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逍林鎮中心小學四年級(4)班 蔡欣妍
書上說“三點水的字大都和水有關”,我猜“寧波”大概也是一座和水有關的城市。我查詢相關資料,看到其中記載著“寧波,亦稱甬城,山海相連,三江合流,海定波寧”。寧波,多么有意思的一座城啊!
寧波城里藏著曾外祖父闖蕩的故事。“腰部挺起,嗨喲!腳棍立直,嗨喲!起步走呦,嗨喲!當心搓落,嗨喲!”這是曾外祖父經常哼唱的一首歌謠。曾外祖父出生于寧波慈溪的一個小村莊,年輕時是一名船工。寧波是他們那一輩人向往的城市。那時的寧波水路交通發達,大件貨物都是靠船只運送,船工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力。不管嚴寒酷暑,曾外祖父常年都在三江口撐船、搬運貨物,雖然辛苦,但每次拿到工錢時就萬分高興。
寧波城里留著外公立業的故事。外公是位很能干的泥水匠,他師傅很喜歡他,帶著他走南闖北,挨家挨戶蓋房子。那時的泥水匠很受歡迎,蓋房子報酬豐厚。外公在寧波蓋房子由開始的“跟徒”到后來的“作頭”,成為寧波當時圈內有名的包工頭,錦堂學校舊址翻新、虞氏舊宅修補工程等,外公都曾出過一份力。
寧波城里還記著我媽媽第一次就業的故事。媽媽畢業于寧波理工學院,那里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媽媽學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二十年前在貿易發達的港口城市,擁有這個專業就等于擁有半桶金。媽媽憑借自己的努力進入慈溪外貿公司,開始了服裝外貿生涯,從此便有了她與寧波城的故事。
再后來,就有了小小的我,如果要說我和寧波這座城十年后的故事,我希望是這樣的:十年后,我是一名導游,向游客介紹寧波最早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帶游客逛最早開埠的外灘——寧波老外灘;走南塘老街,品舌尖上的美食;踏石浦漁港,聽海浪拍打小鎮的聲響……十年后,我或許會是一名畫家,畫“江南三月,草長鶯飛”的四明山,畫“西湖風光、太湖氣魄”的東錢湖,畫“百年藥房、水巷交錯”的鳴鶴古鎮……十年后,我可能會是一個詩人,在字里行間寫下“大頭菜烤年糕”的味道,講“缸鴨狗”的趣事,討“冬至老話”的好彩頭……
春去春又來,花謝花會開,寧波城里肯定會有屬于我的故事。

名師點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本文小作者從“寧波”的城名聯想到這座城的“有意思”,再寫一家三代人在寧波創業的故事,最后暢想未來的“我”和這座城的關系,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對寧波這座城市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