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大面積缺損是臨床常見的牙科疾病,一般由齲病、外傷、磨耗等原因引起,對患者咀嚼功能、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磨牙大面積缺損若治療不及時,最終只能拔除牙齒,進而引起牙列缺失
。髓腔固位冠是近幾年新發展起來的修復方式,其通過將部分瓷嵌體伸入髓腔,經髓腔進行固位,主要用于磨牙缺損治療,以恢復患牙形態及生理功能
。鑄瓷為玻璃陶瓷,是臨床常用的全瓷材料,具有強度相對較低、粘接性相對較強的特點
。聚合瓷是由瓷及樹脂成分組成的瓷類材料,具有不變色的特點
。本研究對大面積缺損磨牙患者分別采用鑄瓷髓腔固位冠修復和聚合瓷髓腔固位冠修復,旨在比較兩種不同材料髓腔固位冠修復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筆者醫院口腔科收治的104例大面積缺損磨牙患者(共132顆患牙)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隨機將患者分為聚合瓷組和鑄瓷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標準:①牙體缺損大于1/3患牙牙合面面積,并累及2個牙面;②已完善牙根管治療,牙周組織健康;③咬合功能正常;④患者對本研究充分知情,并自愿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②合并糖尿病;③合并重度牙周炎;④緊咬牙或夜磨牙;⑤不配合隨訪者。
(8)對于D擋:駕駛員采用經濟的駕駛方式,緩慢松開油門踏板,如果駕駛員迅速松開油門踏板,將無法進入怠速模式,對于高效模式:駕駛員松開油門踏板。
1.4 修復方法:聚合瓷組采用聚合瓷制作的髓腔固位冠修復,鑄瓷組采用鑄瓷制作的髓腔固位冠修復。術前先行X線片檢查,根管治療后,行髓腔固位冠修復,具體方法如下:①封閉根管口:將髓室內根管口的根管充填材料去除,根管口采用流體樹脂封閉,并將髓室底填平;②髓腔內預備:采用復合樹脂將髓室壁倒凹填充消除,使窩洞深度3 mm以上,洞型外展3°~6°;③髓室外預備:將腐質徹底去除,將薄壁弱尖、無基釉消除,使牙面整潔光滑,并盡量確保殘冠連續性;④取膜送制造:制作聚合瓷修復體和鑄瓷修復體,在修復體未完成期間,缺損牙面采用臨時牙冠粘連;⑤試戴:試戴前將臨時牙冠取下并消毒,確保邊緣密合、固定滿意后,采用樹脂粘接劑進行粘接,然后去除多余粘接劑。
綜上所述,在NC化療基礎上聯合使用益氣養陰消積飲治療方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夠在改善患者各項細胞免疫功能指標的同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1.5 觀察指標
1.5.3 兩組修復后不良反應:包括修復體松動、修復體脫落、牙齦出血、牙根斷裂等,計算修復后2年不良反應發生率。
對照組中產婦產后42 d因個人原因未按時到門診復查失訪7例,失訪率1.7%。觀察組中失訪2例,失訪率0.49%。
1.5.1 臨床修復效果:優為患者牙功能恢復良好,邊緣密合完整,美觀性高,牙體無松動;良為患者牙功能恢復良好,邊緣密合較完整,美觀性較高,牙體無松動,但出現牙齦炎、齲壞、食嵌等癥狀;差為邊緣密合度較低,牙齦紅腫,美觀性較差,出現牙體松動,甚至脫落。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2.2 兩組修復后邊緣密合度比較:聚合瓷組1年后邊緣密合度、2年后邊緣密合度均優于鑄瓷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3。
2.4 兩組修復后滿意度比較:聚合瓷組咀嚼功能、邊緣密合度、美觀性滿意度評分均高于鑄瓷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5。
1.5.2 邊緣密合度情況:邊緣密合度分為3個等級。A級:修復體邊緣密合完整,不刮探針;B級:修復體邊緣刮探針,可見裂縫;C級:修復體邊緣可插入探針,裂縫較大。統計兩組修復后1年、2年邊緣密合度分級情況。
2.1 兩組臨床修復效果比較:聚合瓷組臨床修復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2。

1.5.4 滿意度評價:修復后2年,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患者修復滿意度。該問卷分為咀嚼功能、邊緣密合度、美觀性3個項目,每個項目滿分10分,分數越高提示滿意度越高。


表3結果表明,兩種捕收劑體系下,隨著浮選溫度提高,選擇性捕收效率都逐漸增大。但CM-5的捕收體系下溫度對選擇性捕收效率的影響較小,在15 ℃下也能達到較好的分選指標,表明CM-5具有更好的低溫適應性。
