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建,朱鵬飛,蔡昊廷,黃 靖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 維修三處,浙江 海鹽 314300)
核電廠控制棒定位器線圈在每年的大修時都需要進行檢修,檢修的對象包括33組原邊線圈、輔助線圈、A組線圈、B組線圈、C組線圈、D組線圈、E組線圈,檢測項目包括絕緣電阻和直流電阻。
由于僅僅測試絕緣電阻和直流電阻,無法全面地反映控制棒定位器線圈的特性,現有的測量方式效率較低,同時具有安全隱患。因此,本文設計了一套專用測試平臺,用于對33組控制棒定位線圈的絕緣電阻、直流電阻、電感、電容進行測試(測試平臺如圖1)。
本軟件是運行在該平臺中的專用測試軟件,用于進行人機交互,控制設備進行測試以及進行測試數據的記錄以及二次分析處理。
根據設備實際的使用場景,本軟件主要需實現如下功能:

圖1 測試平臺結構圖Fig.1 Test platform structure diagram
1)測試前的自檢功能
① 在測試前,軟件需控制設備完成自檢操作,保證設備功能正常,具備進行測試的條件;② 主要檢查上下位機通訊是否正常,高壓輸出、接口卡控制是否正常。
2)主界面人機交互功能
① 可實現測試項的項目選擇和順序調整;② 可進行測試模式的選擇,模式提供一鍵自動測試或手動測試兩種測試模式。
3)測試設置功能
① 絕緣電阻測試設置:可對絕緣電阻的合格判據進行設置,由于絕緣測試完畢后需要進行充分地放電,因而軟件需要可對放電時間進行設置。
② 直流電阻測試設置:可對直流電阻的合格判據進行設置。
③ 電感測試設置:可對電感的測試頻率進行設置,可對電感測試的合格判據進行設置。
④ 電容測試設置:可對電容的測試頻率進行設置,可對電容測試的合格判據進行設置。
4)測量及結果顯示功能
① 絕緣電阻測量及結果顯示:可進行絕緣電阻的測量及顯示,測量完成后,將自動進行放電操作。
② 直流電阻測量、電感測量、電容測量及結果顯示:可進行直流電阻的測量操作并顯示測量值,測量時根據測試設置的頻率值提供測試頻率,根據測試設置的合格判據對測量值進行判定,同時顯示是否合格的信息。
5)報表導出功能
測試完成后,可根據測試結果自動生成測試報表。
根據對軟件功能需求的分析,本測試軟件的整體運行流程圖如圖2。

圖2 軟件運行整體流程圖Fig.2 Overall flow chart of software operation
本軟件相關器使用的軟件開發環境為LabVIEW,由美國國家儀器(NI)公司研制開發,LabVIEW使用圖形化的編程語言G編寫程序。與其他的計算機語言不同,G語言通過一個個邏輯控件與程序框圖來代替文本進行編程,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以及簡便的控制虛擬儀器的能力。其圖形化的界面使軟件開發變得更加容易,可以更快速地構建各種應用所需的工具,快速地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高了開發的效率。本軟件相關的軟件部分運行在Windows10操作系統,使用的LabVIEW版本為LabVIEW2020的版本。

圖3 測試軟件整體架構圖Fig.3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test software
根據軟件需求分析,本系統軟件使用“上/下位機”軟件組織架構,以便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點進行協作配合,共同完成測試工作。
上位機軟件是面向操作人員的,所以讓其運行在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統上。該操作系統也是廣大操作人員所熟悉的操作系統,操作人員易于接受和使用。上位機軟件提供“GUI圖形操作人員界面”給操作人員來操作本“測試系統”。“GUI圖形操作人員界面”相比文本界面,操作和顯示將更為直觀,人機交互更為友好,表達信息的能力更強。
上位機軟件使用組態軟件進行開發,組態軟件具備簡明、直觀、易用的圖形編程方式特點,開發和維護效率高。
下位機軟件運行于實時操作系統內,具備“實時響應”的特點,有利于下位機軟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測試動作,因此使用下位機軟件進行“測試執行”。
“上位機”軟件和“下位機”軟件使用網絡通訊等方式進行數據交互。
本文僅對上位機軟件進行說明。
核電廠控制棒定位器線圈測試軟件整體架構如圖3。軟件整體架構包含4層,由下至上依次為:硬件層、設備控制層、測試層、人機交互層。
硬件層主要包括本軟件的硬件控制對象,主要包括絕緣測量卡、LCR電橋、接口卡、高壓模塊等。

