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宏 劉雨彤 劉 雙
(遼寧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1]。由此可見,在傳統貿易方式持續受到疫情沖擊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作為外貿發展的新業態,發揮了保訂單、保市場、保份額的重要作用。然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市場環境,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迎來挑戰。因此,研究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目前,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對跨境電商生態系統進行研究。楊秀芝等(2007)認為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外部影響因素包含多數既不可洞察也不可控的因素、可洞察但不可控的因素和少數可洞察并可控的因素[2];蔡瑋(2010)認為系統結構是跨境電商生態系統各企業主體的運行模式,是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3];鄧亞鵬(2012)認為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是指系統動態、相對的穩定,是系統依據內外部環境變化不斷調整行為策略從而實現自身目標的過程[4];閆夢娜(2020)通過構建SiM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重要性,發現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最直接的因素[5]。
筆者認為,跨境電商生態系統是在跨境的消費市場驅動下,以數字貿易理念為核心,借助亞馬遜、淘寶等電商平臺,結合一系列與貿易活動相關的企業,進行跨境的物質、信息流動而形成的生態系統。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是指跨境電商生態系統運行過程中,為保障系統內部企業主體正常運行,在內外部環境影響下,系統整體維持自身結構、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然而,目前存在多種因素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企業綜合能力、企業間關系、外部環境等。因此,本文將鉆石模型與DEMATEL模型相結合,分析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因素,以便提高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為跨境電商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由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Michael Eugene Porter)提出的鉆石模型認為,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競爭優勢取決于四大因素:要素條件,需求因素,企業戰略、組織和競爭狀況,相關和輔助行業。這四大因素之間相互影響,此外,機遇和政策亦會通過對上述四大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作用。筆者借鑒鉆石模型,將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歸納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結合其他學者研究成果,本文將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內部因素分為企業戰略結構、企業綜合能力、企業間關系。
1.1.1 企業戰略結構
企業戰略結構決定企業生態位,當系統內生態位重疊較高時,企業可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或長遠規劃,進而選擇競爭策略或合作策略。
當企業戰略結構相似度較高時,則位于系統中相同生態位上,類似于并聯結構。當結構中某一企業由于自身原因而走向衰退,或與其他企業關系破裂時,總體上并不會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當企業戰略結構相似度較低時,向消費者提供不同產品(或服務)時,企業位于不同生態位,則跨境電商生態系統類似于串聯結構。當某一企業由于自身原因而走向衰退,或與其他公司關系破裂時,系統結構將不復存在,直接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因此,企業戰略結構決定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結構不同,使其穩定性也不盡相同[6]。企業戰略結構是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內部因素之一。
1.1.2 企業綜合能力
企業綜合能力往往是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關鍵因素。由“木桶效應”可知,最短的木板決定整個木桶的容積大小,因此,當某個企業綜合能力低,則會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企業綜合能力包括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能力之一)、資源能力(企業內部的資源種類、數量)和生存適應能力(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高低)等。
1.1.3 企業間關系
跨境電商生態系統內企業主體是基于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彼此間的信息資源共享。然而,跨境電商生態系統中通常會出現信息不對稱、資源不共享的情況,這會降低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企業間關系包括以下幾種:
(1)競爭關系:提供相同或類似產品(或服務)的諸多企業,由于資源的有限性會產生競爭。
(2)信任關系:企業間的相互信任更能促進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
(3)合作關系: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利于提升企業間的信任度。
(4)利益分配關系: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有利于企業間穩定合作關系得以維持。
(5)協調關系:良好的協調關系不僅能促進企業間的高效合作,還利于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外部因素往往難以預測和不可控,主要有自然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政策環境等。本文將外部影響因素分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7]。
1.2.1 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以下幾種:
(1)自然環境因素:如火災、洪澇、新冠肺炎疫情、地震等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所引發的不可抗力影響。
(2)市場經濟因素:包括企業所在國家或地區資本市場的健康程度、資金來源、市場資源配置、市場成熟度、市場需求情況、市場競爭狀況等。
(3)社會文化因素:不同國家或地區社會文化方面的差異,對跨區域溝通、營銷等方面產生的影響。
1.2.2 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包括以下幾種:
(1)技術環境因素:在技術迅速發展的影響下,企業自身的技術水平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2)政策環境因素:不同國家或地區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也不盡相同[8]。不同政策對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DEMATEL是一種借用專家的知識與經驗構造系統中各指標間的直接影響矩陣,進而確定各指標間相互影響關系和影響程度的方法。
選20位專業經驗豐富跨境電商專家,其中包括15名具有博士學位的高校教授和5名從事跨境電商的實踐型專家。所選專家均在跨境電商有多年的科研經驗或工作經驗,邀請其對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影響因素評分。調查表采用0~3標度表示各指標間影響程度,標度及其含義如表1所示。
將專家的打分數據進行整理,算術平均后獲得直接影響矩陣A,如表2所示。

