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瀟,董一鳴
全運會是我國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體育綜合賽事,每隔四年舉辦一屆,其意愿是為我國參加奧運會比賽選拔優秀運動員,同時也是各省、自治區體育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在第十四屆全運會跆拳道女子57KG級的比賽中,江西選手周俐君一路過關斬將并在決賽中以10:6的比分力克湖南選手駱宗詩,奪得了該級別冠軍。隨后周俐君入選備戰巴黎奧運會周期的集訓名單,以備戰2022年杭州亞運會及2024年巴黎奧運會。近年來,周俐君作為跆拳道屆的一顆新星,戰績碩果累累。曾在世界跆拳道大滿貫冠軍系列賽中,戰勝兩屆奧運冠軍瓊斯獲得冠軍,目前周俐君是我國該級別在巴黎奧運會上的奪冠熱門選手。本文對周俐君在第十四屆全運會跆拳道比賽中的技戰術運用進行統計,分析其技戰術運用特征及制勝關鍵,為提高周俐君備戰巴黎奧運會周期訓練提供建議,同時也為我國女子跆拳道整體競技水平提供理論借鑒。
以第十四屆全運會跆拳道女子57kg級冠軍周俐君技戰術使用特征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河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電子數據庫、中國知網等途徑,以“跆拳道”和“技戰術”為關鍵詞,對有關專著論文、期刊等文獻進行重點閱讀,為本文的撰寫做理論參考。
1.2.2 專家訪談法
以跆拳道專項理論為基礎,針對于本研究戰術指標的選取以及相關當下階段跆拳道運動員技戰術運用問題,對跆拳道國際級裁判員、河南師范大學梁瀟副教授以及民族傳統體育教研室主任毛愛華教授進行訪談,根據反饋意見擬定合理的研究思路。
1.2.3 錄像分析法
通過央視體育搜索收集周俐君參加第十四屆全運會4場比賽的全部錄像資料,對周俐君在比賽中運用的技術、戰術等情況情況進行統計。另外,使用Pot Player 64 bit軟件進行慢放與回放結合形式分析,以保證分析數據的準確性。
1.2.4 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表格,對錄像觀察分析得出的周俐君技戰術使用情況進行分類統計。
技術是戰術的基礎,戰術是技術的高級體現。跆拳道作為同場對抗性運動,在比賽中,雙方運動員以互相擊打對方護具包裹的軀干或頭部并產生相應級別的力度值為得分手段,通常認為起腿數量較多的一方得分的幾率也就越大。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將跆拳道技術分為橫踢(前橫踢、后橫踢、雙飛踢)、側踢、下劈、勾踢、后踢、后旋踢、旋風踢和直拳技術,即7腿1拳。
通過表1可以看出,周俐君全運會比賽中使用了橫踢(前橫踢、后橫踢)下劈、側踢、后踢與直拳技術。即4種腿法和直拳。其中側踢與前橫踢技術是周俐君運用次數較多的腿法,這兩種技術占技術總使用率的74.49%。此類動作的特點為速度快、動作幅度小且在比賽中易于攻防的轉換。在比賽中周俐君主要利用前腿的側踢與前橫踢技術將對手進行牽制,在對手出現破綻時采用后橫踢、下劈等進行后續擊打。轉身后踢技術動作完成時間長、重心起伏大、易出現因倒地而扣分等缺點,對于身材較高的選手來說,更不易控制且有效得分部位暴露時間較長。反觀周俐君在比賽中共使用的轉身后踢6次,在全運會這種大賽中相比于其他選手使用次數是較多的,這足以證明周俐君夯實的身體能力足以技在賽場上使用技術時膽大心細、敢打敢拼的精神。

表1 周俐君技術的運用與得分統計
在得分方面,周俐君在全運會比賽中使用的腿法技術均可以進行得分。說明周俐君比賽中采用的技術較為合理且運用時機得當,得分技術從高到低分情況來看,周俐君前腿技術的得分高于后腿的技術的得分,這也符合當下電子護具技術的得分特點。周俐君后踢技術的成功率最高,在比賽中周俐君使用后踢技術多以迎擊的形式進行踢擊,通過步伐調動或前腿技術對對手進行干擾,打亂對手的進攻節奏迫使對手發動進攻,對手再進攻時不易改變技術路線,所以周俐君后踢技術成功率較高。
單一技術指的是在一次進攻中僅完成一次技術擊打,組合技術指的是在一次進攻中完成兩次或兩次以上次數的技術擊打。從表2可以看出,周俐君單一技術使用次數為143次,使用率為56.97%,成功次數為8次,成功率為5.59%,總得分為21分,得分率為47.73%;組合技術使用次數為108次,使用率為43.03%,成功次數為10次,成功率為9.25%,總得分為23分,得分率為52.27%。在技術使用上,周俐君單一技術的運用次數上高于組合技術,組合技術在成功率及總得分方面高于單一技術,這也說明了在組合技術的使用上連續的擊打可以創造出更多得分時機。

