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州陽
(貴州大學經濟學院,貴陽 550025)
新能源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而中國從跟隨到伴跑,最后到如今裝機量全球第一。在股票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指數(8840766)從 2020 年 11 月 2 日開盤2 301.28 到 2021 年 9 月 14 日開盤 4 169.67,指數漲幅高達81.189%。目前,國內對新能源產業的主要研究文獻集中在分析新能源制造省市之間的競爭力,多采用鉆石模型進行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中國如何形成國家優勢,帶動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同時帶動股票市場積極表現。
新能源汽車的產生改變了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為了能夠多得在世界汽車生產大國中的國家競爭優勢,搶占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先發優勢,傳統燃油汽車生產國家大型汽車廠商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并進行市場開拓。
我國早在2012 年6 月28 日就印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的通知(國發〔2012〕22 號),以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該通知也對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進行分析,提出基本原則,同時也設定了發展目標,確認了保障規劃順利進行的任務。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成本構成占比最大的是電池,占比高達40%。目前,動力電池的主采用鋰電池。鋰電池中目前技術路線根據正極材料劃分為:第一,以寧德時代CATL 為代表的三元材料鋰電池;第二,以比亞迪BYD 為代表的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第三,錳酸鋰電池。新能源汽車下一代電池發展方向包括全固態鋰電池、鋰金屬空氣電池、氫燃料電池等,當前尚都處于基礎和應用研究階段,距離技術成熟和商業化還有較長距離。
鋰電池產業在中國發展近20 年,其發展時間進程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9—2016 年,兩條技術路線共同發展。國家給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對行業進行補貼,所以行業的發展較快。磷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在中國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電池的性能參數以及出貨量都有大幅提高。
第二階段2017—2019 年,三元鋰電池得到大幅發展。2016 年12 月,國家對于鋰電池補貼時以能量密度為標準,因此三元鋰電池借助其本身的能量密度較高、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續航里程更遠,享受到該時間段的補貼紅利,而另一種技術路線暫時發展緩慢。
第三階段2019 年以后,隨著政府補貼政策變化,磷酸鐵鋰電池重回發展。國家在該方面的補貼在2020 年底時全面結束。在新政策的刺激之下,磷酸鐵鋰電池在性價比的優勢下再次回到強勢發展階段,從低端車的應用領域拓展到儲能電池市場。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為Michae E.Porter 在《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所提及的“Di-amon Model”,采用該種模型進而分析產生競爭優勢的背后原因。該種方法認為,產業是否能夠產生競爭優勢主要有以下四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以及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如圖所示。

圖1 鉆石模型
1.初級生產要素
中國資源豐富,勞動力重組的成本較低。同時,近些年中國政府在產業投資中的資金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成立了各種國有基金。
2.高級生產要素
進入21 世紀后,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通信基礎設施方面,中國5G 基站的建設數量已經占據全球70%。交通方面一直進行持續性投資,“十四五”期間中國將繼續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人才教育方面,高等教育已經在2019 年進入普及化階段。政策層面,國家一直在推廣產學研結合,加大推廣學校各類成果轉化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綜合以上兩個生產要素的分析,中國目前的環境能夠適應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能夠產生競爭力。
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是穩中向好,因此市場對汽車的需求也較為穩定的。中汽協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9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1—9 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提升到11.6%,創歷史最佳。
在2021 年9 月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高達17.3%,1—9 月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16.6 萬輛和215.7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1.8 倍和1.9 倍。同時,汽車產能在芯片的影響下有所下降,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2021 年全球汽車預計減產770 萬輛。
總之,我國整體經濟平穩,但是發展中也面臨著較多考驗,不過新能源方面的產銷卻穩定增長,滲透率也有提升,均創下了歷史最高。因此,從需求角度分析,中國市場的需求是巨大的,能夠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成長,從而刺激本土企業服務提升,進而使其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提高。
截至目前,國家發布省部級以上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政府文件高達422 份,其中,國務院下發相關文件3次。2012 年6 月28 日就印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的通知(國發〔2012〕22 號),以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2020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的通知(國辦發〔2020〕39 號)發布,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了汽車強國建設。
中國汽車工業自1953 年誕生以來,自產汽車從無到有,汽車工業發展已經經歷近70 年的發展,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10 年蟬聯全球第一。各省市也在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加大投資研發。以新能源綜合實力最強的北京市為例,有科技成果12 項、相關專利79 項、設計的基礎研究2 179 項。作為中國新能源一線品牌的蔚來、小鵬與理想,其綜合影響力在安徽省排名第二,在廣東省排名第三,在江蘇省排名第七。在新能源相關企業中,廣東省擁有81 個,排名第一;江蘇省擁有61 個,排名第二;安徽省擁有23 個,排名第七。
另外,因為產業鏈完善以及產業集群效應,特斯拉將超級工廠建在中國。從比較中能夠發現,中國有能力形成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競爭力。
從中國政府頂層設計出發,政府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定位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因此,從中長期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將繼續受到政府支持。在市場中,大力引進外資車企在上海市建設超級工廠,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推動本土車企品牌創新升級,提高競爭力。在眾多車企的推動下,中國汽車零件供應商的品質與汽車供應鏈安全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差異化競爭下,形成了以蔚來、理想與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和北汽藍谷、長城歐拉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互聯網廠商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開始投入,例如百度的無人駕駛以及小米造車收購寶沃汽車。特斯拉在生產前10 萬輛車耗時10 年,而蔚來僅僅用了35 個月,下線的新能源汽車數量達到10萬輛,由此可見,中國車企的生產能力較強。
在二級股票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指數(8840766)從發文日 11 月 2 日的開盤 2 301.28 到 2021 年 9 月 14日4 169.67,10 個月,指數漲幅高達81.189%。由此可見在政府宏觀政策的調控下二級市場對于行業發展的追捧。
同時,在新能源的上游產業鏈中也出現熱捧的股票標的。鹽湖股份(000792.SZ)擁有大量的鋰電池所需的鋰物質,在完成重組后重回A 股市場時,在虧損430 億元的情況下,仍然大漲306%,一日市值上漲1 470億元,總市值接近2 000 億元。
目前A 股股票市場中,新能源汽車賽道投資受到追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個股表現較好。本文通過鉆石模型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過程進行分析,對股票市場變化背后原因進行探索,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在滿足新興產業較快較好發展所必備的初級與高級生產要素后均有一定的積累,能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中國經濟發展穩中求進,消費市場的消費能力得到進一步保證。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近年來屢創新高,中國市場的需求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新能源車企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各級政府相關政策不斷推動行業發展,同時,各項技術創新數量以及能力均有較大的提升,部分地區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形成較好規模效應。
總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以上因素的積極影響下,終將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國家優勢。同時,由于股票市場對企業發展情況的體現,因此股票市場新能源汽車相關股票將會隨著企業經營情況變化取得較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