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齡:1322歲
收藏地:河南博物院
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市唐莊鄉王河村農民屈西懷在嵩山采藥時,無意間在峻極峰北側石縫中發現了一片純金的簡片。他拒絕了文物販子的高價收買,將金簡捐給了國家。經專家鑒定,這是女皇武則天的除罪金簡,由于武則天的墓穴至今仍未打開,這也是現存唯一屬于武則天的文物。
簡作為祈福禳災的信物,多系帝王之物,按質地分有金、銀、銅、玉等,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則天金簡是中國已發現的唯一金簡,簡片長36.2厘米,寬8厘米,厚約0.1厘米,重223.5克,正面鐫刻雙鉤楷書銘文3行63字——“上言:‘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銘文大意是說,武則天以大周國主的身份,上表于天,說自己“好樂真道,長生神仙”,投金簡是為了向諸神祈福,但投簡的不是她本人,而是道士胡超代她所為。
這一稀世國寶的發現,不僅是研究女皇武則天崇仙仰道思想的直接物證,也是研究當時社會意識形態的寶貴資料。中國歷代帝王為永保江山和個人平安,都會去祭祀、封禪神州名山,而埋藏刻寫天子心跡的簡、策,則是祭祀、封禪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簡、策上呈于天,是天子與天帝的“私話家語”,是國家的“最高機密”。此種“最高機密”,史家無從獲得資料,典籍難以輯載,而簡、策埋藏之地又十分隱秘,后人也難以發現。古老神秘的天子、天帝“人天交通”之門,因武則天金簡的發現而轟然洞開。
曾經有人問魯迅,為什么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為“海嬰”。魯迅感慨萬千地說,因為他在上海住了10年,很有感情,所以給孩子取名為“海嬰”,意思是上海的孩子。不過,他接著補充說:“如果孩子長大,不喜歡這個名字,可以改。”
蔡元培任民國教育總長時,范源濂任次長。范源濂說:“小學沒有辦好,怎么能有好中學?中學沒有辦好,怎么能有好的大學?所以我們的第一步,當先把小學整頓。”蔡元培說:“沒有好大學,中學師資哪里來?沒有好中學,小學師資哪里來?所以我們第一步,當先把大學整頓。”
林語堂是個吃貨,對于吃的感受,他有自己的心得,他說:“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吃。” 他喜歡吃小館子,不喜歡吃整桌酒席,他將整桌酒席稱為“八股菜”。
1923年,鄧穎超收到周恩來從法國寄來的一張特殊的明信片,上面印有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的畫像。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是德國共產黨領袖,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敵人暗殺。周恩來在明信片上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