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蜀云
谷雨,晴天。櫻桃紅了。
初果如花似血,酸酸的,暖暖的。晨光中,一枝枝,一樹樹,悅動著溫潤的春光,一個個,一串串,播撒出親近的欲望。
寒來暑往,日升月落。因了它,小院的四季添了幾分盎然生機。
一
壬寅年,谷雨的雨,來得比往年要早一些,也多許多。疫情和嚴寒相依相伴,一直留守,似乎從未分離。
母親又感冒了。清明節那天,她嘗了兩個剛出鍋的青豆米圓子,甜脆鮮香混雜于鼻翼、牙床、舌尖,在門廳吹了雨絲涼風,一個又一個噴嚏便接踵而來,英子急急給她吃了預防感冒的藥。第二天起床,母親喉嚨刺疼,嗓音沙啞,渾身酸痛,手腳麻木,又一次躺倒了。下班后,英子沖到醫院開了下一個療程的康復藥,再去中醫門診找主治醫師開了感冒藥,當沉甸甸的一大個塑料袋提在手里,才暫時擠掉了壓在她心頭的兩顆小石子,感覺踏實了些許。
每一次,當母親的活動空間只剩下一張一米八的大床,英子就要換上鎧甲,變成陀螺機器人,忙這忙那。因為,小城里沒有專業的醫護保姆,加之,母親愛干凈、怕生人,更不愿意讓人看見自己疼痛的模樣。每天,為母親洗臉、梳頭、熬藥、端飯、擦身、換洗、按摩、陪聊,就像一門又一門護理實操課,英子不敢懈怠,每次都得親力親為。熬了半個月,盡管工作忙亂,業余卻更加充實。
不管路途如何艱辛,時間總是勇往直前。
谷雨如期而至,天空湛藍,春陽和煦。一大早,英子在舅媽的協助下,為母親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身綿軟春裝。保山肥皂中野生果籽油的自然清香,大寶SOD蜜淡雅的春花甜香,棉麻衣服上擷藏的太陽暖香,一陣陣盤旋在臥室半空中,讓母親渾身輕松舒坦,令英子無比溫暖愜意。這是她最熟悉、最依戀的母愛體香!自襁褓中,這種溫馨甜美的體香就一直伴她安眠,護她成長,一點點撫慰她疲憊的身心。
拾掇妥當,英子將母親扶到輪椅上坐穩,推她到院場中,烤烤太陽,賞賞風景。陽光正暖,幾朵白云自由自在地飄逸,蔚藍的天空沒有一絲塵垢,那是夢幻世界里蒼穹中浩瀚的大海,團團云朵像一群頑皮的孩童,脫了雨披,跳入淺海,歡快地嬉鬧、追逐,倒映出無限美好的童年時光。
母親一生愛花,退休后陸陸續續培植了很多花木,家中院落四季都有變幻的色彩和芬芳。最近,西洋杜鵑花期正盛,粉紅的、絳紅的、殷紅的、紅白交雜復色的,一朵朵、一簇簇,花蓋過葉,枝托著花,一盆一盆、一捧一捧,喜笑盈盈參見主人。花間飛舞的小蜜蜂和花蝴蝶,嚶嚶哼唱,翩翩舞蹈,煞是熱鬧。穿過小葉榕的濃蔭,一陣酸爽暗香鉆進鼻孔,一棵四季桂筆直地站立在墻角邊,淺黃細碎的小花瓣乖巧地嵌在枝葉間,隨風飄香,漸次零落。凡塵中,生生滅滅形影相隨,一樹花香一地枯黃,皆是花的宿命,有幸能夠路遇聞香便是邂逅了花季塵緣。
離開樹蔭和房檐,順著小道往前,陽光拋灑無遺,暖得有些發燙,英子調整了輪椅的方向,盡量不讓強光直射母親的眼。未及起步,母親發話了:“別掉頭!去看看那兩棵櫻桃。”
哦!母親心心念念的寶貝,不知最近長成什么可愛模樣?
