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5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45%,較4月下行15個基點。這是LPR新機制建立以來,5年期以上LPR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疊加此前監管部門“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的政策,房貸利率下行將有更大空間。
據悉,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金融機構應持續加強服務實體經濟匯率風險管理的能力建設,引導客戶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支持企業管理好匯率風險,綜合考慮產品類型、客戶分類和套期保值需求特征。注意引導客戶遵循“保值”而非“增值”為核心的匯率風險管理原則,聚焦主業、套保避險。
近日,總部位于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日前表示,其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70億元規模、期限為3年的人民幣債券。新開發銀行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5個國家發起,旨在為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可持續發展項目調動資源,補充多邊和區域金融機構為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所做的努力。
近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的通知》,提出23項政策舉措,在企業申請首發上市、北交所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公司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眼于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實施延期展期政策、優化監管工作安排、發揮行業機構作用等四個方面,支持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快速走出困境,實現更好發展。

經過前期貶值,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持續強勁反彈。Wind數據顯示,5月2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75 6元,單日上升1.08%,升幅為2005年7月22日以來最大,創近17年紀錄。
此外歷史上人民幣中間價單日升幅前10位,今年5月份已經占據兩席。可見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好轉以及穩增長政策顯著發力,人民幣匯率強勢回歸。
作為上海市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人工智能企業的紓困減負備受市場關注。近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指導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在云端舉辦了“同心抗疫助企紓困”銀團助力上海人工智能企業復工復產專場活動,擬幫助人工智能企業渡過難關。
會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和興業銀行五家銀行上海市分行共同提供650億元貸款總授信額度,助力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以來,疫情反復,小微企業面臨經營難題。為支持疫情防控,浦發銀行總行推出了《浦發銀行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十六條”措施》,設立專項信貸額度2 000億元,提供直接融資渠道1 000億元。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積極響應總行和北京政府號召,設立專項額度、開辟綠色通道,通過提供中長期貸款、降低利率、貸款展期及無還本續貸等方式,增加普惠貸款投放,幫助小微企業等受困市場主體抵御疫情沖擊。
繼5月20日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超預期下調15個基點至4.45%后,全國各城市房貸利率隨之下調。以北京為例,首套房貸利率由此前的5.15%降至5%,二套房貸利率從5.65%降至5.5%。
值得注意的是,現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通常是在5年期以上LPR基礎上加(減)不同幅度的基點決定。加點幅度由央行、銀保監會指定全國應遵守的下限,各地也在此基礎上因城施策制定轄內銀行應遵守的加點下限。

中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5月20日表示,當前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總體運行平穩,風險可控。2017年至2021年5年間,城商行累計處置不良貸款1.8萬億元,是2011年至2016年累計處置量的5.2倍。上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城商行經營發展更趨理性。2017年至2021年間,城商行資產年均增速9.8%,較2011年至2016年年均增速(23.1%)明顯下降13.3個百分點,基本回歸商業銀行平均水平。
繼國有銀行、部分股份制銀行下調一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后,近期多家中小銀行也進行了跟進。寧波銀行、蘇州銀行、蘇州農商行、杭州銀行、張家港農商行陸續對外發聲,將會結合市場情況對存款利率價格進行調整。目前,上述銀行中已有部分展開行動對定期存款利率進行下調,部分銀行3年期至5年期的存款產品利率降低了10—25個基點。
近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消息稱,近期多家國際資管機構積極申請上海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堅定看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發展,國際資管機構深耕中國市場中長期規劃并未改變。國際資管機構巨頭的布局動向,一向被視為預判經濟前景的晴雨表。專家表示,中國持續穩定恢復的經濟態勢、巨大的市場潛力、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以及堅定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是吸引外資投下“信任票”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