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殿友,張俊虎,王 斌,張巨翼,任根利,高陶虎
(1.渤海裝備鉆井裝備公司,天津 300280;2.渤海鉆探第三鉆井分公司,天津 300280;3.中國石油集團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目前小尺寸螺桿鉆具使用中存在動力不足、機械效率低、事故率高等問題。小規格側鉆鉆頭常規多使用單牙輪鉆頭、巴拉斯雙心鉆頭,但存在壽命短、機械鉆速慢等問題。隨著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bit,聚晶金剛石復合片鉆頭)的發展,目前也應用到開窗側鉆工況中,但常規通用PDC 鉆頭在這種工況下使用時也存在機速偏低、成本高等問題。
國內同時具備螺桿鉆具和PDC 鉆頭生產和研發能力的廠家較少,具備螺桿鉆具+PDC 鉆頭匹配性研究的更少。小尺寸螺桿鉆具+PDC 鉆頭生產加工較大規格的鉆具存在一定難度,一般廠家較少投入研發。
內蒙古蘇里格地區開窗側鉆井水平段長度一般為600~800 m,目的層為盒8 下段,主要以砂巖為主,部分井段為泥質砂巖,大多數地層可鉆性比較好,部分地層石英含量可達70%以上,研磨性比較強,對鉆頭破壞性比較大。由于側鉆井井眼尺寸及井型特點及小規格側鉆PDC 鉆頭和螺桿鉆具自身特性,在這種工況下使用時鉆頭與螺桿鉆具參數容易不匹配,不能發揮各自的性能,影響鉆進效率。
側鉆井經過開窗修窗作業后開始進行鉆進,根據地層特點及鉆具組合,選擇118SD3531H、118SD3432 型PDC 鉆頭和5LZ95X7Y-I、5LZ95X7Y-I 型螺桿鉆具進行配合使用。
(1)118SD3531H 鉆頭采用5 刀翼13 mm 復合片,攻擊性頭型,布齒1308 型復合片15 顆,采用5 個固定噴嘴單排齒設計。
(2)118SD3432 鉆頭采用4 刀翼13 mm 復合片,攻擊性頭型,布齒1308 型復合片13 顆,采用4 個固定噴嘴單排齒設計。
(3)5LZ95X7Y-I 螺桿鉆具為5~6 頭設計,3 級,鉆頭速度90~170 r/min,工作壓降2.4 MPa,最大扭矩1150 N·m。
(4)7LZ95X7Y-I 螺桿鉆具為7~8 頭設計,3 級,鉆頭速度60~145 r/min,工作壓降2.4 MPa,最大扭矩1240 N·m。
(1)鉆具組合:118SD3531H(118SD3432)PDC+5LZ95X7 Y-(I7LZ95X7Y-I)螺桿鉆具+扶正器+回壓凡爾+雙公接頭+無磁鉆鋌+接頭+加重鉆桿+鉆桿。
(2)鉆井參數:鉆壓3~5 t,轉速40+LZ r/min,排量4~8 L/s,泵壓18~22 MPa。
(3)泥漿性能:密度1.3 g/cm3,黏度65 s,失水2 ml。
各組合的使用數據見表1~表3。118SD3531H 鉆頭和7LZ95X7Y-I 螺桿鉆具配合使用,鉆頭進尺222~295 m,機械鉆速2.32~2.81 m/h,鉆頭出井新度90%~94%。鉆頭起出后切削齒無崩齒脫層現象,主要磨損特征為切削齒輕微磨損,磨損等級為1。機械鉆速較慢,主要由于7LZ95X7Y-I 螺桿鉆具的轉速最高只能到145 r/min 造成。更換轉速最高能達到170 r/min 的5LZ95X7Y-I 螺桿鉆具,機械鉆速提升到2.74~3.22 m/h,機速有所提升,鉆頭進尺在190~337 m,鉆頭出井新度90%左右。鉆頭起出后切削齒依然比較完整,磨損等級為1(圖1)。更換攻擊性更強的118SD3432 鉆頭與5LZ95X7Y-I 螺桿配合使用,機械鉆速進一步提升到2.9~3.33 m/h,鉆頭進尺都在200 m 以上,鉆頭出井新度83%~87%。鉆頭起出后切削齒比較完整,磨損有所增大,磨損等級為1~1.5(圖2)。

圖1 118SD3531H 鉆頭出井磨損情況

圖2 118SD3432 鉆頭出井磨損情況

表1 118SD3531H 鉆頭和7LZ95X7Y-I 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

表2 118SD3531H 鉆頭和5LZ95X7Y-I 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

表3 118SD3432 鉆頭和5LZ95X7Y-I 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
改用4 刀翼13 mm 復合片鉆頭鉆進水平段,提速比較明顯,鉆頭出井磨損有所增加,定向鉆進工具面依然穩定,造斜率達到設計要求。
根據側鉆井鉆頭的出井磨損情況和地層特點,通過調整冠部頭型、復合片尺寸、后傾角度、強化保徑、新型的布齒方式、水利優化等,提升鉆頭的穩定性、攻擊性及進尺能力(表4)。118SD6431 鉆頭和5LZ95X7Y-I 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見表5。

表4 改進前后參數對比

表5 118SD6431 鉆頭和5LZ95X7Y-I 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
118SD6431 鉆頭和5LZ95X7Y-I 螺桿鉆具配合使用,由于118SD6431 鉆頭的攻擊性和穩定的提升,進尺突破400 m,機械鉆速提升到3.96~4.49 m/h,但鉆進過程中出現憋跳情況,鉆頭出井后有個別復合片崩齒,鉆井參數、鉆井設備及地層巖性基本相同,初步推斷是鉆頭攻擊性太強,吃入地層較深,螺桿扭矩不夠造成的憋跳。
通過調整螺桿鉆具內部導程及線形等數據,采用7~8 頭設計,提升螺桿鉆具的轉速和扭矩(表6)。118SD6431 鉆頭和7LZ95×7Y-Ⅴ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見表7。

表6 改進前后參數對比

表7 118SD6431 鉆頭和7LZ95×7Y-Ⅴ螺桿水平段實鉆數據
118SD6431 鉆頭和7LZ95X7Y-V 螺桿鉆具配合使用,已經沒有憋跳的情況,鉆頭進尺435~514 m,機械鉆速提到5 m/h 以上,鉆頭出井新度為85%~91%,鉆頭起出后切削齒無崩齒脫層的現象,主要為切削齒輕微磨損,磨損等級小于1。改進后的鉆頭和螺桿鉆具配合使用,機械鉆速和進尺都有一定提升,兩趟鉆完成整個水平段的鉆進,該套鉆頭和螺桿鉆具組合能夠適用該區塊的鉆井需求。
118SD6431 鉆頭和7LZ95X7Y-V 螺桿鉆具通過優化提升后,將二者的性能發揮到極致,避免由于單方面的因素影響鉆井效果。通過實鉆數據可以看出,兩者匹配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進尺和機速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水平段可以兩趟鉆完成,達到提升鉆井效率的目的。
小井眼鉆井模式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不同PDC 鉆頭和螺桿鉆具進行組合,可以實現不同的效果,應對不同的工況,實現小井眼復雜工況的高效、安全、穩定鉆進,縮短鉆井周期,降低鉆井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老井側鉆及低滲油藏開采。科技研發項目:長慶油田套管側鉆破巖工具研制及應用(F-M00021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