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 510180)
為了確保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采購決策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醫院不應僅僅通過一種方式決定是否采購某項醫療設備,而是需要從運營和服務等多個角度展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在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醫院能夠進一步完善采購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制定醫療設備采購方針,確定醫療設備采購策略,從而杜絕衛生資金浪費及不合理應用情況。
醫院可以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法梳理醫療設備經濟效益指標,從而確定投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設備價格等醫療設備成本效益指標。隨后通過模糊數學法對醫療設備采購決策的模糊影響因素進行評分量化,從而得到醫療設備采購決策參考依據。
1.確定醫療設備成本效益指標。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分析需要同時從宏觀角度和細節角度出發,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核算醫療設備各個階段的采購成本及經濟效益,通過各項經濟因素使得醫療設備經濟效益能夠得到最大化發揮。在確定醫療設備成本效益指標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展開計算及分析,從而獲得各項指標分析結果,確定最優指標。
2.以模糊數學法量化醫療設備采購意見。醫療設備采購決策影響因素較多,并且可能出現相互抵消、相互疊加的情況,例如高品質和高價格、專項功能和多用功能等。為此,可以通過模糊數學法量化醫療設備采購意見,由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組織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從而獲得最優的醫療設備采購選擇。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礎上,模糊數學法的應用能夠進一步顯示出不同醫療設備采購決策因素之間的關系,實現對多個決策因素的評判,避免決策出現片面問題。
醫院可以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法評價醫療設備采購經濟效益,通過模糊數學法實現對定性問題的定量化處理,從品牌、經濟效益、售后服務等角度展開針對性評價,形成更為全面的醫療設備采購決策。
1.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法評價經濟效益。成本效益可以分為項目成本、項目效益兩部分,通過對兩者的分析,能夠為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提供依據。在進行醫療設備采購之前,醫院往往會制定多個采購方案,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法評價各個采購方案的實施成本和經濟效益,進行比較后選擇最佳采購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從投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方面進行計算。投資收益率指的是計算同等數額的醫療設備購置費用在同樣時間內能夠獲得的凈收入與支出的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凈收益數/初始投資額)×100%,投資收益率越高,表示醫療設備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越高。一般評判標準如下:投資收益率>10%為經濟效益較高,投資收益率≤10%并≥3%為經濟效益良好,投資收益率<3%為經濟效益較低。投資回收期指的是基于所在地醫療服務收費標準、醫療設備預計工作量,計算醫療設備采購成本全部回收需要的時間。
2.通過模糊數學法進行采購決策。第一,構建評價指標集X。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較多,例如設備質量、售后服務、產地等,不必全部考慮,但也不能片面選擇,因此選擇影響最大的3個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集X為X(設備品牌)、X(設備質量)、X(售后服務)。第二,構建評價等級集Y。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可以分為不同等級,等級過少會對評價結果產生不利影響,等級過多會增加評價難度和復雜程度,因此選擇設置3個等級,構建評價等級集Y為Y(優秀)、Y(良好)、Y(不合格)。第三,構建模糊關系矩陣R。基于評價指標集X、評價等級集Y構建模糊關系矩陣R為R,i代表的是X的序號,j代表的是Y的序號,均為1、2、3。由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組織成員結合醫療設備采購經驗、主觀看法、技術資料填寫評價等級指標統計表,如表1所示。第四,構建權重系數W。不同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不同,會對評價結果產生不同的影響,為了區分各個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需要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因此構建權重系數W為W、W、W。第五,構建最終評價標準C。為了充分反映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組織的采購需求,需要通過矩陣乘法進行運算加權平均求和,實現對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兼顧,因此構建綜合評價值B為B(優秀)、B(良好)、B(不合格),并且將B作為是否進行醫療設備采購的主要評價依據,但是考慮到B、B同樣會對醫療設備采購評價造成影響,因此通過加權法為B、B、B確定加權系數F,分別為F、F、F。在此基礎上構建最終評價標準C為B×F,即(B、B、B)×(F、F、F)。這樣,當醫院在不同品牌、類型、型號醫療設備選擇中出現遴選關系時,便能夠以最終評價標準為最終的判定依據。
表1 評價等級指標統計表
在進行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時,還需要擬定部分明細的評價標準,同時應用模糊數學法、加權系數法構建績效評價數學模型,實現對各項評價指標的量化,提高績效評價結果的精確程度。匯總A醫院制定的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標準,如表2所示,以方便相關人員進行判斷,但是此標準僅僅作為輔助評價,不是進行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硬性要求。
表2 A醫院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標準參考表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實際應用效果,現以A醫院為例,對應用效益進行具體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為評價體系完善奠定基礎。
A醫院屬于一家三甲醫院,現有職工3 000余人,設有55個臨床科室、1 500張病床,年門診量能夠達到250萬余人次。A醫院綜合現階段醫療設備采購需求及醫療市場需求,每年都會制定專門的醫療設備采購規劃,實現對醫療設備的針對性采購。此外,A醫院會定期分析各類醫療設備應用情況和管理情況,盡量提高醫療設備工作效能,避免出現醫療設備閑置情況,從而實現對醫療設備購置資金的合理應用。
將上述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應用到A醫院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中,獲得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準確的績效評價結果。具體來講,在上述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評價結果的指導下,A醫院年門診量得到了顯著提高,能夠進一步滿足臨床檢驗工作的需求,能夠縮短患者的檢查等待時間。醫療設備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獲得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一致肯定,由于售后較好,減少了設備運行維護負擔,為后續醫療設備采購決策提供了充足經驗。
1.完善預算績效評價組織結構。為了確保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完善程度及順利應用,醫院可以構建專門的預算績效評價組織結構,并且由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員擔任相關崗位,完成相關評價及管理職責。首先,醫院可以明確醫療設備采購組織責任,要求采購組織收集和整理醫療設備采購資料、完善采購管理方式、以控制采購成本為基本目標、確保醫療設備供應的及時性。其次,醫院可以明確醫療設備管理組織責任,要求管理組織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按照合同標準驗收到貨的醫療設備、做好對醫療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確定符合醫療設備的驗收標準,其中的驗收工作需要由管理組織和設備應用科室共同完成。最后,醫院可以保留醫療設備采購的立項決議文件、招投標文件、采購合同、質量驗收單據等相關資料,為后續預算績效評價提供依據。
2.確保預算績效評價公平公正。為了確保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的公平公正,醫院可以組建專家組,對各項評價指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進行評價。醫院可以公開發布醫療設備采購規劃和需求、招標公告截止時間,對醫療設備采購方式進行統一說明及后續動態嚴格管理,從而避免信息傳遞不及時、不到位導致的預算績效評價不公平公正問題。醫院可以積極尋求第三方機構或專家的幫助,例如,向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咨詢,積極接納醫療設備供應商提出的采購意見,向同行業專家咨詢不同醫療設備的技術參數差異及功能需求,并且需要及時公布確定的采購需求及技術指標。醫院可以通過公開征集醫療設備采購意見的方式,去除招標文件中可能存在的排他性內容。
綜上所述,醫院可以按照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選擇評價方法、確定評價標準的流程構建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此評價體系在A醫院中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應用效益,并且通過完善預算績效評價組織結構、確保預算績效評價公平公正等策略進一步完善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在完善醫療設備采購項目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引導下,醫療設備采購決策科學程度才能夠得到提高,從而實現對醫療設備的戰略性采購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