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婷,付玉志,林涇遠,王 萍,石懷超 ,王豪東,劉 雪,李春道
(1臨沂市檢驗檢測中心 山東臨沂 276001; 2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中心農經服務站 山東臨沂 276000;3臨沂市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 山東臨沂 276000; 4臨沂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 山東臨沂 276000)
大球蓋菇又叫赤松茸、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一種璀璨的食用菌新秀,該菌菇栽培技術簡單,栽培原料來源廣泛,可以充分利用各種作物秸稈、林業生產的廢木屑等。食用菌的腐生特性,對土壤中礦物質轉化、高分子降解及活性物質的富積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被譽為“魯南糧倉”的山東省臨沂市,玉米種植面積達372.3 萬畝,年產秸稈、玉米芯近800 萬噸,有效合理地利用秸稈是當前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近年來為改善農村環境,助力鄉村振興,積極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秸稈-食用菌-有機肥還田”等綜合利用模式。2014 年,球蓋菇棚室栽培在臨沂試種成功,2018 年,為充分利用棚室空間,筆者開展了櫻桃與球蓋菇2 種作物在同一生長環境共生互補的探索性種植試驗。該試驗將大球蓋菇的生長發育特性與櫻桃種植的生產特性相結合,進行樹菌立體栽培,研究了設施櫻桃樹下生料栽培大球蓋菇的生產模式,同時分析種植前后對園地土壤的有機質及養分的影響。試驗發現櫻桃與大球蓋菇棚室立體栽培,可充分利用棚室空間,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降低生產投入成本,經濟效益顯著。
選用供試大球蓋菇菌種:山農球蓋3 號。
菌種培養配料:玉米秸、玉米芯、鋸末質量比為1∶6∶3。
栽植櫻桃品種:美早(主栽品種)、紅燈(授粉品種)、薩米脫(授粉品種),為8 年生結果樹。
試驗地點設在莒南縣坊前鎮大劉家岳河村和蘭山區方城鎮綠農合作社;試驗點選取2 個有代表性的設施棚,每個約2 畝,立體栽培櫻桃和大球蓋菇;在選定的設施棚中,在種菇前和種菇后隨機選取5 點采集土樣,每點按0~20、21~40 和41~60 厘米分層采集,經風干、磨細過40 目、60 目篩備用。
櫻桃種植株行距為2.0 米×2.6米。大球蓋菇采用生料壟式栽培。9 月末10 月初,平整櫻桃樹下壟面,建立畦床,畦寬約80 厘米,撒一層生石灰殺菌殺蟲。畦床兩側預留翻土,用于覆土。然后鋪料播種,用料量為25.0~30.0 千克/米,分3 層均勻鋪撒。每層鋪料完成后,采用梅花法播種,菌種用料0.8~1.0 千克/米,在第三層鋪料完成播種后覆土,控制壟高在35~40 厘米。播菇1 周后,噴水覆蓋玉米秸,盡量均勻,不能漏出覆土。
10 月下旬,菌絲生長階段,控制培養料溫度在22~28 ℃,土層內菌絲形成的菌束扭結成白色子實體原基時,要少噴勤噴水,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菌絲生長過程中若培養料溫度達到30 ℃以上或覆土層干燥時,應朝覆蓋的玉米秸上噴適量冷水,覆土層濕潤即可。
出菇階段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75%~80%,保持覆土層濕潤,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90%~95%,溫度控制在12~25 ℃,保持棚室通風良好。
收獲期在菇體菌幕剛破裂、菌蓋內卷時及時采收。采收后,清除殘菇,盡快填平壟面上形成的穴口,并覆蓋適量玉米秸。
次年2 月中旬,櫻桃花期,此時大球蓋菇采收高峰已過。棚室溫度應控制在20~22 ℃,濕度應控制在50%~70%,適時在棚內放置2~3 箱授粉蜜蜂,以提高授粉率,促進櫻桃坐果。
大櫻桃種植的光照、肥水、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依據常規棚室櫻桃栽植技術管理即可。櫻桃采摘(圖1,圖2)要適時,以避免霉果數量增加。

圖1 櫻桃成熟期

圖2 對比棚室(未栽培大球蓋菇)
土壤樣品檢測在臨沂市農業質量檢測中心進行,結果見表1。由結果可以看出,在這2 個試驗點櫻桃樹下栽植大球蓋菇棚室中,種植大球蓋菇后對土壤有機質產生顯著影響,有機質含量顯著增加;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也有明顯增加;土壤pH值顯著低于種菇前。

表1 種植大球蓋菇對園地土壤養分的影響
每畝棚室建設成本95 000 元,使用壽命按20 年計,平均年投入4750 元;肥水一體化設備成本3000 元,壽命按5 年計,平均年投入600 元;防蟲網、遮陽網2000 元,壽命按3 年計,平均年投入670 元;粘蟲板、殺蟲燈等年平均投入300元;當地土地流轉年費用為1000 元,費用總合計投入101 300 元。平均年投入成本為7320 元。
櫻桃選種8 年生大樹,每株80 元,每畝栽植128 株,總投入需10 240 元;菌種購置3080 元;生料購置4960 元。每畝施用基肥兔糞255 袋,每袋12 元(25 千克/袋),年總投入3060元。每畝病蟲害防控藥劑年投入200 元,人工費年投入10 850 元。合計投入32 390 元。
櫻桃平均年產量為760 千克/畝,市場平均售價160 元/千克,每畝年收入為121 600 元,大球蓋菇平均年產量3000 千克/畝,平均市場售價15 元/千克,每畝年收入45 000 元。設施櫻桃大球蓋菇立體栽培年總收入為166 600 元。
由表2 和表3 分析得出:設施櫻桃大球蓋菇立體栽培年總投入為39 706 元,年總產出值為166 600 元,年產效益為12.7 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表2 設施櫻桃大球蓋菇立體栽培年投入概算表

表3 設施櫻桃大球蓋菇立體栽培年產出概算表
設施櫻桃大球蓋菇立體栽培改變了菌菇的栽培模式,櫻桃與大球蓋菇形成種植互補,達到了果菌雙收的目的。且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利用玉米秸稈等農產品副產物生產大球蓋菇,使園區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提高,土壤氮磷鉀含量有所增加,調節了土壤pH 值,提高了櫻桃果品品質。同時利用大球蓋菇轉化玉米秸稈,種植技術簡單,可操作性強。關鍵是菌渣作為肥料自然還田,有效提高了櫻桃園區土壤通透性,培肥地力,既產生了生產效益,又使廢棄物得以資源化利用,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以往素有“櫻桃好吃樹難栽”之說。隨著科技進步,櫻桃種植已經不再是困擾果農的難題。而設施櫻桃與大球蓋菇立體栽培則是近年來的一種創新模式,為秸稈綜合利用和改良土壤,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且投入產出明顯高于單一種植模式,效益顯著(圖3)。在臨沂市蘭山區、莒南縣等縣區試種推廣后,深受廣大果農歡迎,推廣面積逐年增加。該種植模式為推動臨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提供了現實樣板,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圖3 大球蓋菇采收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