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勤洋 楊 磊
(1洪勤洋陶瓷雕刻藝術工作室,景德鎮 333000;2了隨堂藝術工作室,景德鎮 333000)
陶瓷雕刻藝術是我國傳統陶瓷裝飾藝術之一,浮雕是陶瓷雕刻藝術中的重要類型之一。陶瓷浮雕藝術的發展歷史可以溯源至原始社會時期,類型多種多樣,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即是其中之一。賦彩陶瓷浮雕藝術與單純的陶瓷浮雕藝術相比,在工藝與藝術表現上具有顯著的差異,對推動與促進陶瓷浮雕藝術的發展有著獨特的作用。
賦彩陶瓷浮雕屬于陶瓷浮雕藝術之一,是陶瓷浮雕藝術融入彩繪的一種綜合性的陶瓷藝術。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雛形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即已出現,在原始社會的彩陶中常常有一些產品采用了彩繪與陶瓷浮雕相結合的裝飾形式。原始社會后期至夏商周時期,隨著黑陶、灰陶、白陶藝術的興盛,彩陶藝術幾乎銷聲匿跡,賦彩陶瓷浮雕藝術進入到發展的低谷期。
戰國至漢代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彩繪陶器,其中有一些進行了刻劃或拍印,形成了浮雕紋飾,標志著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興起。漢代至六朝畫像磚的興盛,表明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已經進入到繁榮發展的時期。
唐代出現了唐三彩,在唐三彩陶器中有不少雕刻精美的紋飾,標志著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成熟。唐代,彩繪瓷也得到興起,形成了彩繪與浮雕相結合的綜合裝飾形式,也屬于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裝飾類型之一。
在宋代以及元代,民間瓷窯磁州窯在陶瓷裝飾上獨樹一幟,創造了許多新的裝飾手法。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在宋、元磁州窯中頗為常見,并且手法十分多樣,從浮雕手法來說,包括刻花、劃花、剔花以及獨特的珍珠地劃花,彩飾上則主要是黑彩、褐彩以及紅綠彩等。
明清時期是中國陶瓷彩繪裝飾大發展的時期,青花和各類釉上彩均達到高度成熟,在這些彩繪瓷中,有不少與雕刻相融合的產品。明清時期也是高溫色釉大發展的時期,不少陶瓷產品采用了雕刻與高溫色釉相結合的表現方式。此外,將低溫釉彩與雕刻手法相結合的方式也比較多見,如素三彩和琺華彩。
進入當代以后,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我國賦彩陶瓷浮雕藝術進入到空前繁榮多樣的新時期,不僅傳統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得到延續與繼承,同時還融入許多富有時代性的元素,在工藝技法、審美表現和思想內涵上不斷豐富與精進。
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不同于單純的陶瓷浮雕藝術,它是在陶瓷浮雕藝術的基礎上賦以色釉、彩繪等,從而使陶瓷浮雕藝術在色彩表現上不再只是本體色彩之美,而是賦予了更為豐富的色彩表現,形成了更為多樣的色彩感覺。陶瓷浮雕藝術創作者借賦彩來使浮雕紋飾更具有立體感和層次感,可以依據色彩美的規律使浮雕紋樣更加美觀,并可以依據主題來設計符合需要的色彩,從而使主題表達更為鮮明。
單純的陶瓷浮雕藝術在空間感受上往往并不強,往往需要非常仔細地辨認才能夠識別紋樣,空間感缺乏,從而影響了畫面的藝術表現力。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則可以通過色彩的強化與對比來增強浮雕紋飾的空間感,從而有效地彌補了浮雕紋飾空間感不足的缺陷。空間感的增強與提升,不僅有助于作品提高視覺沖擊力,同時也使作品產生了更強烈的縱深感與層次感。創作者可以通過賦彩來產生富有濃淡變化的色彩,或強化色彩的冷暖關系對比,以使浮雕紋飾產生更強的空間感。
單純的陶瓷浮雕藝術呈現給觀者的往往是單一性的視覺審美,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則可以通過賦彩來傳達創作者更為豐富而具有個性的思想情感。創作者可以通過對色彩的選擇來傳達不同的思想情感,如通過古樸雅致的色彩來傳達一種思古懷舊的情感,通過絢麗多彩的色澤來體現一種奔放熱情的情感等,賦彩為陶瓷浮雕藝術創作者充分地提供了寄托和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與路徑。
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不僅能夠呈現陶瓷浮雕工藝,同時還能夠呈現彩繪以及色釉工藝。一方面,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中,由于色彩的襯托與輔助,陶瓷浮雕工藝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強化與提升,如一些陶瓷浮雕工藝采取的是仿木雕的深浮雕工藝,如果賦以與木質相仿的黃色釉彩,則能夠使作品的仿木雕藝術效果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中,浮雕藝術也能夠使彩繪工藝表達變得更加富有層次和韻味。
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題材表現豐富多樣,既包括傳統題材表現,同時也包括創新型題材表現。就傳統題材而言,大致可以分為花鳥、人物、山水類型。傳統花鳥題材是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主要題材類型,主要包括中國花鳥畫和圖案裝飾形式,所選取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內容;傳統人物題材在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中也比較常見,主要包括仕女、嬰戲和高士題材內容,其數量并沒有花鳥題材多見;傳統山水題材則是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中最為少見的題材內容,一方面是因為能夠欣賞山水題材的并不多,另一方面則是浮雕較難表現山體的皴、擦、點、染等復雜變化。在當代賦彩陶瓷浮雕藝術中,則不局限于傳統題材內容,而是通過變革創新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內容。
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技法表現分為兩部分,一是陶瓷浮雕技法,二是賦彩技法,其中以陶瓷浮雕技法為主,釉彩技法為輔。從陶瓷浮雕技法來說,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可以包含所有類型的浮雕技法,縱觀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發展史,出現了豐富多樣的浮雕技法表現,包括刻花、劃花、印花、剔花、貼塑、立粉等等。從賦彩技法來說,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在理論上可以采用所有的釉彩技法,包括高溫、低溫色釉的噴涂和各類彩繪技法的運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賦彩技法的應用必須與浮雕技法緊密結合,創作者在應用賦彩技法時更多地考慮與浮雕技法之間的協調,從而達到完美的工藝效果。
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在藝術面貌上具有平面與立體相融合的特點。一方面,賦彩陶瓷浮雕藝術通過對陶瓷器物表面的雕刻,使紋飾達到立體效果;而另一方面,賦彩陶瓷浮雕藝術又通過釉彩的賦予,使陶瓷器物產生平面彩繪的效果,因而形成了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獨特藝術風貌。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審美特點使得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無論是在構圖布局和色彩上,還是在物象形態上都顯得更為豐富而具有層次感。在構圖上形成多種多樣的布局章法,在色彩上折射出更為豐富的色彩審美效果,在所表現的物象形態上營造出一種富有真實的情境感和空間感。
賦彩陶瓷浮雕藝術通過釉彩的結合應用,突破了單一性陶瓷浮雕藝術表現的局限性,而進入到新的藝術發展空間當中。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的發展具有無限的潛力,當代賦彩陶瓷雕刻藝術家在釉彩與浮雕技藝的結合應用中不斷地推陳出新,將賦彩陶瓷浮雕藝術繼續推向新的發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