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毅鵬
近期,陳奕迅演唱的歌曲《孤勇者》火遍全網。神奇的是,喜歡這首歌的不只是陳奕迅的“鐵粉”,還有懵懂可愛的小學生們,不少家長表示:“這首歌我家娃也會唱?!蔽覀兩暇W也會發現,似乎全國小學生都喜歡唱這首歌,就連陳奕迅也不禁發微博感慨:“聽說我出了首兒歌?”
小學生都會唱《孤勇者》,這種現象絕非偶然。流行音樂往往可以跨越年齡和圈層,影響社會上不同的人,而歌曲的傳播路徑,決定了歌曲將會抵達誰和感染誰。在這一點上,《孤勇者》本就是首屬于青少年群體的歌?!豆掠抡摺肥且豢钣螒蜓苌鷦赢嫷闹形闹黝}曲,那些喜愛這款游戲的青少年,自然就成為了歌曲推廣的潛在受眾。
一首歌曲的爆紅,離不開大眾媒介的鼎力襄助。小學生們對《孤勇者》的喜歡,極可能與他們的媒介接觸習慣和所處的環境有關。小學生們并非絕緣于社會生活,當商場、街頭甚至家中隨時可能響起《孤勇者》,或打開短視頻、音樂平臺得到相關推送時,估計連他們自己都很難區分自己的喜歡,到底是一種主動行為,還是因為深陷被《孤勇者》全面包圍的生活場景所致。
此外,小學生表現出對《孤勇者》的喜愛,也因為這首歌與青少年群體特性的契合,以及歌曲旨趣和時代精神的同頻共振,畢竟歌曲創作的源頭是生活,流行歌曲尤其是歌詞內容,是記錄青少年思想價值取向的“筆記本”。
和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小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更加直觀和感性,喜好的也是那些主題鮮明、歌詞簡單、旋律動人的樂曲,在聽和唱的過程中,這類歌曲既能夠給他們以很強的代入感,也能夠在他們同齡人之間引發共情。一旦歌曲本身有過高的唱聽門檻或主題不接地氣,就很難得到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可。《孤勇者》所具有的通俗和流行氣質,恰好就是小學生最能接受、最容易被感染的類型。
《孤勇者》勵志、熱血的歌詞,也是打動孩子們的重要原因。在一次調研中,孩子們不約而同將對這首歌的喜愛,歸結為“歌詞可以讓自己走出低落情緒”“唱歌時內心中會有一股堅強的力量流過,讓自己不懼任何風雨”。不少動情演唱這首歌的小學生,更是把“孤勇者”和自己生活中的英雄聯系在了一起。在他們看來,身邊努力兼顧工作和家庭的媽媽、每天辛勤奔波的外賣小哥、勇敢沖向前的緝毒警察、英勇無畏的消防員、與病魔搏斗的醫生,就是“孤勇者”。通過這首歌,他們投射了自己對英雄的想象,也升華了自身對英雄的情感。
音樂家李斯特說:“感情在音樂中獨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憑借‘比喻’的外殼,也不依靠情節和思想的媒介。”換句話說,音樂只需要憑借旋律和節奏的協調搭配,就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洗滌和沖擊。但《孤勇者》除了音律的動人之外,還是一首帶有啟蒙和教化意義的歌曲,它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確立了小學生對英雄的崇敬,召喚了青少年對英雄的熱愛。難能可貴的是,這首歌所頌揚的英雄不是凌空高蹈、十全十美的,而是觸手可及、不斷趨向完美的形象,因而每個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定義英雄,并通過自身努力打破庸常生活的沉悶,把自己也塑造成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