表1 軟件功能實現對照表Table 1 Software function realization comparison table
設備控制層主要包括對下位機測試裝置的控制函數,包括電橋設置控制.vi、高壓模塊控制.vi、接口卡控制.vi、接口卡模式控制.vi以及更加底層的串口發送指令.vi、串口接收指令.vi、高壓模塊采集指令.vi、高壓模塊檔位指令.vi、高壓模塊控制指令.vi、建立連接.vi、接口卡復位控制指令.vi、接口卡模式控制指令.vi、接口卡通道控制指令.vi、狀態查詢指令.vi等。
測試層主要包括軟件執行測試操作時涉及的函數,包括高壓自檢.vi、自檢函數.vi、電橋測試.vi、高壓測試.vi、運行函數.vi、放電函數.vi等。
人機交互層主要包括軟件中與人機交互相關的函數,包括主界面.vi、存儲配置.vi、讀取配置.vi、配置路徑.vi等。
前文的軟件架構圖是從橫向的層次結構對軟件進行了一個劃分,如果從縱向功能結構對軟件進行劃分的話,會得到表1。
下面分層對重要函數的實現進行介紹。
5.2.1 電橋設置控制功能
由于電橋采用標準設備,該設備提供了標準的RS232串口通訊用于遠程控制設備的測量操作。本測試軟件需要使用到電橋的電阻、電感、電容測量功能,因此本軟件需具備電橋的模式設置功能、參數配置功能、數據傳輸功能等。這些功能通過測試功能設定以及串口發送指令函數實現,具體程序實現框圖如圖4。

圖4 電橋設置控制功能程序圖Fig.4 Program diagram of bridge setting control function

圖5 高壓模塊控制功能程序圖Fig.5 High-voltage module control function program diagram
5.2.2 高壓模塊控制功能
高壓模塊控制功能用于絕緣電阻測量模式時,提供高壓信號的控制。當該模塊運行時,首先判斷當前的測試要求與上一次的測試要求(高壓值)是否相同。若相同,則不需要再進行高壓檔位的切換;若不相同,則需根據設定的高壓值切換至相應的檔位,然后進行高壓輸出指令輸出,程序實現如圖5。
5.2.3 接口卡控制功能
接口卡的主要功能為在33組測量通道間進行切換,板卡上主要的元器件為高壓繼電器。接口卡控制功能在接收到繼電器切換通道的指令后,同樣地會先比較本次測試的通道號與上次測試的通道號是否相同。若相同,則保持上次的通道;若不同,則接口卡復位后根據測試項的通道重新進行切換。同時接口卡的狀態受外部指令控制,為“開”狀態時,接口卡可接受通道切換的指令;為“關”狀態時,接口卡即置于復位狀態。一般測試時,會將狀態設定為“開”,測試完成后設定為“關”。程序實現如圖6。

圖6 接口卡控制功能程序圖Fig.6 Interface card control function program diagram

圖7 電橋測試程序圖Fig.7 Bridge test program diagram
5.3.1 電橋測試函數
電橋測試函數用于實現采用電橋進行測量的數據的顯示與判斷。若電橋測量出的數據在合格范圍內,則輸出測量數據以及“合格”;若測量的數據在和合格范圍外,則輸出“O.L”以及“不合格”。程序實現如圖7。
5.3.2 高壓測試函數
高壓測試函數用于測試高壓輸出是否正常。若回采的電壓值大于100V,則認為高壓輸出正常;若采集的電壓值小于100V,則認為高壓輸出不正常。程序實現如圖8。
5.3.3 放電函數
放電函數用于每次絕緣測量后的放電操作,放電操作具體為在接收到放電指令后,對接口卡進行模式控制,控制接口卡切換到需要放電的通道,并且保持設定的時間(此值操作人員可通過配置界面進行設置,當前為最小值200ms)后斷開。程序實現如圖9。
5.4.1 界面設計方法
本系統中,“測試軟件”具有面向操作人員的人機界面。作為面向操作人員的人機界面,應能方便操作人員使用,因此本系統軟件采用了以下的界面設計方法。

