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漢體育學院 王晨綾
2020年1月,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病情之危急、治療之困難、防控之艱難,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令人難以預料的。新冠疫情給人們的心理帶來巨大沖擊,給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經濟、社會、教育、技術等必須接受疫情的考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體育院校圖書館雖然不是主陣地,但在讀者足不出戶的情況下,體育院校圖書館在戰場后方為讀者的生活、學習、科研等方面提供精神食糧,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師生們的文獻資源需求,為師生讀者免費提供文獻信息、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持。我國抗擊新冠疫情已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疫情的反復使得研究后疫情時代體育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至關重要。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體育院校圖書館線下實體場館服務全面停止,師生讀者居家隔離,使得圖書館的管理及服務工作受到不小的影響。相較于機遇,體育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
(一)影響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積極性。向讀者提供紙質文獻資源是圖書館最基本的服務之一,但是閉館后無法滿足讀者對實體文獻資源閱覽、借閱的需求。首先,師生讀者居家隔離,延期開學讓體育院校圖書館失去了先前讀者服務中的空間和紙質借閱優勢。其次,圖書館為滿足師生對文化娛樂的需要、豐富和活躍校園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務,在精神文明建設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圖書館提供除了傳統紙質資源的閱讀外,在平時經常舉辦展覽、講座、閱讀等活動,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例如,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每年讀書月期間會舉辦多種文化活動,如文化講座、讀書交流分享會、數字資源宣傳日等現場活動。疫情期間,閉館導致這些線下活動與展覽推遲或取消,阻礙圖書館服務項目的宣傳與推廣,影響了讀者入館的積極性。
(二)服務資源與校外訪問受限。數字資源具有可交互性、時效性強、傳遞快捷等特點,在體育院校圖書館資源建設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圖書館擁有海量的數字資源,不僅包含商業購買的電子資源,而且還有大量的免費資源,包括試用資源和OA資源。有的學校有一些特藏資源,如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收藏著許多體育方面的電子資源。當圖書館長時間閉館時,校外的師生由于地理位置和網絡等多方面原因,訪問校園網的圖書館電子資源受到限制,給他們的科研、學習、辦公帶來不便。另外,師生居家辦公、學習、教學時,會遇到哪些常見問題,難點在哪里,有什么需求,在疫情期間,他們的需求有哪些變化;如何將館內龐大數量的電子資源精準有效地提供給他們,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為讀者提供所需資源,體育院校圖書館對此還在摸索探討中。
(三)對圖書館館員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疫情期間,武漢高校延遲開學,圖書館閉館,所有師生采取線上辦公、科研、教學活動,工作方式的改變間接對館員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皵底秩宋酿^員”是今后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要趨勢。大數據時代,館員們的工作不再是簡單地借還圖書,除了要具備圖書館學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積極應變的能力。為了開展好線上工作,通過大數據技術、新媒體技術滿足讀者需求。一方面,需要圖書館員根據自身已具備的專業知識,結合圖書館學專業知識,為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精準詳盡的知識信息服務。另外,需要館員提升對信息的甄別篩選能力,向師生傳播正能量的信息,并幫助師生讀者通過正確的方式從正規渠道獲取信息,提升讀者的信息素養和基本的防疫能力,降低虛假信息的傳播與危害。面對隔離期間師生讀者普遍存在的緊張、焦慮、恐懼、自責等負面情緒,圖書館如何凸顯價值引領及人文關懷,對數字時代館員職業發展提出了新思考。
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面臨的最嚴峻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體育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師生教育及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具有特定的職業責任和使命擔當,既為師生和運動員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及專業文化,也提供了其他可靠的信息資源。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對突如其來的公共安全事件積極應對,盡可能為全校師生做好讀者服務工作。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下,體育院校圖書館應急服務處于主要位置,而常規的讀者服務處于輔助的位置。
(一)加強空間管理。新冠疫情期間,體育院校圖書館對館舍空間的管理能體現出自身應急管理能力。面對疫情,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對館舍物理空間加強消毒和環境清潔,對公共區域空間、書架桌椅等公共設施進行消毒,全館消殺不放過每個角落,提前規劃組織做好防疫準備,主動研究開學開館后的相關防控工作及預案。積極添購口罩、消毒液、空氣殺毒機等消毒防護物資,確保開館后讀者與工作人員人身安全,避免感染。
