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法規處(410005) 聶建剛
【案例】王某與某村村委會簽訂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土地面積為1.2公頃,承包期限30年。3年后,村委會以王某戶口遷到縣城為由將土地收回,并轉包給張某耕種。王某向本縣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書,裁決張某將1.2公頃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返還給王某。但張某拒不返還,因該裁決書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村委會與張某之間的土地承包合同無效,判令村委會、張某返還起訴人農村承包土地1.2公頃,賠償土地租賃損失等。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王某的起訴嗎?村委會如果敗訴,將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評析】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王某的起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本案訴訟請求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圍,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并依法裁決。村委會違反法律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二)違反本法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三)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互換、轉讓或者土地經營權流轉;(四)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五)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六)將承包地收回抵頂欠款;(七)剝奪、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p>
【拓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20年修正)》第六條規定:“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其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并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屬于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前款第(二)項所稱的第三人,請求受益方補償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應予支持?!痹摻忉屩嘘P于承包方棄耕撂荒的內容,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已被修正,不再繼續適用,但是該解釋關于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的處理方式繼續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了發包方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民事責任方式,之所以要規定發包方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土地承包當事人明確知道民事責任的具體方式及其適用范圍,有效地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及時、合法、有效地處理土地承包糾紛。條文中規定的民事責任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該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