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白曉娜
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人類進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中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的提升,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在中國交通科技發展方面,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隨著《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等文件落地,深化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提升交通運輸自主創新能力迫在眉睫。本期特稿關注“第三屆中國交通科技發展峰會”,此次峰會上,相關部委領導解讀國家交通運輸政策、專家學者分析交通科技產業發展趨勢,主流企業領袖介紹實踐經驗和面臨的問題,共同參與推進中國交通科技發展主題交流。
9月4日,第三屆中國交通科技發展峰會成功召開!這是《人民交通》雜志社繼成功舉辦兩屆中國交通科技發展峰會之后,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的指導下再次聚焦交通科技創新領域。峰會以推動“綠色交通、 科交協同”為主題,設主論壇和2022智慧交通科技創新發展論壇與2022“雙碳”背景下綠色交通趨勢論壇兩個分論壇。本次峰會上,相關領導、業內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討交通科技創新領域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推動新階段交通科技高質量發展。
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蒸汽機“現身”世界,估計從事創造蒸汽機行業的人們都沒有料到,這個工具比其他任何東西更能使全世界的狀況革命化。故而,科技創新歷來都在國家發展、人類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1年,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現如今,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更加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而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唯有不斷夯實科技基礎,以科技創新才能推動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從國內來看,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交通運輸需求強勁的勢頭沒有變。因此,我們更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從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服務需求。
從國外來看,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形勢嚴峻,面對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技術被封鎖,急需破解“卡脖子”技術問題的現狀,中國交通要更好地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
此外,交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建設交通強國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先行領域。實現交通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基于此,在交通產業競爭“百舸爭流”中,惟有科技創新才可增速度,提質量;惟有科技創新才可避免被時代淘汰的命運。
2021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表示“十四五”時期是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建設、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五年,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階段和面臨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日前,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貫徹中央關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科技強國重大戰略部署,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有關任務,系統謀劃“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科技創新重點方向和主要任務,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驅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新階段,新起點,新征程,我們肩負著不同的使命,交通強國意味著交通科技強國,意味著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一流的科學技術。但交通強國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我們要常懷遠慮,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
中國交通科技峰會是一個交通行業品牌盛會,以權威性、前瞻性、導向性、互動性為特點,致力于為交通領域科技創新的發展與進步,奉獻智慧與良策;為企業攜手合作、共謀發展提供良好契機。
首屆中國交通科技發展峰會和第二屆中國交通科技發展峰會,立足“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與“十四五”開局元年,深度探討行業發展之路。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在落實“十四五”規劃關鍵的一年,踏上新征程,進入新階段,交通科技發展會有更新、更深的時代內涵,第三屆中國交通科技發展峰會延續了前兩屆峰會的精神內核,推動行業謀新篇、開新局、高質量發展,致力實現交通行業高水平的自立自強。
本屆峰會得到了相關部委領導、業內專家學者,以及交通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匯集了各方的優秀實踐經驗以及精彩觀點。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剛代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對峰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在致辭中表示,交通運輸是技術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領域。以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為特征的交通科技革命持續發力,交通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科技創新不僅是建設交通強國的“源動力”,也是發展交通和物流產業的“主心骨”,是改變人們出行的“助推器”。科技創新正在不斷引領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和重要支撐。
上午,李剛會長兼秘書長,高屋建瓴,從多方面闡述科技創新對于交通行業的重要性,并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建議。
人民交通雜志社社長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共享單車、網約車、無人駕駛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網絡購票、無紙化乘車等便民出行措施深入人心。“新四大發明”中,高鐵出行和共享單車占據榜單半數。正是在科技創新的作用下,人民群眾對于交通出行的評價標準也正在由“有沒有”向“好不好”嬗變。
隨后,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城市交通與現代物流研究所副所長李弢,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主任王彥慶,京東物流集團副總裁,物流科技產品研發負責人劉鵬,安徽景皓汽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子泰,中通快遞有限公司產品運營負責人陳屹主題演講,原后勤學院高工,軍事物流學博士黃定政先后進行了主旨演講。交流思想、分享經驗、更新理念,對于交通科技高質量發展新未來建言獻策,共謀,為實現交通強國,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貢獻自己的力量。
下午,2022智慧交通科技創新發展論壇與2022“雙碳”背景下綠色交通趨勢論壇兩個分論壇同時進行,招商局物流集團物流部運營協同部總經理譚小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區物流行業拓展總監高韜,洪一瑋圓通全球集運 CEO 兼任國家物流工程實驗室主任等人進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于此同時,《人民交通》雜志社以“科技發展,助力交通強國”為主題,對中鐵十四局集團兗州國際陸港物流有限公司分公司經理王猛,上海豫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昌富,奧鈴輕卡新能源業務部高級經理王濤,上海申絲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曄,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碳中和辦公室部門總經理林力進行專訪。
晚上,《人民交通》雜志社副社長王秋雯為“物流信息化平臺璀璨之星、智能物流裝備深度創新企業、低碳物流高效運營企業、低碳貨運推薦用車”頒獎授牌。
本次峰會旨在探討建設交通科技發展趨勢,為不斷探索進一步降低交通運輸能耗成本,加之疫情對企業運營能力提出嚴峻考核,提升便捷順暢聯程運輸和貨物經濟高效多式聯運水平,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提升綜合貨運運輸服務能力和效率,促進智慧物流技術研發應用,全面提升交通科技低碳可持續發展水平,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
此外本次活動設立了“云上峰會”平臺,“線上+線下”同步展現峰會實況。
無數交通人的奮斗匯聚成中國交通昂揚奮進的洪流,向交通強國進發的巨輪,沒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關己的看客,你,我,他,億萬萬中國人,都是劃槳者、搏擊者,都是推動者、創造者。我們惟有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推動中國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