通過發球站位的變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優勢。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法爾克發球質量與旋轉不強,但會通過發球站位、發球方式以及發球落點來主動創造變化,為自己取得進攻機會。
2.法爾克第三板技術得失分情況分析

表3 法爾克第3板技術使用得失分情況
法爾克第三板以反手拉攻和正手拍擊為主,能夠積極搶攻并且進攻質量高,在比賽中占據較大的優勢。如表3所示,法爾克在第三板使用反手拉/攻的技術頻率最高,達44.76%。該結果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手想限制法爾克正膠的使用而給予反手位的球較多,但不可忽視的是法爾克的反手拉、打能力相較于以往正膠快攻選手有了質的提高,快撕與拉球都很有威脅。其正手搶攻的使用率相對較少,僅為26.19%,因為正手擊打帶有一定的搏殺性質,在回球質量高的同時也會帶來較高的失誤率,比較看重運動員的狀態。通過觀察比賽,可以得到在對方回球難度較高時,法爾克能夠用正手拉直線調動對手的正手空檔。特別是與許昕交戰時,如果對方給出難度較大的正手半出臺球或長球,法爾克則會采用小提拉過渡技術回球,且回球大部分會似出臺而不出臺,限制對手攻球,許昕除了第3局進攻打出來了,其它3局全都沒有找到突破法爾克兩面進攻的辦法。這一技戰術打法很好的將對手引入到自己擅長的相持打法中來,技戰術使用合理,為正膠較難處理下旋長球提供了解決方案。
法爾克在接搶段發球主要選擇了發旋轉不強的中路或正手位短球,同時利用發球方式以及落點的長短變化來牽制對手,為自己創造主動進攻的機會,取得了較高的得分率與使用率,技戰術使用較為理想。但在比賽中可以看到法爾克第三板被攻次數較多,說明法爾克發球質量不高,容易造成第三板直接丟分,導致近臺搶攻能力沒有完全展現出來。另一方面,法爾克在第三板中因其打法較兇猛,會具有比較高的失誤率。因此,法爾克除了保持且加強自己正手的成功率之外,還應加強發球的旋轉與質量,使自己在比賽的發搶段具有更大的優勢。
2.2.2 法爾克相持Ⅰ段的技戰術運用分析
膠粒快攻型打法的特點是“快、轉、狠、變”,在比賽中主要以兩面擺速,結合膠粒上的變化為主[12]。相對于過去正膠快攻打法選手主要在近臺進行搶攻與相持,法爾克不俗的中遠臺正反手相持的能力,能夠從近、中、遠等不同的層面來實施不同的戰術,通過落點和節奏來抑制對方的攻勢,為自己創造機會。

表4 法爾克相持Ⅰ段最后1板技術使用得失分情況
從表4中可以看出,在相持Ⅰ段,法爾克正手正膠拍擊和反手反膠拉球使用率最高,分別為42.31%和43.96%,得分率則高達60%以上,是法爾克在相持段的主要得分手段。通過觀看比賽,可以看到法爾克在相持階段控制技術使用的較少,在相持中主要保持在中近臺,進行積極搶攻發力,不給對手退臺拉旋轉的機會。在相持中,因為其反手實力較強,選擇側身會使自己變得被動,因而并不會選擇強行側身,側身的使用率僅為13.74%。在中遠臺方面,法爾克因為正手不太熟悉遠臺球,在與中遠臺相持能力強的選手進行對抗時會稍處下風。因此,在相持中使用正手拍與反手撕拉相結合的技術組合是法爾克的技術風格和特點。通過綜合多場比賽,可以看到法爾克往往在比賽前半段發揮較好,在比賽的后半段有正手失誤明顯增多的問題,在后續過程中應該從體能、心態等方面入手,使法爾克能夠在比賽中可持續性發揮良好的競技狀態。
2.2.3 接搶段技戰術分析
1.接發球技術得失分情況分析
接發球技戰術的恰當使用能夠起到破解對方發球搶攻戰術的意圖,并且為自己創造搶攻機會[13]。因此,接發球技術的合理運用對整個比賽的結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控制回球的落點以及處理好回球旋轉,能夠破壞對方發球搶攻的目的,為第四板做好鋪墊[14]。

表5 法爾克接發球技術使用得失分情況
從表5數據中可以看出,在接發球時法爾克上手意識和回球質量較高,對于旋轉不強的球會使用正反手直接挑打或搶攻,回球質量高、速度快并且落點刁鉆。在和林高遠的對陣中,對于林高遠發到正手位的短球能夠抓住機會直接挑打得分,有時還會在正手位用反手接,使對手不好判斷來球位置。另一方面,在采用控制技術時,法爾克回球落點長短控制合理,能夠有效限制對方上手。法爾克在和張本的比賽中采用接發球擺短技術取得了很多直接得分,在與馬龍和許昕的比賽中則是將大量高質量的球回劈到對手正手位,誘導對手進入相持階段。整體來說,法爾克接發球技術使用合理,取得了不錯的戰術效果,能夠有效利用正膠反旋轉的特點增加對手的回球難度,再結合正手暴挑、劈長等技術的運用,制約對手發球搶攻。在接搶段能夠利用豐富的接發球技術為自己制造機會,引導到自己擅長的節奏中,整體優于發搶段。
2.法爾克第四板技術得失分情況分析
乒乓球項目新規則的實行使得比賽重心前移,對回合的爭奪更多的體現在前四板上使接搶段的爭奪更加激烈,運動員的接發球搶攻的主動意識與能力明顯加強,橫拍進攻型打法若要有所突破,就必須加強接發球段的主動進攻性[15]。第四板技術對于接發球員技戰術的布置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第四板使用效果將決定是否可以進入主動相持甚至導致對手失誤直接得分[16]。