二

“又大又圓,甜甜脆脆的車厘子,汶川車厘子,好吃得很!”四川水果小販的叫賣聲,常常浮現在午夜夢鄉,還有兩大篾筐閃閃發光的車厘子,多少次叫人弄濕枕巾,讓英子昏昏沉沉夢游其中,流連忘返。
2008年大地震后,為了扶貧振興,汶川縣開始規模種植車厘子,一批源自歐美的櫻桃品種,在那片彌漫著憂傷的土地上扎根生長,從血淚傷痛中萌發希望,用飽滿的甜美果實救濟療傷。上等品相的車厘子,像大拇指般橢圓殷實,黑紅色澤中閃著誘人的亮光,隨意選一顆,捏起淺綠的果柄送到嘴前,強忍住滿口唾液,先用門牙切一小塊,那淡淡的清香、紅紅的汁液、鮮鮮的甜美,讓人迫不及待地一口收納,大嚼起甜脆Q彈的果肉,滿滿的幸福感蕩漾在唇齒舌間、眉宇臉龐。
從古至今,“苦盡甘來”絕不是一句玩笑話,它一直算數。那些吃過的苦、受過的傷、繞過的彎、跨過的坎,終會在努力前行的路上,換一種恰到好處的方式,給予回饋或嘉獎。
2015年,母親突發腦梗。走路搖晃,精神頹散,時常頭痛昏眠。在縣醫院和州醫院住院治療都不見好轉,家人帶她轉入省級專科醫院,從頭到腳再一一檢查,經過綜合診斷確診為顱腔病變,需要立即做開顱手術。這個結論,掀起了平凡小家的驚濤駭浪。治療費可以想辦法湊錢,但重要部位的手術風險卻不可以輕易冒險,畢竟母親已62歲了,一輩子沒有動過啥手術,生兩個孩子都是順產,年紀大身體弱,怕經不住這么大的病痛折磨。家人嘗試先選擇保守治療,吃吃藥,打打針,但拖了一個月,母親瘦了一圈,連獨立行走也變得越來越困難。看著母親越來越弱,大家都不忍心再耽擱。通過家人多方咨詢打聽,全國類似病例的治愈率達80%以上,手術較權威的醫院在北京和四川。北京太遠,四川有親戚,英子便為母親掛了川大華西醫院的就診號,牽著母親的手,一路奔波輾轉,趕到成都。一周后順利入院,開始檢查,等候手術。
五月的成都,纏綿的陰雨,悶悶的,膩膩的。母親很是煩躁焦慮,她頭一次跨省出遠門,自然不習慣都市的繁華熱鬧,更吃不慣川味的麻辣菜肴。英子只好租了醫院附近的套房,到超市挑選合適的菜品,回到逼仄的廚房,再用房東家簡單的鍋灶,為母親做可口的飯菜。
然而,等待的時間總是異常熬煎,每天母親都提心吊膽地發愁,不言不語地發呆,即使親戚們前來探望,她也無精打采。直到,英子帶回了車厘子。
母親的確診報告書出來那天,醫生把英子叫到辦公室,關好門,拿出厚厚的一摞資料,很專業地講解了母親的病況和手術風險。辦公室的屋頂雖然開著旋轉吊扇,但英子卻渾身汗濕,聽到最后,眼淚和汗水融成一片,謹遵醫囑,她伸出右手戰戰兢兢地簽下歪歪扭扭的名字,起身去門診大樓交了8萬元手術押金。當英子辦完手續走出大廳,沉痛木訥的雙腿不知何去何從。小雨還在親吻大地,英子忘記了帶傘,雨水混合著汗水和淚水再次迷糊了她的雙眼。就在這時,她的耳畔飄來一陣洪亮的川音:“又大又圓,甜甜脆脆的車厘子,汶川車厘子,好吃得很!”英子猛然想起母親這兩天食欲不佳,便抹抹眼角拔腿向醫院大門口走去。一個壯壯實實的小伙子正在張羅買賣,一邊稱秤一邊吆喝,見英子走近,他隨手抓起一把果子:“先嘗哈子,好吃再買。”英子拿起一個,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搓搓果皮,整個放到嘴里,甜甜微酸,吃味不錯,她稱了一斤,洗了洗,送到母親的床頭柜上。母親坐起來,驚奇地看了看:“這,就是傳說中的車厘子!?”慢慢嘗了幾顆,母親頻頻點頭:“好吃,好吃,這些大櫻桃,怪大怪甜呢!等出院回家,咱們也種幾棵。”就在偶遇的瞬間,車厘子給母親漸漸枯萎的軀體注入了希望和活力,英子無比開心!每天來來回回地忙碌,她都會抽空給母親準備一盒新鮮的車厘子,不管價格多么昂貴,不顧離家在外生活的拮據和艱辛。
熬到第三周,手術時間終于確定,全家人既盼望著又擔憂著,早上8點將母親送進電梯,一直候到下午4點,才望見母親的病床被緩緩推出電梯,雖然超出了預計時辰,但手術還算順利。
三
