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峰和
(龍巖技師學院,福建龍巖 364000)
鉗工技能實訓是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的主要專業技能課程之一,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銼配是技能實訓中綜合性強、難度大又非常重要的課題,它涉及到識圖、劃線、鏨削、鋸削、銼削、鉆孔、鉸孔、攻螺紋、套螺紋等各項基本內容,是綜合運用鉗工的多種基本操作和測量技術,使兩個或多個工件達到配合要求的一項技能操作。銼配具有綜合運用鉗工技能、技巧的特點,是鉗工技能等級鑒定和技能競賽的主要考核內容之一,在鉗工中級工技能鑒定的考核中和銼配有關的配分達總分的20%~30%,高級工和技師考核中有關銼配的配分所占比重還會更高,提高學生的銼配技能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多年的鉗工實踐訓練和鉗工實習教學中發現,學生面對鉗工實訓中主要以手工操作為主,而且勞動強度大,加工工件相對單一、枯燥,但對技術水平要求又高的特點時,特別是在銼配綜合訓練中,學生的積極性明顯下降,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本人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觀因素,也有實習車間的設備和環境等客觀因素,還與實習指導教師是否按照科學的方法指導銼配技能訓練有著重要關系。銼配有方法上的技巧,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事倍功半。摸索總結出在鉗工實訓中提高銼配技能的若干做法,供各方參考討論。
銼配是鉗工實訓中綜合課題的實訓內容,也是學生由前期的單項操作技能逐步過渡到多項操作技能的有機結合[1],單項操作技能不過關,銼配綜合技能就無從談起。所以,在訓練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讓學生打好基礎,掌握好單項操作技能。采用單項訓練,可以使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不會顧此失彼,這樣就大大減輕學生腦力的一部分負擔,便于工件質量的控制。然而平時有的學生為了貪圖短時間完成加工任務,往往忽視了重要的單項訓練,認為這樣可以節約時間、加快速度,往往由于沒有認真做好單項訓練,造成在基準轉換、姿勢動作、修配余量、操作銜接、配合精度等方面存在問題。單項訓練從表面上看,好像多占用了一些時間,也增加了操作的一些步驟,但整體上,可以使銼配更加精細和富有成效。因此,在指導學生實訓過程中,特別是綜合性較強的課題時,實習指導教師要注意做到以下3 點。
(1)在單向訓練初始階段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各項基本操作技能,也要有針對性地把綜合訓練課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單向訓練時給予呈現,分擔學生在綜合訓練課題的難度。
(2)從單向訓練轉入綜合訓練課題時,由于加工工藝復雜程度明顯提高,會給學生加重心理負擔,精力無法有效集中,很容易導致加工工藝的不合理,影響加工速度和質量,出現配合件配合不上或配合間隙過大的問題。因此在進行綜合訓練時,教師需要格外注意觀察學生操作過程,及時發現學生在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立即解決,避免出現問題的“堆積”現象。
(3)單向訓練不僅適用于初始階段,即使進入綜合訓練課題以后,都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多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課題,再次進行單項訓練。
在整個銼配技能訓練過程中,綜合練習與單項訓練并不是單獨進行,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有分有合,不斷交替進行。
按配合形式不同,銼配可分為平面銼配、角度銼配、圓弧銼配和三種銼配形式組合在一起的混合式銼配,共4 種[2]。在這些不同配合形式中,最難的也是讓大部分學生最頭痛的就是混合式銼配,因為混合式銼配可能包含了前面3 種銼配形式中的兩種或以上的組合,但是混合式銼配又是技能等級考核或技能競賽常用的題型。
學生在混合式銼配過程中,可能出現以下現象:①平面銼配、角度銼配、圓弧銼配這3 種基本的銼配形式基本功不夠扎實,一旦出現混合式銼配就亂了頭緒,手忙腳亂,結果自然做不好;②沒有掌握銼配的基本原則,錯誤地修銼凸件或凹凸件同時作業,以致尺寸失去精度;③無法正確判斷銼配不上的原因,從而盲目修銼,結果是高點修銼不到、低點越銼越低,導致配合間隙越來越大;④由于反復修配還是無法達到配合要求,隨之產生焦躁情緒,結果就出現關鍵的尺寸控制意識蕩然無存。
針對以上問題,把難點作為單獨練習進行反復訓練,對順利完成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可采用下列方法得以解決:對平面銼配、角度銼配、圓弧銼配這3 種基本的銼配形式設計經典小課題,反復練習。只要把這3 種基本銼配形式的技能掌握精通了,不管混合式銼配怎么變化,都會水到渠成。
2.2.1 凹凸件明配
平面銼配可以先設計如圖1 所示的凹凸件明配小課題,這樣做的優點有:

