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塞滿達
我將中國和烏干達兩國60年的關系描述為60年的心連心合作,這是因為中烏關系是以雙贏原則為核心的平等合作。
60年前,烏干達——我們的國家誕生了,這個國家曾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度過了許多年。就在烏干達獲得獨立9天后,中國承認烏干達為獨立國家。在烏干達獨立后不到兩年,北京邀請時任烏干達總理米爾疏?奧博特訪問中國,并宣布向烏干達提供300萬美元的贈款和1200萬美元的貸款,以幫助一個新獨立的國家開始自治之旅。
烏干達和中國60年的合作成果是清晰可見的。2021年,盡管有疫情帶來的沖去,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仍達到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8.5%。我最喜歡的一句中國諺語是:“倉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作為60年合作共贏的結果,中國在烏干達進行了大量投資,從而創造了就業機會,這是改善人民社會經濟條件的關鍵。例如,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為當地創造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這一數字未來還將超過1.5萬。(遼沈工業園所在地)卡貝卡曾經是一個戰場,今天,它是一個繁榮的工業中心。
意識到人力資本是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鍵,中烏...年的合作見證了北京對我們人力資本發展的支持。這是通過文化和民間交流與合作實現的,已有5000多名烏干達人通過中國獎學金項目接受了教育,包括在農業、醫療保健、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學習或短期培訓。
在基礎設施領域,通過伊辛巴到卡魯馬的水電站、恩德培高速公路、恩德培國際機場以及其他一些中國資助的基礎設施項目,人們感到烏干達正走在經濟起飛的正確軌道上。盡管有些國家把中國的支持歸結為所謂“債務陷-阱”,但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看看烏干達在與中國60年的合作中取得的成績,可以說,中烏關系是兩國的福音。
中國一直將非洲國家視為人杰地靈的地方,也是投資的熱土。但一些西方國家認為非洲是“沒有希望的大陸”(英國《經濟學人》語),還有一些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甚至將非洲視.為東西方的戰場。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每當西方國家在非洲提出項目時,他們的政治家和媒體通常都清楚這些項目是為了在非洲“對抗中國”。最近一個例子是布林肯國務卿在南非發表講話,啟動美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戰略。在宣布這一戰略時,布林肯三次提到中國。白宮發布的關于布林肯此次訪問的短短兩頁摘要中,也提到了中國在非洲的存在。
正如英迪拉?甘地所說:質疑是一切認知的基礎,那些不質疑的人注定要被束縛。作為烏干達人、普通非洲人、學者和研究人員,我們可能應該問自己:為什么一些國家把非洲視為抗衡其他國家的地方?為什么只有中國而不是西方國家的對非援助被貼上“債務陷阱”的標簽?宣傳“債務陷阱”的動機是什么?我們知道,有個別國家的領導人將非洲國家稱為“糞坑”。當這些國家聲稱關心我們時,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這些國家嗎?
一旦我們回答了這些令人不安的問題,我認為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從中烏建交60年來看,烏干達和非洲國家總體上與中國關系更好,這是雙贏的合作。“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因此,中烏兩國人民可以發揮作用,我們應該守護中烏之間的良好關系,在新時代一起構建共贏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慶祝中國與烏干達建交60周年之際,烏干達和整個非洲都必須抓住機會向中國學習,特別是學習中國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驚人成績。雖然結束烏干達和整個非洲的絕對貧困不會一蹴而就,但有中國這樣正確的發展伙伴,這將是可能的。此外,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如果得到支持和充分實施,將降低發展中國家結束絕對貧困的難度。
所以說,談論中國烏干達關系和中非關系的啟、示是令人驚喜的。▲(作者是烏干達智庫“發展觀察中心"創始人)
環球時報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