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平: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農業綜合服務站高級農藝師,2021年度安徽省三八紅旗手
她說:再苦再累,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這是我的職責”。
從事基層氣象信息員工作以來,每逢大風、暴雨雪等,別人都是往家趕,而我卻是往外跑。越是天氣惡劣,災情越可能隨時發生,此時,就需要我查看疏通、上報災情等,以利于在最佳時間內做好補救。
清楚地記得,那是2021 年中秋節放假第一天,我接到市、縣氣象局不斷發布的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時刻關注著天氣變化,不敢有半點懈怠。傍晚時刻,外面烏云密布、風雨交加,我突然接到縣氣象局劉局長的電話,他說:“臨渙鎮六要素氣象站雨量桶沒有數據變化,可從實際情況及雷達衛星云圖上可以看到臨渙鎮此時此刻是雨大風大,是不是雨量桶堵塞或是有什么意外情況?”接到電話后,我決定前去查看究竟。
臨渙鎮的六要素氣象站在距離鎮上近10 里路的高皇村,當時外面電閃雷鳴,但情況緊急,我沒做過多思考就穿上雨衣、騎上電瓶車,不顧家人阻攔,硬沖進暴雨中。走在路上,七八級的大風橫豎亂刮,把我的雨衣都掀翻了,雨水拍打在臉上、眼鏡上,更可怕的是一道道閃電“唰”地劃過眼前,緊接著是“轟隆轟隆”的響雷,我嚇得把頭壓得低低的,就這樣心驚膽戰、艱難地前行著。終于到了氣象站,按縣氣象局劉局長的指導,我把堵塞雨量桶的雜物清理干凈,直到縣氣象局那邊能正常接收數據,我這才松了口氣。那一天傍晚,臨渙鎮6小時降雨量達49 毫米。
除了是基層氣象信息員,我還有著多重“身份”。作為一名基層農技員,我時刻關注農業、農情、農事,堅持把最新的科技興農信息帶到田間地頭。在不同的農事時節,我及時做好農事指導,積極推廣應用科技新成果、新技術10 多項,有效提高了廣大農戶的科技素質和信息化意識;通過科技入戶包保,不誤農時進行技術推廣,確保糧食生產再創新高。
我還是一名產業扶貧工作者。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新途徑,大力推廣“四帶一自”新模式,配合鎮村制訂項目創新計劃,通過務工帶動、入股分紅、技術指導等模式,帶動全鎮2500 多戶貧困戶實現分紅收益。
如何做好基層千頭萬緒的工作?在我心中,“四有新人”一直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有擔當,有創新,有敬業,有奉獻。從1998 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扎根在為農服務的基層,不論是作為基層農技員、農殘快檢員、氣象信息員,還是進行脫貧攻堅、農技指導、農產品檢測、氣象防災減災等,我都始終堅持“圍繞三農,服務大眾”的宗旨,扎實工作,奮力進取,爭做基層服務“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