圖8 高壓測試程序圖Fig.8 High voltage test program diagram

圖9 放電函數程序圖Fig.9 Discharge function program diagram
5.4.1.1 圖形化
本“測試系統”管理的測試設備眾多,為易于操作人員使用,人機界面上主要采用圖形化的方式。
圖形化的方式,具備生動、形象的特點,結合行業通用的標識符,可讓操作人員不用改變使用習慣,輕松識別被測對象,輕松進行測試工作等。
5.4.1.2 GUI操作人員界面設計規范
良好的GUI操作人員界面設計可方便操作人員的使用,本軟件采用如下的設計規范:
1)統一的風格布局。比如各種對話框窗口,其窗口內的確定、取消按鈕盡可能放在窗口的某一個固定方向。
2)界面配色統一,且采用素淡色系為主,簡潔明快。顏色選擇避免太多,對于特別強調的地方使用紅色、黃色、綠色等鮮明的基礎顏色。
3)界面元素標識統一。比如一個AI信號,在所有的界面上都統一使用同一種標識,便于操作人員一眼就看清楚是何種信號,尤其在本系統中,信號數量龐大,通過這種統一標識,有利于減輕操作人員負擔。
4)形狀標識。界面中某些地方,除了以顏色等來標識外,還盡可能配合采用形狀標識,便于操作人員快速識別。
5)主要功能去菜單化。不要將主要功能放在菜單中,而是使用一眼可以看到的界面元素來代替。
6)快捷操作設計。界面元素除了使用鼠標操作外,還要盡量設置鍵盤熱鍵,便于操作人員快捷操作;遵從使用習慣。遵從操作人員長久以來形成的使用習慣,比如“Esc”鍵就是關閉窗口并取消輸入,“Enter”鍵就是窗口默認按鈕并表示確認輸入,“F1”鍵一般用于在線幫助等。
人機交互界面是與使用者直接相關的界面,所有人機交互的功能均通過界面進行體現。界面設計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本軟件的實際運行效果,下面重點介紹本軟件的主界面、測試配置界面和測試界面。
5.4.2 主界面
主界面包含自動測試、絕緣電阻測試、直流電阻測試、電容測試、電感測試選項。在進行自動測試時,可以將絕緣電阻、直流電阻、電容、電感一次性測試完,也可以調整測試順序,在測試界面選擇測試項后啟用測試,點擊開始后,系統將會開始進行自動測試。主界面如圖10。

圖11 測試配置界面圖Fig.11 Test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diagram

圖10 主界面圖Fig.10 Main interface diagram
5.4.3 測試配置界面
測試配置界面可以設置絕緣電阻、直流電阻、電容、電感的合格判據上限及下限,以及測量電壓、測量時間以及測量頻率等,測試配置界面如圖11。
5.4.4 測試界面
測試界面以絕緣電阻測試為例進行說明。在進行絕緣電阻測試時,測試表格內容依次為棒束(位置)、內容、測量電壓,測量值、合格判據、采集時間以及測試結果,絕緣電阻測量界面右側的選項卡可以進行全選,也可以自由勾選;在勾選完成后,點擊右下方的“開始”選項進行測試;測試完成后,可以點擊“生成報表”將測試的數據生成報表保存在電腦中。其測試的量程為1MΩ~50MΩ,測量精度為2.0級,絕緣電阻測量界面如圖12。
本軟件已成功應用在核電廠控制棒定位器線圈專用測試裝置上,并已于秦二廠現場進行了測試。軟件操作基本滿足現場測試要求,在界面的表現上還需要進行優化調整。該軟件基于LabVIEW實現,可運行于核電廠控制棒定位器線圈專用測試平臺,通過使用該軟件,能夠大大簡化測試人員的測試流程,提高測試效率和安全性,并可一鍵導出測試數據,可用于后續的分析處理。

圖12 絕緣電阻測試界面Fig.12 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 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