櫻桃好吃樹難栽,手術順利康復慢。
經過術后一個月休養期的觀察和護理,母親可以出院回家了,臨走前,英子托水果小販買了四棵車厘子樹苗,隨母親一同歸鄉。
安頓好母親后,英子在墻角尋了塊空地,將車厘子入土落戶。
因為傷筋動骨縫縫補補,母親較從前虛弱得多,加之行動受限,她常常抑郁寡歡。英子要一邊上班賺錢一邊相夫教子,業余時間全部花在母親身上,自然冷落了車厘子樹苗。偶爾母親過問,她才慌慌張張跑去看一眼,順便澆澆水。
晃了一年,母親在康復期時好時壞,刀疤愈合得很緩慢,偶有疏忽就疼痛化膿,隔三差五就要去醫院清理傷口。有一次,稍稍不慎摔了一跤,只能再次住院治療,一住就是半年。每到夜深,母親疼得難以入睡的時候,便和英子嘮叨:“娃啊,我前世造了什么孽?現在活受罪,一把年紀了,還一直拖累你們,真是生不如死啊……”英子半躺在狹小的帆布折疊床上,無力地睜著絕望的大眼睛,她不敢正眼看向母親,強撐著打開呆滯的嘴巴,喃喃地說:“媽,您養我大,我護您老。再忍一忍,明天會好起來的。”透過病房中濃濃的藥水味和厚重的黑暗,英子努力伸長脖子,眺望病房外走廊上昏黃的微光,再緩緩立起身,給母親服了藥,伸出手掖掖兩個被角,輕輕拍著母親的肩膀,就像小時候母親哄她睡覺一樣。
母親出院回家那天,院落里一片荒涼景象。可憐的車厘子樹苗東倒西歪枯萎凋零,彎彎曲曲的枯枝敗葉有氣無力地趴在皸裂的黃土上,母親傷感地嘆著冷氣:“這遠道而來的寶貝,真是招呼不周,沒待兩年就病亡了!”英子順勢說道:“媽,這栽花種果的事兒,只有您最在行,快點好起來吧,它們還等著您呢!”
從此,母親有了使命感和責任心,漸漸打消了悲觀絕望的念頭,重新滿血復活,遵從醫囑服藥、調理、鍛煉,傷口慢慢有些好轉,手腳漸漸有些靈便。英子到縣殘聯為母親申請了一輛簡易輪椅,天氣好的時候,她便推著母親到院子里轉轉,看看花木,除除雜草,曬曬太陽,聊聊家常,默默享受屬于母女二人的溫馨時光。
一切緩緩向好!
2017年端午節,傳統花街如常舉行,縣城內外四鄉八寨的賣花人買花人齊聚花市,熱鬧非凡。生病前,母親年年都要去逛花街,只買不賣淘寶貝,添置院中新品。連續兩年沒得逛,她心有掛牽。一大早,全家人圍著圓桌吃了粽子、包子、玉米、大蒜,便張羅著陪母親逛花街。英子開車到街口,從后備箱里取出輪椅和拐杖。當再次看到滿街五顏六色的花木,母親喜上眉梢,精神倍增,拄著拐杖悠悠觀賞,她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細,時不時和熟人搭訕幾句。英子怕她累,勸她坐輪椅,母親哪里肯,只顧一路向前。經過一個果樹苗木攤時,母親停下了腳步,怯怯地輕聲問道:“有車厘子果樹苗嗎?”一個戴草帽的中年婦女走過來,“大姐,沒有得,車厘子在這邊不好養。我們有嫁接過的水果櫻桃苗,咯要?”母親有些失望,卻又心懷一絲希望:“選兩棵試試嘛。”帶著樹苗回到家,母親吩咐英子找出鋤頭和鏟子,繞到后院,左瞄瞄,右瞅瞅,望了半天,才指著一塊平整的荒地,很專業地講道:“就把它們種在這里吧!這塊地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羊糞肥足、排水便利,而且這個方位光照不錯。”
在英子的細心看護下,母親積極理療漸漸精神,家里多了一些閑談白話;在母親的悉心指導下,櫻桃苗迅速成活慢慢長高,小院多了一道亮麗風景。
四
英子聽從母親的吩咐,重新調整了輪椅的方向,向右轉,朝前走。當她們靠近大門,門外有車輪歇腳的聲響,接著是鑰匙在鎖孔轉圈,門開了。
英子抬起頭,看見了自己最想見的人和最怕見的人:最想見的,是兒子;最怕見的,是老公。母親生病這幾年,她忙著忙著,不知不覺間怠慢了父子倆。悄無聲息地,兒子學會了泡方便面,老公學會了喝酒,甚至徹夜不歸。英子常常自責,卻又往往力不從心,她感覺自己像一個殘損的陀螺,很累很累,想要歇歇,可工作和生活逼著她一圈一圈搖搖晃晃地轉下去,孩子和老公需要她,母親更依賴她,她只能竭盡全力去照顧媽,保全家。
