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肖
(國家管網集團海南天然氣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8101)
RCM 是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 的簡稱,即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它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用以確定設(裝)備預防性維修需求、優化維修制度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
RCM 的基本思路是:對系統/設備進行功能與故障分析,明確系統內各部件故障后果;用規范化的邏輯決斷程序,確定各種故障后果的預防性維修對策;通過現場故障數據統計分析、專家評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證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維修停機損失和最小的維修資源消耗為目標,優化系統的維修策略[1-2]。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由眾多設備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通過設備的相互協作,將海上運輸來的LNG 通過一定的工藝流程存儲在LNG 儲罐并外輸至下游用戶。按照系統劃分原則可將LNG 接收站劃分為卸料系統、儲存系統、BOG(Boil Off Gas,LNG 蒸發氣)處理系統、外輸系統、氮氣系統、海水系統、生產水和生活水系統等12 個生產及輔助系統,主要包括快速脫纜鉤、登船梯、卸料臂、LNG 儲罐、低壓泵、高壓泵、海水泵等設備。
目前,LNG 接收站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多數采用故障性(事后)維修與計劃性(預防)維修相結合的傳統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故障性維修多數采用設備故障閉環管理模式[3],通過人員巡檢管理,并結合設備運行狀態監測設備(振動監測系統)、油品檢測等手段,及時發現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故障與隱患,對設備進行故障性維修。計劃性維修主要參照設備技術文件,按照推薦周期對設備進行維修、維護,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LNG 接收站設備需滿足天然氣供應的連續性要求[4],導致該維修的項目沒有及時處理、小故障轉變成大故障,最終不得不采用故障維修,導致維修成本升高、設備可靠性降低。
(2)對各類備件消耗規律掌握不準,存在急需的備件不到位、不常用備件占庫存的問題。而且維修過程中有可能拆裝了一些可正常工作的部件,不僅增加了維修工作量,也延長了維修停機時間。
(3)因設備運行狀況、使用環境與設備設計使用條件存在差異,設備故障特性與設計屬性不一致,盲目按照廠家技術文件進行周期性維修,會產生維修不足與維修過剩的問題。
(4)由于備件供應質量、設備本身缺陷、維修條件限制等原因,形成設備越修越壞、越壞越修的惡性循環,嚴重降低設備的可靠性。
RCM 以系統功能與故障分析為基礎,在明確系統故障、故障后果及故障嚴重程度的前提下,采用設備故障數據統計、專家評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應用邏輯決策方法做出有針對性的維修決策,保持和恢復設備的可靠性,使設備管理和維修更具科學性[5]。不同維修方法的特點見表1,其中,FTA 為Fault Tree Analysis的縮寫,即故障樹分析法;FMEA 為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的縮寫,即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

表1 不同維修方法的特點
通過FMEA 對設備的故障進行分析,列出所有的功能及其故障模式和后果,并對故障影響進行分類評估,然后根據后果的嚴重程度,對故障模式做出維修決策(圖1)。

圖1 RCM 邏輯決斷流程
為滿足分析要求,進行RCM 分析時需提供下列信息:①設備數據,即設備分類、功能、運轉情況、環境因素、技術特征參數等;②設備的故障信息,如設備故障模式、原因、影響和后果、頻率、故障依據、檢測方法等;③設備維修信息,如人員配置、備品配件、維修時長、維修種類、工器具等;④費用成本信息,如維修費、備件成本、措施費等;⑤設備狀態監測數據,如設備運行數據、狀態監測數據等[6]。
2.2.1 確定重要功能產品
FSI(重要功能產品)是指發生故障后會影響設備使用性、安全性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產品。這些部件可以是系統、子系統、部件或零件等,一般情況下指分系統、零件。將設備按照復雜程度依次列出所有部件,重點分析發生故障后會嚴重影響設備功能的部件,形成“結構樹”。
2.2.2 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
FMEA(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主要用于分析重要產品的功能、故障模式以及導致功能故障的原因和影響。
(1)主要要求:①只對最底層次重要功能產品進行分析;②針對每一項重要功能產品進行分析,對其功能、故障原因、故障過程、故障模式及其影響進行描述;③根據各重要功能產品的功能對每個故障模式進行評價,分析故障原因;④長時間未采取防護措施且從未發生過故障的功能產品不進行分析。
(2)可以達到以下目的:①找出設備運行中潛在的故障及影響后果;②確定故障發生的頻率及降低故障發生頻率的方法;③分析得出影響設備安全、穩定、長期運行的關鍵故障模式;④分析出潛在故障發生的機理及預防、解決方法。
2.2.3 RCM 邏輯決斷
針對功能產品的故障原因,按照RCM 邏輯決斷圖[5,7]進行分析,制定針對該故障原因的維修策略。各功能產品的維修策略可參考以下數據:①設備技術資料;②同行業類似設備的相似數據;③設備故障統計數據;④技術專家的分析判斷;⑤重要功能產品維修策略建模和定量分析結果。
2.2.4 制定維修策略
為提高維修工作的作業效率,通常把維修周期不同的維修項目組合在一起,組合項目時應以預定的周期為基準,盡量采用預定的周期。為方便管理,一般采用日、周、月、季、年的維修周期,把各項預防性維修工作列入相鄰的維修周期,同時結合設備維修成本模型分析結果,綜合制定設備維修策略[8]。
制定設備維修策略的基本原則是:在滿足運行可用度的要求下,使綜合維修成本最低,實現設備維修的最優化,使用設備可用度、綜合維修成本等指標來評價維修策略的優劣。
可用度(A)是指設備長期運行后,設備處于正常狀態所占的時間比例,即:

其中,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正常運行時間)為設備平均故障時間間隔,指設備無故障運行的平均時間;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恢復時間)指設備從發生故障到維修結束恢復其功能的平均時間。因此,MTTF=
一般情況下,設備的故障率符合指數分布規律,即:

則設備可靠度為:

式中 F(t)——設備故障率分布函數
t——設備運行時間
因此,可確定設備的維修周期T=-lnR(t)×MTTF。
設備維修成本主要包含設備故障維修成本、設備停機損失等部分,可表示為:


設Td為設備運行期間累計故障時間,Tmax為設備累計運行時間。當已知設備的可用度及部件的故障率時,有:

維修周期T 的確定是制定維修計劃的關鍵:T 過短,表示維修過于頻繁,造成維修成本增加;T 過長,表示維修不足,設備故障率上升,將導致維修成本增加、設備可用度降低。
實施RCM 的最終目的在于在滿足設備可用度的前提下優化設備維修周期,使得綜合維修成本最低。
卸料臂是接收站核心設備之一,LNG 接收站一般配置4 條卸料臂,即3 條液相臂、1 條氣體返回臂,實現LNG 的輸送與BOG 的反輸功能。表2 為卸料臂的主要技術參數,其中1 bar=0.1 MPa、1 in=25.4 mm。

表2 卸料臂主要技術參數
卸料臂主要有內臂、外臂、液壓系統、緊急脫離系統、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卸料臂通過液壓系統操作,使內、外臂旋轉,將船上LNG 輸出管線與碼頭卸料管線連接起來,卸料臂安裝有緊急脫離(ERC)系統和控制系統,在緊急情況下LNG船舶能快速安全地與卸料臂脫離(表3)。

表3 卸料臂主要功能產品
海南LNG 卸料臂于2014 年8 月投入使用,按照技術文件推薦的維護方式與維護周期,該設備投入運行后5 年內的故障模式影響分析統計見表4。

表4 卸料臂FMEC 分析表
經統計,該設備在運行的43 800 h 內共發生11 次停產故障,累計維修時間809 h,設備平均故障時間為3982 h,由式(1)可知該設備可用度為98.2%。若將設備的可靠度設置為80%,則由式(5)可確定維修周期為889 h。
根據表2 數據,統計卸料臂不同功能產品故障頻次及平均周期(表5)。

表5 卸料臂功能產品故障次數與平均故障周期
結合設備廠家資料與實際維修經驗,可認為遙控器、旋轉接頭、密封墊圈為偶然故障,在制定維修策略時不予考慮,可制定以下維修方案:
(1)方案1:按照廠家技術資料推薦維修方式,對卸料臂進行維修。
(2)方案2:按照卸料臂RCM 決斷,每889 h(37 d)對該設備進行全面維修。
(3)方案3:在廠家技術資料推薦維修方式的基礎上,按照卸料臂RCM 決斷,結合故障頻次與平均周期分析結果,對功能產品進行RCM 決斷,采用月、季、年的維修周期對卸料臂進行維修,在廠家技術資料推薦維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表6的維修內容。

表6 方案3 卸料臂維修周期及維修成本
結合式(6),以3 年為周期,各維修策略對應的維修成本分析見表7。

表7 不同維修策略的綜合維修成本 萬元
由上述分析可知,方案1 綜合維修成本為227.03 萬元,設備故障產生的維修成本過高,存在維修不足的問題;方案3 綜合維修成本為276.12 萬元,均為預防性維修產生的成本,存在維修過剩的問題;方案2 最為合理,且綜合維修成本最低。
2017—2020 年海南LNG 接收站采用方案2 對卸料臂進行維修,期間發生偶發性設備故障1 次,維修時長74 h,由式(1)可知該設備可用度為99.7%,較使用RCM 前提高1.5%,綜合維修成本降低了70.4%。
(1)RCM 是一種現代化設備管理模式,通過系統性、多層次分析設備故障規律,綜合制定設備維修策略,克服了“多維修、多保養”和“故障后再維修”的傳統維修弊端,使維修工作更具有科學性。
(2)應用RCM 可供維修部門制定、執行維修作業計劃,完備的RCM 分析記錄可為設備維修提供詳實的歷史數據,為優化人員配置、建立備品配件安全庫存、統籌生產與檢修之間的時間安排提供數據支持。
(3)本文建立的RCM 故障分析、設備維修成本分析模型,經實際驗證,可有效用于綜合分析、制定維修策略,降低維修成本,為RCM實施提供了可行途徑。
(4)隨著LNG 接收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設備維修所占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故障控制與預防性維修已成為LNG 接收站設備管理過程中的關鍵,應用RCM 對保證LNG 接收站設備安全運行、防止重大事故發生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