2.3 兩組修復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聚合瓷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49%,低于鑄瓷組的13.8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表4。


磨牙大面積缺損患者采用根管治療可使牙齒得以保留,但根管治療后,牙髓細胞正常代謝停止,牙齒失去牙髓神經滋養,牙本質膠原、水分減少,導致牙齒抗彎曲力降低,脆性增加,患牙折裂風險升高
。根管治療中,EDTA及次氯酸鈉的使用會改變患牙理化性質。另外,根管治療后牙齒會喪失活髓對牙齒受力的控制作用,所以專家建議根管治療后進行修復,能使患牙時間保留更長、功能恢復更好
。目前,根管治療后修復方法包括直接充填、高嵌體、全冠修復、樁核冠修復及髓腔固位冠修復。
自然語言的動態語義很多。如Kamp, Heim等關于代詞的復指解釋,主要基于會話表達結構以獲得對言語行為所做的修改的初創工作[1]。現存邏輯的“動態修正”中,一階邏輯是對靜態真值條件的嘗試,但它也可以做賦值程序的模型,同時會涉及到變元和個體之間的轉換關系。對于存在量詞所涉及的真值條件:
髓腔固位冠修復是適用于后牙及髓腔較寬大前牙的一種修復方法,其利用髓腔機械固定及粘接獲得固位。與樁核冠修復相比,髓腔固位冠修復可減少牙體預備量,降低樁核冠修復所致的風險(如:牙根穿孔、根折等),不會使牙體組織內側壁抗力性削弱,具有一定優勢
。與全冠修復相比,髓腔固位冠修復將牙體和修復體間接觸摩擦面積擴大,經粘接形成牙本質-粘接劑-修復體的復合體,使冠的抗水平移動力量增強
。髓腔固位冠可采用不同材料制作,而不同材料可能會導致修復效果有所差異。
等大家會合之后,張大爺才打開了展館的門。大家沖到李總的辦公室,剛才出現在監控畫面中的人影不見了,而地上躺著李總的尸體。他的背部中刀,看樣子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受害的。
鑄瓷為玻璃陶瓷,是臨床常用的全瓷材料,抗彎曲強度高達500 MPa,與復合樹脂相比,具有較好耐磨性。王紅
等研究發現,在牙根管治療后,采用鑄瓷髓腔固位冠修復,1年后牙體完整性、密合性、松動、脫落、食物嵌塞、牙齦及顏色情況均較好,修復滿意度較高。張君俠
等相關研究顯示,大面積缺損磨牙患者采用鑄瓷髓腔固位冠修復臨床效果與氧化鋯髓腔固位冠修復相似,兩者均有良好修復效果。但另有研究認為,陶瓷材料較脆弱,易導致材料表面產生細小裂紋,在口腔應力及操作中有發生牙體折裂風險
。聚合瓷是由瓷(約70%)及樹脂(約30%)成分組成的瓷類材料,該材料綜合了瓷與樹脂的優點,不僅具有瓷不變色的優點,還避免了瓷過硬、過脆的物理性質,目前聚合瓷已逐漸在我國口腔修復領域應用。劉小嘉
等研究認為以聚合瓷嵌體修復大面積牙體缺損,能使患者牙體功能良好恢復,不易折斷,繼發齲發生率降低,且美觀性強。Spitznagel
等將后牙牙體缺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行聚合瓷嵌體和鑄瓷嵌體修復,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修復成功率明顯較高,認為聚合瓷嵌體在后牙牙體缺損中可廣泛應用。
目前,聚合瓷材料在嵌體修復、樁核冠修復中的應用較多。本研究采用聚合瓷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復,并與鑄瓷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復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聚合瓷組臨床修復優良率明顯高于鑄瓷組,1年、2年后邊緣密合度明顯優于鑄瓷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鑄瓷組,咀嚼功能、邊緣密合度、美觀性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鑄瓷組。該結果提示,聚合瓷髓腔固位冠修復效果較好,能提高邊緣密合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修復滿意度。分析原因為聚合瓷材料中包含細瓷成分及樹脂成分,兼顧兩者優點,使其具有耐磨性高、抗壓性強、生物相容性高等優點,牙體承受咬合力高,咀嚼功能較強,其硬度與天然牙釉質更為接近,可降低磨損度,減少牙體折斷發生風險;其次,聚合瓷材料能更好地與樹脂粘接劑結合,減少滲漏現象;另外,聚合瓷材料為納米級小顆粒,所以拋光效果明顯,光澤度與天然牙相似,視覺效果及美觀性高
。鑄瓷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復的邊緣密合度在2年后一般不會出現C級,本研究有2例出現C級可能與醫師操作失誤有關。