母親熱情地先打招呼:“大孫子,放學了,爸爸接你真好!”老公還在掃碼付三輪車錢,孩子就先沖進門,跑到輪椅前高興地匯報:“外婆,媽媽,老師告訴我們,今年六一兒童節,我們可以戴紅領巾了!老師還說,我們班的小合唱入選學校展演節目,喜迎二十大召開!”母親喜笑顏開:“我的大孫子真棒!和你媽小時候一樣,愛唱歌。”英子向兒子豎起了大拇指,輕聲鼓勵:“小伙子,加油哦!”老公走進家門,尷尬地笑笑:“媽,您要去哪里?”母親說:“去看看那兩棵櫻桃樹。”老公背起書包,從英子手里接過輪椅:“走吧,我們一塊兒去。”
兩棵櫻桃樹挺拔地立在后院,像兩個整裝列隊的士兵在等候首長檢閱。五年間,它們不但扎根泥土,長高長大,而且經風沐雨,枝繁葉茂,學會了開花,嘗試著結果。前些天的雨,滋潤了它們腳下的土地,將櫻桃樹葉沖洗得翠綠油亮,藏身在綠葉間的小紅櫻桃,或一或二,多為抱團,粉嫩可愛,誘人采摘,兒子伸手采了矮處的幾個,遞給母親:“外婆,嘗嘗!”母親拿起一顆放進嘴,立馬皺眉撮嘴:“老了,種種玩玩,這酸爽的果子留給你們嘍!”老公抬手摘了一把,放在英子的手里,兩人會心一笑。
谷雨的風,輕輕吹起,吹得樹葉簌簌歡唱,搖得櫻桃呵呵淺笑,陣陣清涼夾雜著縷縷酒氣,飄向英子的心房,酸酸的,暖暖的。
編輯手記:
張樹超的《五家坡紀事》結構完整而清晰,人物描寫精辟、簡潔、準確,敘事典型、生動、細膩,作者真實客觀地記錄了老家五家坡里花家、饒家、王家、周家和作者所屬張家的典型人物及其故事。生動有趣的故事打開了塵封的五家坡的歷史與傳統。第六節里,作者在客觀敘述中逐漸滲入主體的看法。雖然五家坡逐漸衰落,后代也開始遠離村莊,但最重要的是過好現在,并對未來充滿希望。結尾作者說道:“我對未來的五家坡,忽然有了一種隱隱約約的期待。”作者給所有人埋下了的一粒“期待”的種子。讓讀者也期待這粒種子會在所有已經落寞的村莊里生根、發芽、長葉,喚回那些散落他鄉的人們。
李汝珍的《唇齒之間》用質樸且平白如話的語言,描寫日常飲食里的常見食材和烹飪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詩文、典故,兼具知識性、科普性、文化性、文學性,體現著作者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對生活的悉心觀察與熱愛。同時,文章也關注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農業的發展,田野逐漸消失,野菜變得更加珍貴,作者對兒時野菜繁盛的場景充滿追憶和懷念,產生了是否能回到過去的疑問,企圖喚醒人們保護自然、重拾荒野的意識。
楊蜀云的《櫻桃紅了》講述了母親年老得重病輾轉去成都看病的故事。母親與女兒雖是兩代人,卻體現了中國女性共同的特點:脆弱卻勇敢、善良、溫柔、自強。她們像一株櫻桃樹一樣,一路經歷風雨,艱難地開花、長葉,甚至會像那株在成都獲得的車厘子苗一樣會因水土不服、疏于照顧而面臨枯萎——她們既是女兒,又是妻子、母親,兼顧著家庭、工作,一方稍有不慎就會失去平衡——但她們最終會憑借自身的努力找到自我,克服重重難關,結出果實。本文中的櫻桃也有著深刻的含義:車厘子作為在經歷地震苦難的汶川大地上結出的甜美果實,象征著母親在四川經歷手術考驗后迎來新生;櫻桃與車厘子只有在屬于各自的地域才能更適宜生長,象征著女人需要在不斷轉變和適應角色的成長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角色;生活也像櫻桃一樣,有酸也有甜,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顆是酸的還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