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并沒有數字,那時的人類是怎么計數的呢?
如此,數字符號的誕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自然數。但是如果一個數字就用一個符號來代替的話,可能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十進制計數
為了用有限的符號來記錄較大的數字,于是人類發明了進制。
進制是帶進位的計數方法。
我們現在經常用到的計數方法就是十進制計數。十進制就是以10為基礎,逢十進一位,把一個數字從右到左分為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千位數等。
就這樣湊齊10個,向十位進軍。湊齊100個,向百位進軍……人類把數字按照順序排列,里面的每個數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數字。
如上圖中的三位數761。
761中,個位上的數字1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數字6表示6個十,百位上的數字7表示7個百。
二進制計數
只要你記住“逢十進一”就能無限地把數數到天崩地裂、海枯石爛。除了十進制,還有一種計數方法,它數1、2、3、4時是這樣的:1、10、11、100,這個是二進制計數法,只有0和1兩個基數,破解密碼為“逢二進一”。雖然人類并不常用二進制,但二進制卻是計算機唯一認識的計數法。我們在計算機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都是通過二進制數字編碼處理的。哪怕你點一下鼠標,按一下鍵盤,都會轉變成計算機“大腦”里的0和1。
十進制→二進制
那么十進制與二進制有什么關系呢?十進制中的數字2、3、4是怎么變成二進制中的10、11、100的呢?
將十進制轉換成二進制,要采用“基數除法”,具體步驟如下:
如十進制數62,用二進制表示就是:
所以62=111110。
二進制→十進制
既然十進制數能轉換成二進制數,那么二進制數也能轉換成十進制數,方法是:將二進制整數的每一位分別乘以2的冪次,再將結果依次相加。
如二進制數111110,轉化成十進制數為:
個位數0與1相乘:0×1=0;
十位數1與1個2相乘:1×2=2;
百位數1與2個2相乘:1×2×2=4;
千位數1與3個2相乘:
l×2×2×2=8。
萬位數1與4個2相乘:
l×2×2×2×2=16。
十萬位數與5個2相乘:
l×2×2×2×2×2=32。
將得到的結果相加:
0+2+4+8+16+32=62。
除了十進制與二進制,人類還發明了很多特別的計數方法,如十二進制、六十進制等。
十二進制是以12為計數的進位制,很多古老文明都使用十二進制來計時,從古巴比倫傳到西方的黃道十二宮,就把一年分成12星座。
六十進制是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源自古巴比倫。據說古巴比倫人最初以360天為一年,他們把時間和圓的角度結合到一起,得出了六十進制。
①將給定的十進制整數除以基數 2,
余數便是等值的二進制的最低位。
②將上一步的商再除以基數 2,余數
便是等值的二進制數的次低位。
③重復步驟 2,直到最后所得的商等
于 0 為止。各次除得的余數,便是二進
制各位的數,最后一次的余數是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