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410125) 魏林
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410125) 魏林
2022年以來,湖南省雨水較多,在全省各辣椒種植區調查發現,露地及大棚種植的辣椒白絹病發生較為嚴重。一些菜農朋友不能很好地識別該病害,導致走入防治上的誤區,現將該病害的主要特征、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病害癥狀該病害主要為害辣椒的莖基部、根部,受害部位最初出現暗褐色水浸狀斑,表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圖1),并逐漸向莖上部延伸,病菌菌絲還可自發病莖株的莖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輻射狀擴展。發病中后期,菌絲常集結成扁圓粒狀菌核,菌核初為白色,后逐漸變黃褐色(圖2)。受害嚴重的植株莖部皮層腐爛,易剝離露出木質部,根部褐腐,失去活力,葉片自下而上變黃或萎蔫下垂,最終導致全株枯死(圖3)。

圖1 白色絹絲狀菌絲體

圖2 病部形成的菌核

圖3 辣椒白絹病全田癥狀
2.病原菌及發病規律辣椒白絹病除為害辣椒、番茄等茄果類蔬菜外,還可為害花生、大豆、生姜等作物。該病病原菌主要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越冬,也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其菌核抗逆性強,耐低溫,在零下10℃環境下仍可存活,自然條件下5~6年后仍有活性。第2年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菌絲,從植株根部或近地表莖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植株附近地表生出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及圓形小菌核,向四周蔓延擴散。該病原菌菌絲喜濕不耐干燥,發育適宜溫度為31~33℃,在田間病菌主要通過沿地表蔓延的菌絲、雨水、灌溉水、肥料及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高溫高濕條件下,酸性土壤、栽植過密、行間通風不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連作種植地都可使該病發生嚴重。
3.防治方法發病嚴重的田塊,最好實行水旱輪作或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避免與大豆、花生及其他茄科蔬菜輪作。休田或整地時,每667平方米可施用生石灰50~80千克,調整土壤pH呈中性至微堿性。整地時深翻土地,將病菌菌核埋至土壤下層,使其不易萌發為害。設施地膜覆蓋栽培時,使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經常通風以降低棚內濕度。及時拔除田間重發病株,并在病穴中撒施生石灰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進行土壤消毒。發病初期,可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或制成1∶120的藥土撒施在根莖處;或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20%氟酰胺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0%氟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劑800倍液等藥劑中的一種進行噴霧防治;還可用40%五硝·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灌根或噴淋莖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