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芳草園小學鳳凰校區五年級(2)班 童天鉞

中秋佳節,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我和媽媽在湖上泛舟。田田蓮葉隨風搖曳,時不時露出一個個碧綠的蓮蓬。媽媽念出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里的兩句詩:“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媽媽說:“蓮心茶祛火,咱們也買幾個蓮蓬,回家剝出蓮心泡茶吧!”
我們從一位老婆婆手里買了六個蓮蓬。回到家,媽媽累得倒頭就睡著了。看著她的嘴角因上火而起的火氣泡,我決定在媽媽睡醒之前,悄悄泡好一杯蓮心茶。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取出蓮蓬,研究起來。
飽滿的蓮蓬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孕育了二十多個“孩子”——蓮子。每個蓮子都有自己獨立的小房間,一個個萌萌地探出嫩綠的小腦袋!我真不忍心剝開它們。可是,為了給媽媽泡蓮心茶,我只好忍痛割愛。
我先撕開一間蓮房,取出一顆蓮子。它的外皮與荷葉一樣是青綠色的,只是顏色稍微淡一些。我剝開外層比較堅硬的外皮,一枚白白胖胖的蓮子露出來了。它被一層透明的薄膜緊緊包裹著,頂部的顏色較深,尖尖地向上凸起,像是一個戴著浴帽的小娃娃。“浴帽”中間有一處裂縫,我小心翼翼地從中間的裂縫處掰開蓮子,呀,蓮心露出來了!幼嫩的蓮心有兩片葉子,一片大,一片小,一起蜷著身體,呵護著中間一枚米白色的胚芽。
我將剝好的蓮子放在瓷盤里,蓮心放在玻璃杯中。剝呀剝,我越剝越熟練,越剝越開心,一連剝了十幾顆蓮子后,房間里似乎有了響動。我趕緊停下手中的活,捧著玻璃杯,去廚房加了半杯開水。一枚枚蓮心在清水中旋轉、游弋,漸漸舒展開來,顏色看起來越發青翠欲滴。我忍不住偷偷嘗了一口,沒有綠茶的那股清香,反倒有一絲淡淡的苦澀。
這時,媽媽睡眼惺忪地走過來。我趕忙將玻璃杯端給媽媽,說:“媽媽,請喝蓮心茶!”媽媽驚喜地接過蓮心茶,輕輕地抿了一口,細細地品了又品,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我喝過的最香、最甜的茶呀!”
我不明白:這杯蓮心茶明明是苦的,媽媽為什么說它是最香甜的茶呢?也許是因為——這是她心愛的兒子親手制作的吧!
名師點評
本文開頭化用東坡赤壁、稼軒村居、江南采蓮等典故,清新熨帖,自然而然將讀者帶入溫柔的江南水鄉的意境中。“媽媽”嘴角的火氣泡,是母愛和辛勞的注腳;“我 ”對蓮蓬、蓮房、蓮子、蓮心的細致觀察、小心剝取,是感恩和孝心的體現。“我”嘗到的苦澀與“媽媽”品到的香甜,形成鮮明的對比,蘊含著濃濃的母子深情。文末的疑惑與猜想,仿佛一首母愛的贊美詩,訴說著綿綿不盡的母子深情,余韻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