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秉恒
(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800)
隨著潔凈煤燃燒技的不斷發展,循環流化床燃燒工藝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循環流化床工藝具有較好的燃料適應性,能適用于例如煤矸石、煤泥、中煤等低熱值燃料,包括生活垃圾及生物質燃料。循環流化床采取分級配風和燃料流化燃燒的工藝方式,由于爐內床溫相對較低,為干法固硫提供了良好的反應環境,而且灰渣利用有其獨有特點,因此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隨著我國環保要求的不斷嚴格,新的超低排放政策要求火電廠煙氣中SO2排放濃度要求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即SO2≤35 mg/Nm3。隨著相關環保的污染物排放要求不斷提高,需要對發電企業的排污工藝技術進行相應的升級改造。
目前主要用到的煙氣脫硫工藝主要有濕法、干法、半干法脫硫工藝。由于干法的脫硫效率低而使用較少;而對于半干法脫硫工藝來說,其脫硫效率相對較高,可以穩定在90%左右,以廣州某熱電站CFB 鍋爐為例,其反應器入口煙氣SO2質量濃度為2 463.76 mg/m3,出口SO2質量濃度為192.93 mg/m3,脫硫效率可達92.15%,但對于目前超低排放對于煙氣中SO2質量濃度小于35 mg/m3的要求來說是遠遠不達標的[2]。因此,半干法要實現超低排放還有一定的限制條件,需要日后通過科技手段來不斷改進以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單塔雙循環脫硫與單塔一體化脫硫工藝上有一定的區別,其工藝圖如圖1 所示。
單塔雙循環脫硫工藝設有兩級循環,兩級循環都獨立設置循環漿池和噴淋層,兩級循環依據不同的功能需求設置相應參數。脫硫塔內利用托盤把脫硫區分隔為上、下循環兩個脫硫區,下循區域的pH 值控制在4.5 左右,下循環脫硫區主要負責預吸收及氧化亞硫酸鈣過程,確保優異的亞硫酸鈣氧化效果及充足的石膏結晶時間,從而提高石膏的品質。上循環段的pH值要控制在6 左右(石灰石相對過量),實現SO2的高效吸收,上循環段主要實現脫硫洗滌過程。脫硫塔內形成兩個獨立的環脫硫系統,煙氣的脫硫主要由上下兩個循環區域共同完成[1]。
雙塔雙循環脫硫系統是在單塔脫硫系統的基礎上改造而來,其特點是可以增加煙氣的循環次數,明顯提高脫硫效率。工藝圖如圖2 所示。
雙塔雙循環中,煙氣經過一級循環的時候,可以大大提高煙氣雜質,例如SO2、灰塵、HCl 等,如此,從一級循環出來的煙氣進入二級循環后,會降低對二級循環的影響,增加循環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一級循環塔內的pH 值較低,有利于石膏的氧化,顆粒能夠快速的溶解,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石灰石顆粒度,有效降低磨制系統和氧化風機的電耗。二級塔內的pH 值相對高一些,從而對SO2的吸收有利,從而提高了脫硫效率,高硫煤可以達到98.5%左右。石灰石漿液先進入二級循環,接著進入一級循環,采取這種循環方式可以延長石灰石的停留時間。且兩個循環互不干擾,相互獨立,減少了兩個循環之間的影響,提高反應優化效果,提高煤種變化和負荷變化的適應性。
雙塔雙循環采用串聯運行的思路,既能不改變脫硫劑(石灰石),還能大大提高脫硫效率,引入新設備,提高與舊設備的聯系,大大增加脫硫系統的可靠性。但雙塔雙循環工藝并不適合于所有新建或者改造機組,對于循環流化床鍋爐來說,其爐內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脫硫環境與較高的脫硫效率,而且脫硫成本低,通過爐外煙氣單塔脫硫足以滿足超低排放要求,改造為雙塔雙循環反而會大大增加初投資和運行成本。雙塔雙循環工藝也存在一系列缺點,不僅投資高,占地面積大,而且增加一臺脫硫塔,意味著增加了原煙氣進入脫硫塔的阻力,從而提高了增壓風機的能耗,相應的也會增加一系列用電設備,大大提高了廠用電率,當煙氣通過一級循環進入二級循環時,會導致兩級脫硫塔連接處產生大量積水,酸性液體會導致管路腐蝕,不利于設備的長期運行[2-3]。
由于兩級聯合脫硫系統數量的增加,爐內與爐外作為兩個系統,脫除份額的分配優化受到更高的關注。在CFB 鍋爐后串接FGD 雖然可以進一步降低SO2排放濃度來滿足超低排放要求,但會導致脫硫初投資和運行成本增加,文中給出一些選擇兩級脫除份額配比的一些原則。見圖3。
1)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根據設備包括一些調節閥及控制系統等的因素,對于爐內脫硫控制和爐后煙氣脫硫控制來說,選擇容易調節的優先調節,不容易調節的要穩定調節,最終實現超低排放。
2)CFB 鍋爐爐內脫硫并不是鈣硫比越高越好,鈣硫比的選擇,應當根據煤種及不同容量鍋爐的燃燒和負荷情況,以爐內產生SO3的量最少為原則,一方面提高石灰石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SO3與NH3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銨造成堵塞。
3)對于煤種含硫量相對固定,給料系統、漿液循環系統、調節閥以及一些測量元件等控制與檢測相對準確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結合考慮初投資與運行成本,選擇合適的兩級脫硫中間點SO2設定值,從而滿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實現系統長期經濟運行,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1)我們應該利用好CFB 鍋爐本身帶有的脫硫優勢,并在發揮此優勢的基礎上加大科技創新,實現超低排放。
2)根據目前CFB 鍋爐爐內脫硫的情況,要實現超低排放,增加爐外煙氣脫硫是必然的選擇,但對于煙氣脫硫方法的選擇來說并不是一概而論的,以雙塔雙循環脫硫方式來說并不是對所有爐型和燃料最合理的選擇。
3)對于爐外煙氣脫硫方式的選擇來說,我們要以科學計算、合理分析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以參數保證工藝,其最終原則是在滿足超低排放的前提下實現投入最少,經濟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