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茂林,黃能為,張志文,梅俊,李劍
甲狀腺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第7位,且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增高,呈年輕化趨勢,特別是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占比極高[1-2]。PTC具有惡性程度低、進展緩慢等特點,通過手術切除可有效清除病灶,獲得良好預后[3]。既往臨床治療PTC以開放手術為主,雖能獲得良好效果,但手術創傷較大,遺留瘢痕嚴重影響美觀效果。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ETE)逐漸應用于PTC,且經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胸乳入路ETE在確保治療效果的基礎上能有效減輕術后疼痛、改善美觀效果[4-5]。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有報道指出經口前庭入路腔鏡甲狀腺切除術(TOETVA)治療PTC可將切口轉移到體表不易暴露部位,且能縮短分離路徑,減輕手術創傷,越來越受臨床重視[6]。現分析TOETVA在PTC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并與胸乳入路ETE對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2年1月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診治PTC患者12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2例。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HGCT202001523),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選擇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PTC診斷標準[7],初診患者;②腫瘤最大徑<20 mm;③無頸側區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④甲狀腺腫大≤Ⅱ度。(2)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甲狀腺炎性疾病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口腔局部感染或口腔畸形者;④免疫性疾病患者;⑤既往有頸部手術史者;⑥不能耐受手術或有手術禁忌證者;⑦腫瘤靠近喉返神經入喉處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ETE治療,氣管插管全麻,分別于乳溝區胸骨前正中偏左或右1~2 cm處、左和右乳暈上象限做1.0 cm、0.5 cm、0.5 cm切口,將腎上腺素鹽水(膨脹液)注射至擬分離部位,建立管空間,置入套管、腔鏡頭。嚴格遵循“峽部—下極—外側—上極—喉返神經”的操作順序,將甲狀腺切除,術中盡量避免損傷喉返神經、甲狀旁腺,完成后清掃喉前、氣管前、氣管旁淋巴結,留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表1 對照組與研究組臨床資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研究組采用TOETVA治療,患者取頸過伸仰臥位,行經鼻氣管插管全麻,口腔消毒,于下唇系帶前方處做1.5 cm切口,確保切口與牙齦根部間距>5 mm,置入Trocar(10 mm)并注入CO2維持壓力在6~8 mmHg,腔鏡引導下朝同側胸鎖關節方向鈍性分離形成操作孔隧道。采用縫線懸吊頸前皮袢,切開頸白線,顯露甲狀腺,確定甲狀軟骨位置后離斷甲狀腺峽部,自上而下顯露氣管,于腺體腫瘤周圍組織緩慢注入納米碳1 ml。置入專用拉鉤,顯露頸血管鞘,提起甲狀腺向外下推送,隨后進入環甲間隙,充分游離環甲間隙及腺體外側,隨后提起甲狀腺上極,調整專用拉鉤方向,顯露甲狀腺上極,將整個甲狀腺上極切除,原位保留上位甲狀旁腺,可顯示血供的下位甲狀旁腺也予以保留,未發現明確血供或血供較差的甲狀旁腺進行自體左手臂肱橈肌移植。在腔鏡引導下將甲狀腺切除,并實施淋巴結清掃,清理術區,留置引流管,采用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切口。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手術情況:比較2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數目、住院時間。
1.4.2 術后疼痛程度、美容滿意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8]評估術后1、2、3 d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數字評分系統(NSS)[9]評估術后7 d美容滿意度。
1.4.3 血清炎性—免疫指標及Wnt/β-catenin 通路表達檢測:術前1 d、術后3 d 采集患者靜脈血3 ml,離心留取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公司),BD FACSCanto Ⅱ流式細胞法及其配套試劑盒(上海碧迪醫療器械公司)檢測血清CD4+、CD8+水平,GE7300型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及配套試劑盒(美國GE公司)檢測單個核細胞中Wnt1、β-catenin mRNA表達量。
1.4.4 并發癥發生率:術后3個月內統計切口感染、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肺部改變、低鈣血癥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2.1 2組手術情況、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均少于/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研究組手術情況、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condition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and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2.2 2組術后疼痛程度、美容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術后1、2、3 d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術后7 d NS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研究組術后疼痛程度、美容滿意度比較分)Tab.