表2 直接影響矩陣A
采用最大值法對直接影響矩陣A進行標準化處理,獲得標準化直接影響矩陣X,如表3所示。式(1)中,aij為A中第i行,第j列的值。

表3 規范化直接影響矩陣X

借助MATLAB軟件計算綜合影響矩陣T,如表4所示。式(2)中,E為單位矩陣。

表4 綜合影響矩陣T

在綜合影響矩陣中,各要素行的和為影響度,列的和為被影響度,各要素的影響度和被影響度的和為要素的中心度,如表5所示。

表5 各要素的影響度和中心度
2.6.1 由影響度分析
由表5可以得到影響度的排序:企業間關系>企業戰略結構>企業綜合能力>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
第一,在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因素中,企業間關系是最強的,是對其他四個因素的影響最直接、最大的因素。
第二,影響力較強的是企業戰略結構,各影響力不單獨作用,每個因素產生的效果是不相同的。
第三,按照企業間關系、企業戰略結構、企業綜合能力的順序,影響度依次減弱,當五個因素同時作用時,想通過調整某一因素來提高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時,改善企業間關系是最有效的方法。
2.6.2 由被影響度分析
當這五種因素綜合影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時,最容易發生變化的就是企業間關系。因此,關注企業間關系的變化,能有效捕捉到其他因素以及穩定性的變化。影響弱的因素在考慮審計質量波動的時候越可以做淡化處理,減少工作量。
2.6.3 由中心度分析
在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因素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企業間關系,無論在何時都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在促進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穩定性時,中心度排名較前的因素得到優先保證,才能有效提升穩定性。
第一,牢固樹立合作共贏意識,減少系統內諸企業的主觀投機行為,從而長久地維持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第二,為了促使資源得到最優配置,跨境電商生態系統需要建立企業間的良性互動關系。
增強跨境電商生態系統內各企業的綜合能力,如創新能力、資源能力、生存能力、適應能力、發展能力等,以提升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除此之外,跨境電商和社交的結合,可以進一步拉動跨境電商的需求。對于跨境電商來說,通過社交平臺分享海淘經驗,吸引消費者查看并轉發,在加大跨境電商企業品牌宣傳力度的同時,也能增強客戶黏性,使跨境電商生態系統得以穩定健康發展。
跨境電商生態系統應該進一步擴大規模,吸引更多類型的企業到系統中,系統內各個企業也可以橫向發展。對于跨境電商企業來說,可以依據各類客戶需求提供多種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輕易表達自己對品牌、產品、服務的評價,從而使企業針對性地改進產品及服務,形成良性循環,進而提升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第一,政府可以采取補貼和懲罰措施,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跨境電商生態系統中企業間的合作行為進行調控,推動系統的健康持續發展。第二,健全有關跨境電商的法律法規,優化支撐體系。第三,落實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監管制度,從而優化跨境電商支付、物流、品牌、人才等環節,為跨境電商的發展營造更有利的環境,進而提升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