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雅億

男孩周喬鋼從小就喜歡《蛋殼里出來的奶奶》這本童話書。
小男孩埃利亞斯撿了一只蛋,有一天蛋里孵化出了一個長著翅膀、滿臉皺紋、只有雛鳥般大小的“奶奶”。
奇妙的是,這位奶奶像孩子一樣不懂人情世故、不會生活,需要他時時呵護。在這個過程中,埃利亞斯學會了珍愛生命,更了解了為人父母的感受。
埃利亞斯如此描述自己愛奶奶的原因——奶奶總有時間陪你。她會興致勃勃地連續給你講十遍她的故事,因為她老是忘記剛剛已經講過了。
她醒得很早,你鉆進她的被窩,她也不會討厭你,如果你愿意,她甚至可以從早上5點半就給你講睡覺前才該講的故事。
與故事里的埃利亞斯一樣,周喬鋼也有個奶奶。她已經70多歲了,雖目不識丁,卻有一套樸素的農婦教育理念。對喬鋼,她是“野養散養”“盲目鼓勵”加“嚴格管教”。說來奇怪,周喬鋼并沒有被她慣壞。除了考試成績一般外,周喬鋼屢屢在航模和作文比賽中獲獎。
他性格陽光、人緣極好、愛做家務、熱愛運動,還會種植各種蔬菜。奶奶常說:“考不上大學,就務農。”
當爸爸媽媽在家里談論別人家孩子的成績排名時,奶奶常常反駁:“第一名,排在那里被幾百個人追,多累啊!當爹娘的怎么忍心讓孩子做第一名啊?”
雖然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奶奶是個固執、落伍甚至有些乖戾的老太太,然而她思想中的天真和固執,顯然很合小朋友的胃口。
周喬鋼的朋友們都喜歡奶奶,每當她用枯樹枝一樣的手指撫摸孩子們的臉蛋時,他們都會咯咯地笑個不停……
奶奶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十余年,然而她的生活方式仍是田園式的。她將自家的花園改造成了菜地,一年四季的蔬菜她都帶著孫子周喬鋼一起種出來;她養了三只狗、一只貓、兩只烏龜和一缸金魚;她喜歡用縫紉機做衣服,并且堅決抵制洗衣機。
除了學業,奶奶在其他方面對周喬鋼的教育都很嚴格,比如說絕對要有責任心。
五年級的某天,周喬鋼突然被班主任叫出來。班主任說:“你奶奶來了,說有十萬火急的大事要你回家。”
還沒走到門衛室,周喬鋼便看到奶奶孤零零地站在學校大門之外,旁邊停著一輛出租車。奶奶說:“打車費算你的,把垃圾扔掉再回學校。”
原來,從周喬鋼會走路起,奶奶就教他把家里的垃圾扔到樓下的大垃圾桶。到五年級之后,他開始找借口推卸這件事情。奶奶曾笑瞇瞇地對他說:“下次你再忘記,我就去學校找你。”
周喬鋼以為這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奶奶言出必行。
這是奶奶生平第一次坐出租車,來回的費用都從周喬鋼的零花錢里扣。算算經濟賬,再想想自己要補寫的請假條,周喬鋼終于意識到“扔垃圾是人生中頭等大事之一”,從此他再也沒有偷懶不做家務了。
奶奶就是這樣,她認為重要的事情,沒有折中,不講理由,一定得做好;她認為無所謂的事情,就算是“好好學習,沖刺名校”這種“共識”,她也嗤之以鼻。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奶奶的帕金森病變得嚴重了。雖然她身體依舊健壯,但是腦子退化得很快。幾個月的時間,她變成了一個需要“時時呵護、不斷重復”的老小孩兒。
當爸爸媽媽累得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周喬鋼一下子長大了。就像童話里的小男孩埃利亞斯那樣,他對奶奶充滿了耐心和愛憐,遠遠超過任何人。
吃早飯時,他不厭其煩地叮囑奶奶:“項鏈(寫著聯系方式的掛牌)戴好沒有?家里的電話是8215676,背一遍!”
奶奶皺著眉頭,想了很久才說:“826——6666。”
周喬鋼教她好多遍,她依舊背不出來。爸爸媽媽對這件事情已經放棄了,周喬鋼卻換一種方式教奶奶:“菜地里種著向日葵、絲瓜和葡萄。”奶奶背出來了,周喬鋼才放心地讓她出門去遛彎。因為小區里只有周喬鋼家種了這些植物,奶奶記住這些,保安就會將她送回來。
以前愛干凈的奶奶,患病后總是忘記擤鼻涕。周喬鋼就一遍遍地給她擦干凈。他還每天都給奶奶洗腳,兩周剪一次腳指甲……周喬鋼常常跟奶奶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因為老師怕臭,他不敢在幼兒園拉屎。那時奶奶每天都耐心地跟他說:“臭臭不臟,是草木的糧食。人啊,種什么就收什么……施夠大糞,才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如今,周喬鋼和奶奶的角色對換了!奶奶當年在周喬鋼身上所種下的耐心和愛,在她風燭殘年時得到了收獲。
周喬鋼每個早晨都幫奶奶洗臉,將她凌亂的頭發梳得服服帖帖。他每個傍晚都陪奶奶散步,照顧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一告訴奶奶名字……
每當有人夸贊周喬鋼孝順懂事時,他總會把一切歸功于奶奶。
奶奶多年來對他進行的種植植物、照顧動物、清理垃圾等訓練,塑造了周喬鋼熱愛生活、富有責任心的美好品格。當奶奶病成一個“孩子”后,她得到了周喬鋼無微不至的呵護。而且,就像童話中美好的感情一樣,隨著奶奶的老去,家人們更加珍惜她。
奶奶雖然從不曾進過學校念書,卻一直用生命培養家中的每一個人。而周喬鋼的成長,除了被在學校習得的知識充實著之外,還滲透著那篇童話般美好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