表2 周俐君單一技術、組合技術運用情況統計
通過觀察錄像可知,周俐君在單一技術的使用上主要以側踢技術的單一擊打為主。在組合技術的使用上主要以前腿技術創造得分時機后,運用后腿技術進行后續擊打。在當前階段單一的技術運用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女子跆拳道比賽的需要,組合技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周俐君在組合技術的使用上較為豐富,包括中位技術銜接高位技術、高位技術銜接中位技術等對不同擊打部位的變換組合踢擊,部位變換的擊打在比賽中往往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制勝效果。
在跆拳道競賽中,雙方運動員不僅是技術與心理的較量,更是運用戰術的智能博弈,正確的運用戰術往往可以起到限制對手競技能力發揮的效果。所以合理的使用戰術會對最后的比賽結果產生重要的結果。通過觀看周俐君比賽中戰術運用的情況,結合對相關專家交流,本文把跆拳道戰術劃分為進攻、迎擊、反擊與轉換戰術四種類型。

表3 周俐君戰術運用情況特征統計
從表3可以看出,周俐君在進攻戰術的使用次數為119次,使用率為63.30%,成功次數為8次,成功率為6.72%,總得分為19分,得分率為43.18%;迎擊戰術使用次數為30次,使用率為15.96%,成功次數為4次,成功率為13.33%,總得分為11分,得分率為25.00%;反擊戰術使用次數為17次,使用率為9.04%,成功次數為1次,成功率為5.88%,總得分為2分,得分率為4.55%;戰術轉換使用次數為22次,使用率為11.70%,成功次數為5次,成功率為22.73%,總得分為12分,得分率為27.27%。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周俐君在全運會比賽中進攻戰術的運用與得分都是最多的。在我國的武術當中有句話叫“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不斷地進攻才可以提高得分的機會;其次是迎擊戰術,在跆拳道項目中,迎擊戰術也稱為直接反擊,對方在發起進攻的瞬間或進攻過程中進行迎擊,“起腿半邊空”對方在主動進攻的過程中其路線不易改變,抓住時機可以更有效的踢擊對方,從而迎擊戰術是非常經濟的打法。迎擊戰術是主動積極的,運動員要預判對方的進攻意圖并針對性的技術應對;再次為轉換戰術,轉換戰術是指進攻與迎擊的轉換、進攻與反擊的轉換、迎擊與反擊的轉換等多個連續技術采用的不同的戰術行為。 周俐君轉換戰術多是以進攻與迎擊戰術、進攻與反擊戰術相結合的運用,這種戰術的轉換往往是出其不意的,所以命中得分率較高;最后是反擊戰術,反擊戰術分為防守反擊與身體移動的滑步反擊,使用反擊戰術在跆拳道比賽中略顯被動,所以在現在的電子護具時代下使用較少。周俐君在使用反擊戰術時多以防守反擊為主。
進攻戰術、迎擊戰術與轉換戰術是周俐君主要得分手段,在比賽中周俐君在戰術的使用上體現堅決、果斷的狀態,在完成擊打后機體依然保持緊張的狀態迅速貼靠化解或拉開距離再次尋找機會。這也是高水平運動員的一項意識特點之一。
1.周俐君在比賽中使用技術的種類較為豐富,且應變能力強。側踢與前腿橫踢使用率較多。得分技術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為側踢、前橫踢、后踢、后橫踢與下劈技術。
2.周俐君在技術的使用上以單一技術的擊打較多,組合技術的使用在成功率及得分方面高于單一技術,說明周俐君組合技術可以創造出更多得分時機。
3.周俐君戰術運用以進攻戰術為主,反擊戰術運用較少。進攻、迎擊與轉換戰術是周俐君主要得分手段,反擊戰術得分較少。
1.在備戰訓練中,突出前腿技術前橫踢及側踢在比賽中的主導地位,形成以前腿為技術鋪墊,以后腿技術為后續擊打的戰術體系。對旋轉技術擊打頭部及擺踢技術加以儲備。
2.在備戰訓練中,對主動進攻戰術進行強化,保持進攻戰術在比賽中的重要地位。建立進攻后續戰術處理的能力,加強攻防轉換的反應速度,提高反擊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