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博,楊 靜,信曉燕
(華亭市第一人民醫院,甘肅 華亭 744100)
輸尿管結石是一種泌尿外科疾病,占全部泌尿系結石患者的33%~54%[1]。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急性發作時可誘發腎積水、感染等急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腎功能。近年來,輸尿管結石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其高發人群為20~40歲男性,患者主要表現為疼痛、血尿及高熱等[2]。故臨床亟需探討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目前,臨床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保守治療以大量飲水和服用排石藥物為治療方法,但排石效率低。手術治療方法為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和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具有高效性、非侵入性等優點,但在結石定位問題上仍具有較大困難[3]。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對輸尿管結石患者的創傷較小,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少及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對于不適合藥物治療的患者通常以手術治療為主。為進一步觀察其治療效果,本研究對輸尿管結石采用鈥激光碎石術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選擇以2019年1月—2021年12月華亭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12例輸尿管結石患者作為實驗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對象分為2組,對照組56例,觀察組56例。其中對照組男36例,女20例,年齡23~61歲,平均年齡(42.03±5.14)歲;結石直徑0.6~2.0 cm,平均直徑為(1.16±0.34)cm;結石直徑>1 cm28例,結石直徑≤1 cm28例;輸尿管上段結石28例,中段結石17例,下段結石11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2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41.87±5.07)歲;結石直徑0.5~2.1 cm,平均直徑為(1.21±0.39)cm;結石直徑>1 cm24例,結石直徑≤1 cm32例;輸尿管上段結石26例,中段結石18例,下段結石12例。比較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確診為輸尿管結石者;(2)具備手術適應癥者;(3)依從性較高者。
排除標準:(1)妊娠、哺乳期婦女;(2)合并心血管、肝、腎等嚴重器官疾病者;(3)手術耐受性較差者。
對照組采用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采用惠康_109型體外沖擊波碎石機,使用B超定位追蹤。沖擊次數為2 000~4 000次,平均28 000次,電壓11~18kV。
觀察組采用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采用脈沖鈥激光機,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取截石位,插入指引導絲,然后沿導絲插入輸尿管鏡,激光光纖為365 μm,碎石能量為0.6~0.8 J,脈沖數20 Hz,對合并輸尿管息肉患者增加能量至1.2 J。碎石后輸尿管內留置雙J管5~7 d。
(1)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2)術后3個月比較2組患者不同部位結石排凈率;(3)分別于術前、術后3個月比較2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抽取晨起空腹患者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4)術后3個月比較2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5.0處理數據,采用例(%)描述結石排凈率、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行卡方(χ)2檢驗;形式表示手術時間、BUN、SCr水平等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時間比較

表1 2組手術時間比較
術后3個月觀察組結石直徑>1 cm排凈率高于對照組(P<0.05)。2組結石直徑≤1 cm的排凈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不同部位結石排凈率 例(%)
術前2組BUN、SCr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2組BUN、Scr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趨勢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BUN、Sc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血清BUN、Sc水平比較
(P<0.05),見表4。

表4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36%低于對照組19.64%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我國泌尿系結石的患病率不斷提高,給社會及家庭造成巨大的負擔。輸尿管結石的發病率在我國為1%~5%,且治療后復發率約80%,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尿路感染、嚴重者可發展成腎積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4]。輸尿管結石是指發生在輸尿管部位的結石,其臨床癥狀以絞痛、血尿等為主,少數患者有發熱、消化道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梗阻性腎損傷[5]。該病多發生于青壯年,因其空間位置結構比較特殊,若不進行及時治療,可引發多種并發癥,若結石長期滯留會引發炎癥反應,而炎癥反應會引起息肉、結石嵌頓等癥狀,從而引發梗阻[6]。治療輸尿管結石不僅僅是消除疼痛,保護腎臟功能,還應找到病因,防治結石復發[7]。目前,臨床上以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為主要治療方式,該方式經機器輔助聚焦體外碎石機產生的沖擊波,將沖擊波對準結石所處的位置,被擊碎的結石與尿液最終一同排出體內。該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雖然安全,但只減少結石的體積,并不能促進排出結石[8]。
隨著鈥激光技術的發展,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逐漸成為治療泌尿系結石的一種手段[9]。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是將輸尿管鏡通過尿道、膀胱,然后插入輸尿管中,尋找結石位置,最終將鈥激光光纖插入結石處,使用光纖擊碎結石。該手術方法是一種單純的泌尿外科微創手術,利用人類天然存在的泌尿系統空腔,不需要切開皮膚表面。鈥激光是一種波長為2 100 nm的脈沖式固體激光,光纖末端產生的能量可使結石表面水汽化,形成微小的空泡,然后將能量傳遞給結石,使其粉碎[10]。鈥激光具有較高的結石穿透率、較低的組織穿透力及較短的發射時間,可以瞬間擊碎結石,不會造成結石移動,而且對周圍組織的損傷也較低,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輸尿管穿孔。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低于對照組。提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可縮短手術時間。分析原因為鈥激光碎石術更易找到結石,激光能量更強更容易粉碎結石,因此節省一定的手術時間;術后3個月觀察組結石直徑>1 cm排凈率高于對照組;2組結石直徑≤1 cm的排凈率無明顯差異。提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在結石直徑>1 cm排凈率較高。原因在于擊碎結石直徑>1 cm所需能量更強,而體外沖擊波的能量不足以擊碎結石;術后2組BUN、SCr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趨勢更明顯。提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可改善患者腎功能。分析原因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粉碎結石,并使其能夠排出體外,而且對輸尿管的損害較少,縮短結石停留在輸尿管的時間,從而有效促進腎功能的恢復;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可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分析原因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對組織、器官造成的損害較少,安全性較高,因此減少并發癥的產生。
綜上所述,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相比,輸尿管鏡鈥激光技術可有效提高輸尿管結石患者的結石排凈率,減少手術時間,提高腎功能指標,減少并發癥的產生。但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病例數較少,缺少其他醫療機構的參與,故將在后續的研究中規避影響結果的因素,從而獲得更準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