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and cosmetic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2.3 2組血清炎性—免疫指標變化比較 與術前1 d比較,2組術后3 d血清IL-6、CD8+水平均明顯升高,CD4+水平均明顯降低,但研究組血清IL-6、CD8+水平低于對照組,CD4+水平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研究組血清炎性—免疫指標水平比較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immune index levels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2.4 2組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表達比較 與術前1 d比較,2組術后3 d Wnt1、β-catenin mRNA表達水平均明顯升高,但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5。

表5 對照組與研究組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表達水平比較Tab.5 Comparison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2.5 2組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術后3個月內并發癥發生率為4.84%(3/62),低于對照組的17.74%(11/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53,P=0.023),見表6。

表6 對照組與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例(%)]Tab.6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近年來,微創技術水平逐漸提高,PTC患者對手術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治療效果,對美觀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ETE在甲狀腺治療方面可獲得良好療效及美容效果,但在患者體表仍會遺留瘢痕。TOETVA可實現體表無瘢痕的效果,美容效果更佳。
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與ETE比較,TOETVA治療PTC的手術時間延長,這是因為口底血管、神經豐富,操作路徑較短,增加手術難度,延長了手術時間[10]。但通過嫻熟的技術仍可獲得良好腫瘤切除效果。本研究結果中,2種手術方法的淋巴結清掃數目相近,且TOETVA能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減輕疼痛,促進康復,提高美容滿意度。Liu等[11]研究顯示,雖然TOETVA治療PTC的手術時間更長,但該手術美容滿意度更好,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但也有研究認為,與ETE比較,TOETVA并不能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引流量[12],與本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差異,這可能與研究對象不同、樣本量不同等有關,仍需通過大樣本研究進一步驗證。腔鏡甲狀腺切除術是一種應激源,可刺激機體釋放大量炎性因子,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紊亂。IL-6是一種促炎因子,在機體發生炎性反應及創傷后大量釋放,檢測其水平可反映機體組織受損情況及程度[13]。CD4+、CD8+是T淋巴細胞重要成員,可反映細胞免疫狀態,其中CD4+具有促進免疫應答的作用,而CD8+則對免疫應答具有抑制作用[1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ETE比較,采用TOETVA能有效降低術后血清IL-6、CD8+水平,提高CD4+水平。說明TOETVA對機體組織產生的損傷較輕,能明顯降低手術操作對機體炎性反應、免疫功能的影響。分析其原因在于,ETE切口距病灶較遠,術中需要分離的皮瓣范圍較大,手術創傷較高,而TOETVA皮下隧道相對較短,需分離的皮瓣少,可減輕對組織和血管的損傷,從而減輕手術創傷[15]。
此外,上皮—間質轉化(EMT)是PTC腫瘤細胞遷移的重要環節[16]。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表達被證實在EMT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調節作用[17]。有報道指出,抑制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表達可抑制EMT發生過程,從而降低甲狀腺濾泡癌細胞的侵襲和遷移能力[18]。本研究發現,TOETVA能降低對腫瘤內穩態的擾動,有助于降低腫瘤細胞轉移風險。原因考慮為TOETVA能有效減輕手術創傷,而減輕手術創傷被證實能減輕術后免疫功能降低,而術后早期免疫功能的改善發揮了有效抑制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表達的作用[19]。本研究還發現,TOETVA在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具有更明顯優勢,這與其能更有效保護喉返神經、減輕手術創傷有關,且有報道證實,TOETVA在甲狀旁腺顯露、原位保護方面具有一定優勢[20],支持本研究結果,說明TOETVA在PTC治療中具有更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采用TOETVA治療PTC能明顯減輕手術創傷,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術后康復,且能減輕手術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抑制炎性因子及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表達以降低腫瘤轉移風險。但本研究尚未開展長期隨訪,TOETVA對PTC患者術后腫瘤轉移的影響尚未明確,未來仍需通過長期隨訪予以論證。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易茂林: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黃能為: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據,論文審核;張志文:實施研究過程,資料搜集整理,論文修改;梅俊、李劍:進行統計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