(二)強化線上服務。雖然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因疫情臨時閉館,但從未停止線上虛擬參考咨詢服務。為保障讀者順利使用圖書館資源,除了參考咨詢工作人員為讀者進行線上答疑外,圖書館的學科館員積極宣傳圖書館服務內容及其他信息資源,并且通過QQ和微信的文獻資源服務群,征詢師生讀者的信息資源訴求,并且保持與學科專家的緊密聯系,進行資源發現,推送專業數據庫檢索培訓信息,協助他們獲取精確的文獻信息,提高科研效率。疫情期間,QQ和微信文獻資源服務群咨詢量大幅增長,間接說明了讀者對圖書館的依賴性。
(三)支持線上教學。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時,教育部要求學?!巴Un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在所有學校開展線上教學的情況下,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努力創造條件,為服務線上教學做好準備。武漢體育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收集大量OA資源,限時免費資源成為教學主要參考資源,助力師生教學,并積極與數據庫資源服務商取得聯系,通過開通臨時登錄賬號或打開使用權限等服務舉措,使師生讀者無須虛擬專用網絡VPN登錄,在校園網外也可使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避免網絡擁堵不暢和登錄過程繁瑣復雜等。
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和文化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帶來一定沖擊,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意識改變、創新服務模式、館員工作能力和素質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體育院校圖書館要順應外部環境的改變,調整服務的方式。
(一)改變館員服務理念意識。疫情發生之前,圖書館被動等待式的服務較多,這種傳統服務相對來說是較落后的。疫情發生之后,圖書館領導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方法以及工作人員對讀者的服務方式都需要進一步改進。此次疫情讓圖書館管理者和工作人員意識到,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模式才能適應后疫情時代圖書館的發展,疫情后服務理念意識的改變是必然的。
(二)加強數字資源建設。在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為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正面接觸,網絡訪問和數字資源的使用是廣大師生獲取教學科研資料的最佳途徑。面對越來越多的師生使用數字資源,體育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需求面越來越廣,原有的數字資源種類和體量已不能滿足讀者需求,這就要求體育院校圖書館既要豐富數字資源的種類和領域,又要增加試用數據庫資源、開放獲取資源和免費OA(Open Access)電子資源,拓寬數字資源的范圍,可收錄一批體育專業數據庫或課外教學資源的鏈接,便于讀者查閱。
(三)保障圖書館網絡服務。在后疫情時期,體育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方式需要加大力量投入線上服務方面,逐漸將服務工作重心轉變成線上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加強線上服務的同時,也要求線上24小時提供文獻資源。圖書館與校網絡中心協作,開通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權限,而且通過CARSI(CERNET Authentic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frastructure),保障師生在校外也能享受和校內一樣的服務和資源使用體驗,保證線上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四)開展深層次的線上服務。在研究圖書館線下線上服務轉變模式時,體育院校圖書館應該提升線上服務形式的層次。對數字體育資源庫的建立和圖書館紙質書籍進行創新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可聯合教務處為師生讀者提供線上電子教材、教輔和電子教材共享服務。面向不同讀者群體開展多樣化的線上閱讀推廣活動,可嘗試線上名家講座、閱讀引領及名著欣賞等活動方式,增加讀者與圖書館的黏度??舍槍σ咔楹蟠髮W生容易產生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和心理問題,邀請心理專家和防疫學者開展線上講座活動,與讀者進行互動,引導師生讀者積極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五)構建體育院校圖書館SoLoMo服務平臺。SoLoMo是由“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動的)三個單詞的開頭兩個字母組合而成的,連起來說就是“社交本地移動”。結合基于位置的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和社交網絡 (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可以認為“So Lo Mo= LBS+ SNS”。SoLoMo引入體育院校圖書館信息服務之中,師生讀者可根據SoLoMo服務平臺了解到基于本地的實體信息資源和線上虛擬館藏資源并進行討論交流,實現移動服務模式。新冠疫情的發生加快了SoLoMo服務模式與圖書館工作的結合,可利于圖書館創新服務方式和互動方式,拓展圖書館服務范圍。
突發的新冠疫情不僅給國家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也給高校圖書館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高校圖書館創新工作方式、豐富服務內容、發現服務新渠道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體育院校圖書館應結合自身特點,系統總結面對突發疫情的服務經驗與不足,以此次疫情為轉型契機,積極推進圖書館應急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適應社會信息生態的發展變化,努力構建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融合發展的資源保障體系,以發展的眼光,提升體育院校圖書館服務效能。