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潭,汪洪焦,高曉蕾,柴卓旻
(1.鄭州輕工業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1;3.鄭州大學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企業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許多企業也因此對安全問題重點對待,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也隨之得到重視[1]。
為了規范企業安全文化體系,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體系劃分為6 個基本維度和1 個輔助維度,其中輔助維度是由企業根據自身具體的發展建設情況來選定的,屬于可選維度,而6 個基本維度則是確定的,分別為體系要素維度、體系運行維度、安全文化載體維度、安全文化發展維度、企業安全管控維度和企業安全管理專業維度[2]。對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狀態評估,都可以從這7 個維度來進行精準定位,進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這7 個維度相互作用、相互結合,構成了企業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的基本內容[3]。
企業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是用來評價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情況,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專業化改善意見的一個工具[4]。對企業的安全文化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改善方法和發展方向,以此來提高企業的價值和競爭力,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企業安全文化成熟度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業的價值。本文將企業安全文化成熟度分為本能反應階段、被動管理階段、主動管理階段、員工參與階段和持續優化階段五個等級[5-6]。
企業安全文化評價體系中主要的評級對象為決策者、管理者、執行者以及規章制度。根據安全文化的相關理論,結合我國企業安全文化的現狀,對企業安全文化的評價指標進行篩選和分析,得出如表1 所示的評估指標。

表1 企業安全文化評估指標表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將決策相關要素分解為目標、標準和計劃等層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根據決策目標、考慮因素、決策標準和決策對象之間的關系,將決策目標、考慮因素和決策對象劃分為最高層、中間層和最低層,并繪制層次結構圖。
2)構造判斷矩陣:在確定每個層次上每個因素的權重時,并非將所有因素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而是成對進行比較。構造判斷矩陣a(正交矩陣),用aij表示第i 個因子相對于第j 個因子的比較結果:
3)計算權重:通過對矩陣A 的每一行向量進行幾何平均,然后對其進行歸一化,可以獲得每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和特征向量W:
4)一致性檢驗:計算最大特征根λmax:
計算一致性指標CI、隨機一致性指標RI 和一致性比例CR:
當CR<0.1 時,認為矩陣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否則需要調整判斷矩陣。
本次分析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到14 個二級指標的最終權重分別為W=(0.037 7 0.022 1 0.127 4 0.081 4 0.036 4 0.068 5 0.106 8 0.198 7 0.036 4 0.119 0 0.064 9 0.032 1 0.058 2 0.017 7)。從中可以發現執行層的安全態度和安全報告所占比重較大,說明在該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一線的員工對待危險的態度、平時發現危險及時上報對于該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是最重要的。
關于14 個二級指標的評價得分P=(4.93 4.63 4.60 5.20 4.73 5.57 3.80 5.40 5.00 4.90 5.43 4.33 4.53 4.77),得到該企業安全文化成熟度總分數D=W×P=4.906 3,該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現在處于主動管理階段。
企業安全文化成熟度水平確定后,改進順序也是成熟度模型的重要內容,以評價因素的得分和權重為坐標軸建立坐標系:
從圖中可以看出,A3、B4位于區域4,A2、B2、D1、D2、D3位于區域3,C1、C3位于區域2,A1、B1、B3、C2、C4位于區域1。在企業執行者層面上得分相對而言都在4.9 分以上,只有管理者安全文化學習這一項得分在4 分以下,說明管理者對先進安全文化的學習還不到位,還需要繼續努力。相對較低的分數包括領導層的安全文化學習和安全責任,以及監管層的人員管理系統和安全問題反饋系統。這表明領導者對自己的要求不夠高,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可。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仍有疏漏,需要進一步完善。
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并咨詢專家,選擇了4 個一級指標和14 個二級指標用于企業安全文化評價,建立了企業安全文化的成熟度模型。將該模型應用于企業安全文化水平評估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定義并解釋了企業安全文化發展的五個階段。企業可以結合該模型對企業安全文化現狀進行評價,并對標準進行比較,確定企業安全文化發展的安全文化水平階段。
2)建立了企業安全文化成熟度評價體系,將各個影響因素量化。利用相關分析方法分析模型中各指標所占權重,使權重的設置更加專業可信,降低了主觀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3)分析了企業安全文化的現狀,有助于企業在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更好地把握企業安全文化的發展方向,制定合適的發展規劃,使企業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