綜上所述,鑄瓷和聚合瓷兩種材料均可應用于髓腔固位冠修復大面積缺損磨牙,但聚合瓷髓腔固位冠修復邊緣密合度更好,并能減少修復體松動、脫落、牙齦出血及牙根斷裂的發生,提高修復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高朋杰,潘多,魏麗,等.HALL技術結合Carisolv修復乳磨牙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2):154-156.
[2]萬浩元,張琳,譚燕,等.纖維樁與氧化鋯樁在磨牙大面積缺損修復中的對比研究[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8,19(6):327-330.
[3]拜合提亞爾·馬合蘇提,宋君.樁核固位和髓腔固位在磨牙冠修復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1):84-87.
[4]張勇,鐘波,張玉杰,等.E-max鑄瓷嵌體修復磨牙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療效研究[J].河北醫藥,2015,44(20):3141-3143.
[5]王曉潔,任肖華,郭莉,等.Ceramage聚合瓷髓腔固位高嵌體在前磨牙中應用效果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12):1379-1380.
[6]張敏,董凱麗,沈逸洲.CAD/CAM全瓷高嵌體修復磨牙大面積牙體缺損的臨床療效評價[J].北京口腔醫學,2020,28(2):104-106.
[7]于海悅,麻丹丹,林小育,等.CAD/CAM高嵌體修復根管治療后磨牙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7,33(1):41-44.
[8]李鑫,張寧,楊衛東.2種用于根管治療后牙體修復樹脂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口腔醫學,2019,39(9):819-822.
[9]周進茹,陳西文,朱智敏.全瓷冠與高嵌體用于修復鄰牙合面缺損根管治療后下頜磨牙抗折強度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7,10(1):26-30.
[10]李萍,周威,顧斌,等.三種固位方式烤瓷冠修復年輕下頜無髓磨牙殘冠的臨床效果研究[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2,13(4):211-214.
[11]王志剛,吉雅麗.髓腔固位冠修復低牙合齦距磨牙重度牙體缺損的臨床療效觀察[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9,20(4):230-233.
[12]王紅,王翔宇,任偉,等.鑄瓷髓腔固位冠修復應用于牙根管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評價[J].醫療衛生裝備,2017,38(8):72-74,85.
[13]張君俠,王迎霞,陳怡丹,等.鑄瓷和氧化鋯髓腔固位冠治療磨牙缺損的臨床療效對比[J].安徽醫學,2019,40(7):809-811.
[14]馮二玫,張彥霞.CAD/CAM玻璃陶瓷高嵌體修復冠折磨牙的療效評價[J].口腔疾病防治,2019,27(12):775-778.
[15]劉小嘉,李華,韋良宗,等.聚合瓷嵌體修復活髓后牙大面積牙體缺損中的臨床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8):3505-3508.
[16]Spitznagel F A,Scholz K J,Strub J R,et al.Polymer-infiltrated ceramic CAD/CAM inlays and partial coverage restorations: 3-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ver 5 years[J].Clin Oral Investig,2018,22(5):1973-1983.
[17]董奕彤,平雅坤,馬曉平,等.兩種高嵌體材料修復年輕恒牙缺損的臨床評價[J].北京口腔醫學,2019,27(6):321-325.
[18]紀建新.根管療法聯合聚合瓷嵌體修復治療后牙體缺損62例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9):1262-1263,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