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常見的后遺癥。不少治療方法已被證明對改善患側上肢的功能有一定的療效。這些方法包括用于激活受損半球的單側經皮電刺激(Uni-TENS),改善患肢功能表現的任務導向訓練(TOT),以及改善肢體癱瘓的雙側經皮電刺激(Bi-TENS)。本研究比較了Bi-TENS+TOT與Uni-TENS+TOT、安慰劑TENS+TOT以及對照組的作用效果。研究對象為來自于腦卒中自助小組的120名平均年齡為61.5歲的成年人。這些存在上肢癱瘓的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四個干預組,包括Bi-TENS+TOT、Uni-TENS+TOT、安慰劑TENS+TOT或對照組。受試者共接受了20次治療,每次干預時間為60分鐘,每周3次,持續7周。而對照組沒有給予相應的治療。TENS的頻率為100Hz,以0.2ms的方波形式進行,強度為2倍的感覺閾值。主要的結局指標為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本研究在隨訪過程中發現,Bi-TENS+TOT組對FMA-UE評分方面的改善優于其他三組(Uni-TENS+TOT,
=0.004;安慰劑TENS+TOT,
=0.001;對照組,
=0.001)。事后分析中發現,干預后Bi-TENS+TOT組對FMA-UE評分的改善明顯優于Uni-TENS+TOT組(
=0.005)。同時在1個月和3個月的隨訪中發現,Bi-TENS+TOT組仍保持其組間的改善優勢。結論:這項針對腦卒中后上肢癱瘓患者的研究發現,雙側經皮神經電刺激聯合任務導向訓練的干預形式在改善上肢運動功能方面優于其他聯合治療方法。
(馮騰宇 譯,劉楊、王繼先 審)
Chen P, et al. Bilateral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Improves Upper Limb Motor Recovery in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roke. 2022, April; 53: 113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