圖1 凹凸件明配
(1)凹凸件是平面銼配中最典型的配合件之一[3],它要求學生控制好工件的對稱度和尺寸要求,以及90°轉角的清角到位,把最典型、最基本的平面銼配件反復做熟練了,其他平面銼配自然就容易掌握了。
(2)凹凸件加工工藝路線單一明確,容易理解,減少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但它又能讓學生理解銼配的一些最基本原則。例如,先加工凸件(基準件)、后加工凹件(配合件)的原則;對稱性零件先加工一側(直至此側完全符合圖紙要求),以此側做間接測量,待該面加工好后再加工對稱性零件另一側的原則;按中間公差加工的原則;減少誤差累積原則;最小誤差原則等。
2.2.2 凹凸件盲配
當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圖1 所示的凹凸件明配小課題后,還是以凹凸件為小課題,但是可以增加一些難度,例如讓學生練習圖2 所示的凹凸件盲配小課題。這樣做的優點有:

圖2 凹凸件盲配
(1)可以對前面凹凸件明配小課題的技能掌握程度有一個檢測,因為明配件相對盲配件來說,對基準件即凸件的要求沒有那么高,凸件尺寸的誤差可以通過后期的凹件修銼得以彌補。但是盲配件就不行,盲配件的檢測是檢測人員分割下來后配合的,而工件加工人員無法直接修銼,這樣盲配件對基準件即凸件的對稱度、尺寸、形位公差、90°清角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導致最后分割下來后無法配合,或配合間隙過大等問題。因此,凸件要精心制作,達到精度后,絕不再動。
(2)通過對凹凸件盲配小課題的反復練習,使學生對平面銼配技能有了更高層次的掌握,為后期的混合式銼配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礎。
注意,凹凸件盲配小課題需要在前面的凹凸件明配已經熟練的基礎上進行,不得越級進行,否則不但達不到效果,而且會讓學生失去信心。
角度銼配可以設計如圖3 所示的三角拼塊小課題,讓學生反復練習,直到熟練掌握為止。這樣做的優點有:角度銼配相對平面銼配來說難度會有所提升,它不但有平面銼削的技能技巧,還要考慮角度的問題,這樣設計最簡單、最常見的60°角為突破口,反復練習,同時掌握最簡單的角度測量和圓柱棒間接測量尺寸的方法,可以為以后復雜的角度銼配和混合式銼配打好堅實的基礎。

圖3 三角拼塊
圓弧銼配可以先設計如圖4 所示的單一半圓弧銼配小課題,讓學生反復練習,直到熟練掌握為止。這樣做的優點有:圓弧銼配是3 種基本銼配形式中相對難度更大的銼配形式,所以設計最簡單的單一半圓弧銼配小課題,讓學生在最簡單的圓弧銼削上掌握的圓弧銼配的技巧。

圖4 單一半圓弧銼配
把配合形式中前3 個最基本的配合形式逐個進行突破訓練,做到徹底掌握平面、角度、圓弧銼削的基本操作要領,理解典型工件加工工藝,基本的測量方法和技巧,那么混合式銼配的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從多年的鉗工實踐訓練和鉗工實習教學中總結出,學生在工藝分析和加工技能中都有可能出現失誤,關鍵是要從失誤中找出原因。在實習教學中通過這樣的分步訓練后,再讓學生進行具體的銼配課題實訓練習。不論銼配難點有多少,只要耐心地找出問題的癥結,利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從3 個最基本的配合進行突破訓練,掌握操作要領,適當擴大練習范圍,對范圍內的重點問題精講多練,勤學苦練,養成不怕吃苦、不怕臟、不怕累、勤思考、愛鉆研、愛向別人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操作訓練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讓學生對銼配技能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技能教學的進行,并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