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孝代 徐榴珍

7月8日,福建省三明市老年大學建校35周年文藝匯演正在舉行。鄧濱濤、任曉丹兩位老師聯袂演唱了一首男女聲二重唱《我們的新時代》,演唱清新自然,情感真摯,博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鄧濱濤、任曉丹是山東老鄉,既是人生伴侶,也是講臺前的同事、舞臺上的搭檔。作為優秀的青年歌手,雙雙受聘在三明市老年大學音樂系任教。夫妻二人滿懷執著與激情,踐行著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腳踏實地書寫青春芳華,以敬業奉獻的精神和出色的教學業績,贏得了老年學員的交口稱贊。
風雨同舟路,相依相伴行。鄧濱濤、任曉丹在老年大學三尺講臺默默耕耘,比翼齊飛。他們的孩子才6歲,由于教學工作繁忙,有時周末也顧不上陪伴孩子。但是老年大學有排練、演出任務時,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到,毫無怨言。
鄧濱濤視老年學員為親人,注重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他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學員,義務授課。并努力創造機會讓更多學員走上舞臺,匯報教學成果,讓他們體會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的幸福感。學員羅輝明雙眼視力僅有0.025,只能感光,但為了聽鄧老師的課仍然堅持求學。他飽含深情地說:“鄧老師的聲樂課對我特別有吸引力,他善于通過音樂與老年學員交流情感,常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我十分享受聲樂班輕松快樂的氛圍?!?/p>
任曉丹大學畢業后在三明學院附小擔任音樂教師,曾獲教育部“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省級優課”、三明市教育系統“最美教師”等諸多榮譽。作為“名師”,她任教的老年大學音樂(1)班和卡拉OK班,學員人數爆滿,超過百人,是老年大學學員人數最多的兩個班級。任曉丹演唱技藝精湛純熟,且又熟知教學規律,針對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在寓教于樂上下功夫,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留住了老學員,吸引了新學員。有的學員接受能力和反應較慢,她耐心分解動作,手把手指導,給予他們愛心;發現學員有了點滴進步就及時表揚,增強學員信心。每次節目排練,任曉丹都是全身心投入。排練時,由于人員多,場地大,她嗓子喊啞了,就喝口水潤潤嗓繼續排。在她的敬業精神感召下,學員總是自覺準時到場,一絲不茍演練每一個動作,唱好每一句歌詞,走好每一個臺位,雖然個個練得汗流浹背,腰酸腿痛,但沒有人抱怨過一句。
任曉丹說:“在老年大學任教,不僅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還為老年人帶去更多的歡樂,我為自己是一名老年大學教師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