表6 法爾克第4板技術使用得失分情況
法爾克正手為不容易吃旋轉的正膠膠皮,擊球速度快且弧線比較低平,在接球搶攻上比較具有優勢。法爾克通常在第二板接發球后會率先加力進行搶攻,多以正手擊打和反手快拉銜接進攻,速度快、質量高、角度刁鉆。在第四板的技術使用中,擺短等控制性技術使用較少。通過觀看比賽錄像得到,法爾克在馬龍和許昕的比賽中有意識地搓正手位長球讓對手搶先上手,因為搓球質量較高使對手無法直接打出高質量的回球,之后再利用正膠優勢積極主動進攻得分。由表6數據可以看出,法爾克在接發球搶攻中反手的使用率最高,達到了54.50%,得分率為48.70,超過了正手攻球。反映出了法爾克反手技術相較于以往正膠選手的突出優勢,正反手實力均勻,無明顯弱點。
法爾克在接搶段接發球多采用正反手挑打,速度快、落點刁鉆并且帶有一定的搏殺性質,對于難度較大的球會采取控制性技術,使用合理有效。同時,銜接第四板進行搶攻時得分率較高,反手拉、撕技術和正手的拍擊是在相持中的得分利器。法爾克能根據不同打法特點的對手采取相應的手段限制對手的進攻,把比賽引到自己的節奏中,技戰術使用合理。
2.2.4 法爾克相持Ⅱ段的技戰術運用分析

表7 法爾克相持Ⅱ段最后1板技術使用得失分情況
兩面反膠打法的特點就是以穩為主且旋轉較強,以搶攻為主的顆粒膠選手一但被對手牽制住以后就很難獲勝,所以膠粒快攻型選手在比賽中相持段并不占優勢[17]。法爾克在相持Ⅱ段的整體得分率最低,說明其相持段技術水平不突出。雖然法爾克相對于過去正膠快攻打法選手只能中近臺進行相持,已經具有不俗的中遠臺正反手相持的能力,但與中遠臺相持能力強的選手對抗還是會處于劣勢。在技術使用上,正手使用頻數、得分率均高于反手,法爾克的正手正膠擊打技術在發揮穩定時,是非常有效的制勝手段。但在發揮不穩定時,也是導致其輸掉比賽的重要原因。從比賽視頻中可以看出,法爾克在多場比賽中的后半段都會有正手失誤明顯變多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雖然法爾克側身的使用率很低,但得分率較高,表明在相持中使用側身技術能夠有效得分,在和馬龍、波爾以及李尚洙的比賽中都得到了證明。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法爾克正反手進攻實力強,但在中遠臺被動相持中把握得分的能力還比較欠缺,可以從側身位入手對相持能力進行提高。
1.在發搶段,法爾克發球方式以正手倒板發球與反手發球為主,發球旋轉程度不強,落點為以正手位和中路近網短球為主,輔以對手底線長球牽制對手,為第三板創造機會進行主動進攻。法爾克正反手搶攻實力均勻,正手能夠利用正膠速度快、回球下沉的特性使對方不適應,反手拉技術質量高、能力強。總體來說,法爾克在發搶段技戰術運用合理,達到了良好的程度。
2.在接搶段,法爾克上手意識和回球質量較高,接發球多以正反手直接挑打為主,回球質量高、速度快,有時甚至可以利用接發球彈擊直接得分。在采用控制技術時,法爾克回球落點長短球控制合理,敢于將球搓到對手正手底線,誘導對手進入相持階段。總體來說,法爾克能根據不同的對手靈活多變的采用相應的接發球方式限制對方的進攻,把戰局引入到自己的特長技術中,技戰術運用合理。
3.在相持段,法爾克正反手進攻實力強,在相持中兩面不同膠皮的結合有利于改變球的節奏,使對手不適應。法爾克在近臺相持中正反手的銜接技術流暢,擊球力量大、速度快,具有較強的殺傷力,但如果退到中遠臺便會處于劣勢。但其相對于以前的正膠選手明顯提高的反手拉球與中遠臺相持能力,是其能在當今乒壇占據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1.法爾克雖然發球質量不高,但能夠利用發球方式及落點的變化來牽制對手,為自己創造主動進攻的機會,技戰術使用較為理想。在比賽中可以看到法爾克第三板被攻次數和自身失誤較多,導致近臺搶攻能力沒有完全展現出來。因此,法爾克在加強自己正手搶攻成功率的基礎上,還應加強發球的旋轉與質量,使自己在比賽的發搶段具有更大的優勢。
2.法爾克接發球輪成績比較亮眼,是比賽中的主要得分階段。對于旋轉不強的球敢于積極進攻,但當對方發球質量較高時,應加強落點的控制和每一板的銜接。可適當練習正膠獨有的接球技術,利用正膠制造出不同旋轉的球打亂對方節奏,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接發球后搶攻是法爾克得分的主要戰術,但總是一成不變容易被對手適應,應將控制與反攻有效結合起來。
3.法爾克應該著重加強中遠臺相持的練習,提高自己對付旋轉球的能力,使自己能在相持中不處于劣勢。法爾克使用側身較高的得分率,說明了側身技術是法爾克比賽中的一個突破口,可重點加強。另外,針對法爾克在比賽后半段正手擊球失誤較多的問題,在后續訓練中應從體能、心態等方面入手,使法爾克在比賽中能夠發揮更好的競技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